世卫组织建议:5 岁以下儿童应减少屏幕时间,多玩耍以健康成长

2024-11-21
来源:网络整理

世界卫生组织发布了关于幼儿屏幕时间的建议。

报告建议,2岁以下的儿童不应接触任何电子屏幕,2至5岁的儿童每天接触电子屏幕的时间不应超过1小时。

据报道,调查显示,孩子长时间接触电子屏幕,会导致家长难以管理孩子的情绪和时间。

世界卫生组织担心,5 岁以下儿童过多的屏幕时间加上久坐行为可能会导致睡眠不足和活动水平低。

因此,题为《世界卫生组织:为了健康成长,孩子需要少坐、多玩》的报告建议,5岁以下的孩子一定要少坐、少看屏幕,或者限制使用婴儿车、婴儿车。健康成长。坐在椅子上的时间应该会带来更好的睡眠质量和更多的积极玩耍的时间。

各个年龄段的孩子应该如何使用电子产品

事实上,电子产品就像一把双刃剑。作为成年人,我们很多人都无法抗拒电子产品的诱惑,更何况是孩子。

那么,我们的孩子应该如何使用电子产品,应该有怎样的控制力,如何教会孩子合理使用电子产品,如何防止孩子过度沉迷呢?

不同年龄段的孩子应该采用不同的干预措施。

1-3岁

尽量让孩子远离手机

为什么幼儿不能接触手机?首先,孩子的视网膜要到12岁才会完全发育。在此之前,应尽量少接触移动电子产品。

其次,有专家表示,两三岁时接触电子产品较多的孩子,七八岁时更容易出现注意力障碍。

那么,如果有1-3岁的孩子,家长应该怎么办呢?

1、家长尽量不要在孩子面前玩手机。多与孩子互动,主动更新孩子的玩具。

2、家长不要在手机上下载游戏,防止孩子沉迷游戏、要求玩手机。

3、如果您的孩子对手机感到好奇,您可以向孩子演示如何打电话、发语音信息、拍照等,建立他们对手机用途的正确认识。

3-6岁

尽量让孩子远离手机游戏

很多家长为了暂时的安心,偶尔会把孩子留在手机游戏中“照顾”。

但3-6岁的孩子还小,缺乏自制力。一旦接触游戏,他们就很容易上瘾。

因此,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可以适当接触手机,比如让他们了解手机可以打电话、与人聊天、视频等基本用途,但一定要远离手机游戏。

如果家里有3-6岁的孩子,正确的做法如下:

1.家长和家人应尽量删除手机中可能吸引孩子的游戏、音乐、视频和其他应用程序。即使孩子想玩手机,除了翻相册、拍照之外,他也不会觉得有什么乐趣。当然,他们也不会一直缠着父母要手机玩。

2、积极培养孩子的阅读习惯。多和孩子一起阅读儿童读物。

3、丰富孩子的生活经历。多带孩子出去体验大自然,鼓励他们结交更多朋友。

7-12岁

强行压制手机问题并不合适

很多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已经开始进入叛逆期。

叛逆期的孩子自我意识、独立意识较强,会变得固执、脾气暴躁。

当面对孩子沉迷手机的情况时,很多家长往往会利用父母的身份给孩子施压,利用亲子关系来威胁孩子。

比如,有的家长对孩子说:“我叫他们不要玩,我就不玩了!” “再玩下去,就没饭吃了!” “你再玩下去,我就不要你了!”

事实上,这种做法弊大于利。长此以往,不仅会严重损害亲子关系,还会增加孩子对手机的依赖和成瘾。

对于这个阶段的孩子,我们可以这样做:

1、与孩子协商确定玩手机的时长和频率。作为必须遵守的规则,如果违反了,家务劳动可以作为惩罚。

2. 父母应该了解自己的情绪和动机。目标是“孩子不再玩手机游戏”,而不是“孩子乖乖不再玩手机游戏”。允许孩子表达不满,例如顶嘴、哭泣。

3. 父母应尽力理解孩子的感受和立场。如果父母希望孩子先完成作业再玩手机,不要说“现在做作业”,而是说“我知道这个游戏很好玩,但是你必须先完成作业,我会看”你打完了这个游戏,然后就去做作业,好吗?”

12-18岁

适当干预引导儿童合理使用手机

这个年龄段的孩子正处于青春期前奏,思想认知水平较高,已经具备一定的自我控制和自我管理能力。

家长应坚持适当干预、合理利用。直接没收,愤怒地吼叫,甚至殴打,都是治标不治本的做法。

电子产品就像一把双刃剑。它们可以伤害儿童,但也可以帮助他们。关键在于如何使用它们。

1、多关注孩子的心理和行为变化,给予他们一定的个人空间。

2、建立沟通和信任后,和孩子协商制定玩手机的规则,比如是否可以带去学校玩、什么时候可以玩手机、一次可以玩多长时间等时间,以及如果超过期限会受到什么样的处罚。

3、正确对待儿童使用手机的情况,引导他们合理利用手机的积极作用。例如,在手机上阅读电子书、在手机上搜索学习信息等更加方便。

一些现实生活中常见的问题供我们参考

可能看了这么多,实际做的时候很多家长还是很头疼。父母亲陪伴孩子和让孩子使用电子产品之间如何找到平衡?

这些现实中常见的问题值得我们借鉴。

1.我的孩子长时间玩手机。如果不让他玩,他就会哭闹。我应该怎么办?

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呢?首先,设定孩子使用电子产品的时间。其次,可以提前提醒孩子还剩多少时间,让他们遵守诺言。

电子产品对孩子来说很有吸引力,一晃10分钟就过去了,所以提前提醒孩子,给他时间准备更容易让孩子接受。

当然,使用电子产品的时间不必那么严格。有些节目比较长,二十、三十分钟,看一下是可以的,但是每天的总时间最好不要超过一小时。

只要保持这个规则,孩子就会逐渐习惯,这对于培养孩子的自制力也有好处。毕竟孩子没有自制力,父母还是需要帮助孩子在生活中遵守规则。

2、孩子只能用手机或电脑玩游戏怎么办?

当孩子使用电子产品时,你可以教给他们电子产品的优点,让他们通过电子产品学习新知识。

例如,手机的地图功能可以引导孩子在带孩子外出时使用地图查看出行方式,引导孩子通过手机软件查看附近的景点和美食,让孩子将电子产品中的信息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 。

除了这些功能之外,孩子们还可以学习拍照、视频、天气预报、微信语音消息等与生活密切相关的实用功能。

此外,家长还可以帮助孩子选择一些教育节目,比如《动物世界》,和孩子一起观看。他们还可以时不时地问孩子这是什么动物,那是什么动物,并给孩子解释一下。

如果平时读一些相关的绘本,带孩子去动物园,孩子从不同渠道收到的所有信息都会被综合起来。

3、孩子不看电视、不玩手机觉得无聊怎么办?

如果是这样的话,除了使用电子产品之外,还需要让孩子培养一些兴趣爱好,安排丰富多彩的娱乐活动。

比如学画画、学下棋等需要每天练习,也可以培养孩子的专注力和耐心;或者带孩子去爬山、游泳,让孩子锻炼全身。还有亲子阅读、亲子游戏等,都是可以帮助孩子全面发展的有益活动。

4、以上我都做了,但孩子玩手机的习惯依然存在。我应该怎么办?

儿童接触过多的电子屏幕并不罕见。归根到底,是父母与孩子的共同发展。

此前,一份题为《新媒体时代家庭媒介素养认知现状调查报告》的调查报告在北京发布,调查对象为北京初中生。数据显示,大多数孩子每天使用手机或平板电脑上网的时间不足3小时,而7.6%的家长每天使用手机或平板电脑的时间超过6小时。

2018年8月30日,教育部、国家卫生健康委等八部门联合印发《儿童青少年近视综合防治实施方案》。方案提到,家长陪伴孩子时应尽量减少使用电子产品。

有意识地控制儿童特别是学龄前儿童使用电子产品。非学习目的使用电子产品每次不超过15分钟,每天总使用时间不超过1小时。使用电子产品学习30-40分钟后,应该休息放松10分钟。分钟,越年轻,连续使用电子产品的时间越短。

作为父母,我们要以身作则,为孩子树立好榜样,尽可能多的时间陪伴孩子,和孩子一起健康快乐地成长。

结尾

相信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家庭和谐秘诀。可以在评论区留言,方便大家共同学习。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