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全国首例抡博案:星援 App 破坏微博运营,开发者获刑五年并罚 10 万

2024-11-22
来源:网络整理

该名人的一条微博已被转发超过一亿次。这一反常现象引起了警方的注意。经过调查发现,这些惊人数据的背后是人为操纵流量,转发、点赞、评论等数据都可能造假。案件终结后,检察院提出积极推进网络空间治理检察建议——

聚焦全国首例“赌”案

远程法庭听证会现场

“90后”蔡某开发的“星缘”APP,可以批量转发、点赞微博帖子,无需登录新浪微博,不受次数限制。这种模式毁了新浪微博。的正常操作。

2019年11月25日,北京市丰台区检察院以涉嫌提供侵入计算机信息系统程序罪对蔡某提起公诉。经审理,蔡某犯罪事实清楚,证据充分。他被判处五年徒刑并处罚金。追缴违法所得10万元,追缴违法所得600万元以上。案件审结后,丰台区检察院提出推进网络空间治理检察建议。近日,检察机关对检察建议落实情况进行跟踪走访。

据悉,此案为全国首例“赌博”案件。 “转发博”是行话,即用户可以批量操作软件绑定的账号,更快速地批量转发微博。

开发追星支持软件

“我也是追星人,最初开发‘追星’APP是为了支持我的偶像,完成粉丝俱乐部的数据任务。” 2015年左右,出于对计算机编程的兴趣,蔡从大学退学,开始自学软件编程。 ,靠天赋和努力取得小成绩。同时,作为一名追星粉丝,他经常在微博上活跃,频繁转发、评论、点赞偶像的微博。不过,微博官方对微博转发有限制。为了提高排名效率、减轻支持负担,蔡某想到利用自己的计算机专业知识,突破新浪微博的限制,开发出可以批量绑定微博账号的系统。批量发布博文的软件可以让粉丝更“高效”地发帖。

不久之后,“星源”App诞生了。 2018年8月,蔡某成立泉州星源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主营业务为运营“星源”App。

“星源”App操作界面简单易懂。与操作微博客户端类似。用户首先用自己的新浪微博账号登录客户端,添加需要增加转发、评论、点赞数据的微博链接,并按顺序设置。 “内容”、“随机表情”、“转发内容”、“周期间隔”、“并发间隔”、“转发数量”、“群组”等参数,最后点击“开始写博”即可自动转发博文批量并自动完善微博。博相应数据。

“登录本App的微博账号称为‘控制微博账号’。控制微博账号可以绑定多个微博账号,绑定账号数量从十几个到上千个不等。用户绑定后,可以一键同时转发批量账目,数据轻松瞬间翻倍。”丰台区检察院二检察部主任刘良告诉记者。

由于操作便捷,该App受到明星和粉丝圈的广泛使用。

绑定微博账号超过5000万个

最初,“星源”App是免费开放的。随着用户数量激增,软件的运营和维护需要成本,于是蔡萌生了采用“会员制”和“购买偶像”运营模式的想法。

新浪微博开发程序小程序在哪_新浪微博小程序开发_微博java开发

用户可进入“星源网络”微信公众号,通过扫码进行充值。充值后,他们可以按照1:100的比例购买“偶像”,即1元钱可以购买100个偶像。 “爱豆”的主要用途是绑定微博账号、激活会员。用户需要10个偶像(即0.1元人民币)才能绑定一个微博账号。绑定后,可以无限制使用转发功能。用户想要评论、点赞,需要成为“星缘”App会员。每月会员费为2000个偶像(即人民币20元)。除了个人用户外,“星缘”App中还有粉丝群管理员,他们通过发布任务的方式“号召”粉丝增加粉丝量。

2018年11月22日15时左右,新浪微博运营公司北京微盟创客网络技术有限公司内部监控发现,一款名为“星源”的App影响了新浪微博的稳定性和正常运行。网站系统。然后警察被叫来了。北京市公安局丰台分局于2018年12月20日立案,并于2019年4月4日提请丰台区检察院批准逮捕。同年4月11日,检察院依法作出逮捕决定。批准逮捕的决定。 2019年6月3日,公安机关将案件移送丰台区检察院审查起诉。据统计,截至事发时,该软件用户已使用控制端微博账号登录超过19万个,上述控制端账号绑定微博账号超过5000万个,蔡某获得的充值金额为600万元以上。

据蔡某供述,其违法所得除用于支付公司费用外,主要用于购买房屋。他在泉州购买了一套住宅和两处商业房产,价值约4至500万元。

蔡某向他人提供专门用于侵入新浪微博计算机信息系统的程序,非法获利六百万元以上,情节特别严重,其行为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八十五条第三款的规定。构成提供侵入计算机信息系统程序罪。”刘良告诉记者,在互联网新媒体和大数据并存的时代,数据已经成为很多行业发展和成功的重要指标。 “虚假数据及其背后的‘刷数据’行为损害了网络媒体平台的公信力,行业的长期发展存在值得警惕的隐患。”

突破专业壁垒,实现精准指控

本案涉及软件编程、反编译等计算机专业知识,对办案检察官提出了很大的挑战。同时,蔡某从计算机专业知识的角度提出了相关抗辩,无形中增加了检察官的办案压力。

在办案过程中,丰台区检察院充分利用专业同步辅助审查机制,申请北京市检察科技信息中心技术专家参与审查案件,提供专业指导并答疑解惑。有针对性地解决技术鉴定的专业障碍。

“经咨询技术专家,我们发现蔡某通过反编译等手段获取了源代码,并从源代码中获取了关键和具体算法,从而使‘星源’App伪装成普通客户端和新浪微博服务器发生了数据交互。”刘良表示,在专业技术人员的“加持”下,办案团队成功理清涉案软件功能原理,突破专业壁垒,准确认定事实,保证了办案质量和效率。

2019年11月25日,丰台区检察院以涉嫌提供侵入计算机信息系统程序罪对蔡某提起公诉。

“第一,‘星缘’App与新浪微博服务器的交互属于通信协议,不构成入侵;第二,蔡某所使用的技术合法;第三,本案中UA值限制并关闭微博登录保护、切换IP事项并非“星援”App的功能,以规避或突破计算机信息系统的安全。第四,“星源”App是自动化操作,转发的结果与使用无异。微博客户端。”庭审中,辩护人辩称,“星源”App并非专门用于入侵或非法控制计算机。依据信息系统程序,被告人蔡某的行为不构成犯罪。

对此,出庭支持检方的检察官通过演示“星源”App的功能原理和新浪微博的系统保护措施进行回应。检察官指出,入侵的本质是未经授权的访问。被告通过反编译等手段获取了新浪微博服务器与客户端之间的数据格式,并自行开发了“星源”App,无需登录微博即可实现转发。微博博客等功能。微盟创新科技公司未授权蔡某设计、开发具有相关功能的软件,也不同意将“星源”App纳入微博平台,也不同意用户绕过微博客户端通过未经授权的方式登录软件微博并没有实现微博客户端的功能,因此“星源”App具有入侵计算机信息系统的本质特征。 “中立技术需要合法使用,使用中立技术并不一定构成犯罪。”

同时,检察官还指出,有多种方式可以避免或突破安全保护措施。本案中,被告蔡某通过反编译等手段获取了源代码,并从源代码中获取了密钥和具体算法,从而使“星源”App能够冒充正常客户端与服务器交互,并在转发微博时立即生成不同的硬件设备信息,避免了微博服务器对同一客户端连续请求的限制。而且,“星源”App要求用户在登录账号时关闭微博保护。登录保护作为保证微博账号安全的机制,在微博登录过程中的数据交互中起到安全作用。 “星源”App的做法使得这一安全防护措施得到了规避,因此“星援”App具有规避计算机系统安全防护措施的功能。

在最后陈述阶段,蔡某表达了遗憾:“因为我的犯罪行为,一家公司遭受损失,我被关进监狱,我没能和我爱的人完成婚礼,我也错过了我第一个孩子的出生。”孩子的陪伴……”

最终,法院判决支持检方的全部指控。被告人蔡某未提出上诉。

检察建议推动网络空间治理

新浪微博开发程序小程序在哪_微博java开发_新浪微博小程序开发

检察院精准打击全国首例“泥沼”案,对类似交通诈骗犯罪起到了警示教育作用。不过,丰台区检察院检察官整治网络环境的努力并没有停止。

在办案过程中,法院发现微盟创新科技公司在技术保护措施等方面存在漏洞。针对上述问题,检察官进行了初步对口调查,并于2020年7月31日前往新浪总部大楼与其法律、技术、管理人员进行座谈交流,拟定并出具检察建议。

检察建议从内容、技术保护、账户管理三个方面提出了具体措施。建议微盟创新科技公司与相关管理部门、公安机关、商业公司、科技公司建立协作关系,合力管理,多角度识别流氓行为,多维度打击违法产品;应加强内容审查的技术和人力投入,对更多展现当前正面信息的内容进行实时监测并及时填补程序漏洞,探索应用新技术;应加强与有关单位的合作,整治小额拐卖行为。博客账号一片混乱。同时,检察建议也超越了案件反映的问题,从微盟创新科技公司的社会责任出发,建议其传播更多理性声音,弘扬社会正能量;科学设置议程,避免引发“群体极化”效应;积极引导社会心理,避免虚假信息传播,营造健康清朗的网络舆论氛围,促进网络生态良好发展。

微盟创新科技公司收到检察建议后,对建议内容表示认可,并及时完善技术防护措施和安全规划策略。 2020年9月30日,微盟创科公司就整改情况向丰台区检察院书面回复。 2021年4月,检察官对微盟创科公司进行电话回访。对方表示,社会治理效果显着,类似行为数量减少,网络环境得到一定程度净化。

“网络空间不是法外之地,营造天空晴朗、空气洁净、生态良好的网络空间,也是检察院的使命和责任。”丰台区检察院检察长李继正表示,今后,法院将与相关部门建立协同合作机制。实现对相关犯罪的精准打击,同时勇于承担社会责任,为共同治理网络环境贡献检察力量的力量。

田春燕 全国人大代表、北京第三建设工程质量检测院有限公司总工程师

检察机关与司法机关联动办案,充分发挥检察建议作用,将“惩罚”、“预防”、“治理”结合起来,以积极主动、充分履职推动行业治理,展现检察政绩。网络空间治理。

流量欺诈正在破坏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侵蚀网络空间的社会信任。司法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只有多措并举、精准治理,才能实现互联网平台经济健康有序发展。对于平台来说,“守土责任”不能缺席,应加大对异常数据监测、封堵欺诈空间的投入;对于公众来说,也应该自觉提高法律意识,树立正确的价值观,避免成为犯罪的共犯。

万建中 北京市人大代表、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

该案是检察院推进网络空间治理的典范,体现了检察院维护网络秩序的积极姿态。网络安全关系到国家安全。网络空间天空晴朗、空气洁净、生态良好,符合人民群众利益。流量诈骗违反诚信基本原则,挑战法律底线。其危害后果不可低估。遏制数据造假,不仅需要依靠技术力量减少计算机程序漏洞,更需要执法司法部门利剑出击,刺破买卖流量毒瘤。针对当前严峻的网络犯罪形势,希望检察院继续保持打击犯罪高压态势,确保网络更加平安。

张雪梅 北京市人大代表、北京市青少年法律援助研究中心执行主任

在“人人都有麦克风”的时代,网络自我清洁变得更加困难。在利益的驱使下,一些人片面追求“数据为王”、“流量第一”,为了获取利润而铤而走险,甚至走上犯罪之路。检察院对全国首例“赌”案的精准起诉和有力打击,为广大明星粉丝、同类软件企业和平台敲响了警钟。这对于网络空间治理来说是个好消息。打击作弊行为绝非一日之功。希望检察机关与有关部门建立协同配合机制,坚持全链条处罚、一体化处罚、专业处罚。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