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微信又正式公布了另一个小游戏功能:
“小游戏数据助手”推出“性能数据”,帮助开发者快速定位游戏启动、运行、网络性能等性能问题。 目的是帮助开发者优化游戏体验,留住可能流失的玩家。
有趣的是,就在四天前,微信小游戏新增了多项新功能,包括升级“小游戏数据助手”,允许开发者查看广告效果数据; 即将上线主流量报表,展示小程序、小游戏广告。 整体流量趋势; 小程序、小游戏流量将支撑优质产品、敏感广告等。
如此算来,一周之内,小游戏就上线了4个新功能。 不久前,微信还推出了信用评级功能、开设培训课程、开设“小游戏漫谈”专栏等。
据小程序观察(-tech)分析,这意味着小游戏或将迎来第二次爆发。
用能力带动市场前进,一直是业界对微信小程序策略的共识。 从2017年下半年到2018年上半年,微信几乎保持着每周一次甚至多个新能力发布的节奏,带动整个生态持续沸腾。 明星小程序遍地开花,每周都有小程序融资消息发布。 。
随着小程序产品逐渐成熟,微信小程序能力的发布进入了“静默期”。 从2018年下半年开始,小程序能力的释放逐渐放缓,但小程序的势头并未减弱。 支付宝、百度等众多巨头纷纷入局,“争夺”小程序开发者。
如今,小游戏很可能会走小程序的“老路”。 在诸多能力的驱动下,他们是否会迎来“第二次辉煌”?
1、四大板块中,为何“业绩”如此受关注?
归根结底,能力能否带来辉煌,取决于能否解决行业痛点。
我们先来看看什么是“能力”。
顾名思义,“小游戏数据助手”的目的就是帮助开发者发现游戏运行中的“bug”。 升级后的数据助手主要分为“数据”、“收入”、“表现”、“帮助”等板块。
其中,“性能”是开发者最关注的部分,因为它可以衡量小游戏的速度,而速度测量范围涵盖了从用户打开小游戏到进入游戏首页的过程。
早在“小游戏数据助手”推出之前,就诞生了《猜歌大师》等热门小游戏。 勇敢科技CEO王红龙说过的一句话可以解释为什么这个功能如此受开发者欢迎:“快。测试数据非常重要。只有知道每个节点的数据是什么样子,改进后的节点数据是什么样子的。”这样,通过比较我们就能有一个成熟的数据模型。”
然而,传统的测试方法存在很多痛点。
1. 无法测试所有型号
过去,开发者一般通过两种方式衡量小游戏数据:
·在平台上测试
·真机测试
然而故宫以安卓手机为主,iOS机型已经成为一片空白,更不用说真机测试了。 想要把市场上所有在售的手机都买下来进行测试,是一件不可能的任务。 未能测试所有模型是一个长期的痛苦。
事实上,微信也关注到了这个问题,为开发者提供了小程序的实机模拟评估工具,但这并不能解渴。
2.卡顿问题是另一个痛点
“真机仿真评估工具对于测试分辨率和适配模型来说还可以,但对于真实环境下的性能测试就不方便了。” 一位小游戏开发商说道。
帧数的效率代表流畅度。 理论上来说,帧数越高,游戏越稳定,游戏就越流畅。 其重要性无需多言。
“一般情况下,帧率默认为30。如果低于30,可能会出现延迟,这一点可以在真机测试中看到。” 他昨天测试发现他的游戏在iOS 7.0.3版本中崩溃,但在最新的7.0.5版本中运行正常并提供了性能反馈。 这就是开发人员使用真机进行评估的原因。
然而,开发者不一定拥有那么多真机,覆盖范围小成为一直存在的问题。
3.三栏=痛点一揽子解决方案
“现在两个问题都可以解决了!” 开发商兴奋地说。
在“小游戏数据助手”的“性能”部分,微信为开发者一次性提供了“启动性能”、“运行性能”、“网络性能”等多个栏目。
在“运行性能”栏中,可以查看小游戏的帧率渲染情况。 您可以看到您用户的高、中、低端机型的平均帧率、CPU占用率、内存使用率、网络延迟等数据。 此外,“启动性能”是另一个令开发者兴奋的功能。 它的出现填补了传统测试方法无法计算流失率的空白。
一旦小游戏的“跑分”不够好,“小游戏数据助手”也会给出优化建议。 例如,有一款小游戏,启动时间为10秒微信小程序可以开发游戏嘛,首屏打开率为90%。 根据《表现数据》中的流失时间分布,如果能将时间缩短至4S以内,玩家流失率可降低30%左右。
平台建议他精简首包,即优化代码和资源压缩,或者分包加载。
还有一些小游戏的“启动性能”和“替补分数”都非常高,首屏开屏率达到96%,因此平台授予它们:指标表现良好,目前还没有优化建议。
“这些建议,就像专业评论一样,对于个人开发者来说非常有用,”他笑着说。
“网络性能”栏目可以让开发者找到网络延迟的“原因”。 比如《欢乐斗地主》和《坦克大战》中,用户组团开战时,只要有一个人出现网络延迟,其他用户不是“等到花儿谢了”,那么就有可能的“群体破坏”。
造成游戏网络延迟的问题有很多,包括网络接口延迟、返回包长度、错误量等。以前开发者需要一一排查,现在只需要通过“网络性能”并直接优化。
可以说,微信推出了前所未有的小游戏数据监控工具,让开发者在运营小游戏的同时,能够更好地调整产品性能。 事实上,微信近期给小游戏的“福利”不仅仅是工具,还有小游戏学分体系的“科目学分”、小游戏培训的“设计班”,以及最近开设的“迷你博弈论”等等。
从这些举动来看,能力推动行业发展不无道理。 哪些小游戏能够在“二次爆发”中收获红利?
2. 隐藏在“列表”中的风向参考
日前,微信发布了第八届创意小游戏评选名单。 从这个列表中,我们发现了一些趋势。
事实上,创意小游戏的选择非常重要,并且能够代表小游戏的趋势,原因有二。
·富有创意的小游戏评选方案,可以凸显微信对小游戏前所未有的重视。 例如,创意小游戏可以享受多种激励,包括广告分享、数据协助、游戏推荐等,甚至有的在微信生态内更受欢迎。 它是“独家的”; 不仅如此,创意小游戏还可以获得专属推荐标识,甚至有机会进入小游戏特别推荐等。
·创意小游戏的选择行业是多维度的。 招募游戏策划人、游戏媒体编辑、游戏开发者、游戏美术设计师、游戏主播、电竞选手等游戏行业从业者,组成小游戏品鉴团。
因此,创意小游戏的选择可以代表一定的市场趋势,为未来的小游戏提供参考。
本期微信发布的创意小游戏评选名单中,共有3款小游戏入选,分别是腾讯官方开发的《腾讯荒野乱斗》,以及第三方的《中华稀有人物》和《缪斯计划》开发商。 结合这三款小游戏以及之前的评选名单,我们得出以下类型的小游戏将成为未来的主要方向和趋势:动作竞技、音乐、文化互动。
1、竞技品类最受欢迎
无论是端游还是手游,竞技游戏一直是最受欢迎的品类。 小游戏也不例外。 现有的32款创意小游戏中,有9款是竞技游戏。 不过,与竞技手游相比,小游戏还是存在一些差异。
腾讯《荒野乱斗》是一款MOBA竞技游戏。 从人物、技能、节奏等方面都非常完整,手游的玩法在这款《 》中都能看到; 但画风却是另一种设计,选择了卡通风格,但整体协调性却不失。 实现了类似手游的竞技体验,却感受不到moba游戏本身带来的压力。
事实上,卡通风格的运用也出现在之前的创意小游戏选集中。 目前排名第一的创意小游戏是《消灭病毒》,还有比较热门的《我飞刀玩贼6》、《十二生肖派对》、《小勇敢》等,虽然都是竞技类的游戏,在游戏界面上都给人一种比较轻松的感觉。
显然,相比竞技手游,小游戏会更轻,比如画风更卡哇伊,元素也更少。 这样,玩家就可以更快上手,不需要像手游那样“深度”投入。
2、音乐受到年轻用户青睐
音乐游戏也更受到小型游戏品鉴团的青睐。 事实上,不仅在微信上,其他平台上的音乐游戏在其他平台上也很受欢迎。 例如,抖音的小游戏“音乐球”一经推出就引起了轰动。
音乐游戏如此受欢迎的主要原因是游戏玩法并不复杂,而且其节奏感特别受到年轻用户的欢迎。 有了动态的旋律,用户可以玩得更有趣。
本期创意小游戏评选中入选的《缪斯计划》和之前入选的《跳舞的线》都是音乐游戏。 至于这个Muse ,其电子音乐的加入凸显了它不仅仅是一个游戏。 它力图迎合当下的文化潮流,其年轻时尚的标签尤为明显。
3、文化互动成为黑马
事实上,适应当下文化现象将是小游戏的一大趋势。 本期精选的“生僻字”较为突出。 严格来说,它不能说是一个游戏。 具体玩法是根据游戏提供的简体字“写”繁体字,而是利用九方格拼图合成对应的繁体字。 了解汉字文化的同时,也增添了一些乐趣。
此外,拼图完成后,游戏还会提供繁体字的书写方法、来源和意义解释。 因此,这款游戏旨在通过游戏互动来普及汉字文化。
这种情况也在《心王2》、《1020》、《木水火土》等创意小游戏的评选中“出乎意料”地凸显出来。 这些并不是传统认知中的游戏,而是利用小游戏来传播知识、文化等内容,让用户重新发现对知识的热爱。
文化互动游戏之所以能成为“黑马”,主要有两个原因。 一方面,文化输出已成为当下的主旋律,小游戏轻便、互动性强等特点更能成为文化输出的载体; 另一方面,知识付费热潮的出现也为用户对知识的向往奠定了“基础”。 ”。
由此可见,小游戏想做的不仅仅是“游戏”,而是希望成为用户放松娱乐的载体,甚至有助于文化和知识的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