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微信小程序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学生群体投入小程序的开发。 近日,微信与教育部首个教育改革项目正式发布。 计划在微信公众平台和微信应用开发技术领域提供技术、平台、资源、资金、行业经验等,并与大学专家、教师共同探索产学界的深度融合。 新课程设计支撑高校人才培养和专业综合改革。
微信教育部产学合作项目启动,支持40余个项目共建高校开发者生态
微信与教育部联合宣布,腾讯微信将支持40个教学内容和课程建设项目教育培训机构为何需要开发小程序,以微信公众平台和微信应用开发技术为载体,包括微信技术基础课程开发和微信应用开发实践课程建设。 宣布。 腾讯微信首期将提供总额超过200万元的资金用于资助课程改革项目,同时还将提供官方技术支持和辅导,以及腾讯云等配套资源。
微信基础课程的开发主要面向Web应用技术的开发,结合系专业方向的教学和腾讯微信提供的支持,进行相关技术的开发或改造; 而微信应用开发实践课程的建设则侧重于提高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以真实的应用案例和互联网产品开发模型为基础,构建或改造一系列的微信应用开发实践。
对本项目感兴趣的高校及相关教师,请登录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官方网站了解详情。
( ),查看申报指南并下载《项目申报表》,并于6月15日前通过电子邮件提交申报材料。腾讯微信将在6月底前安排专家进行统一审核。 教育部公布后将公布申请结果。
微信推出第一期教师培训和课程研讨会,培养产学融合的教师队伍。
4月21日至22日,微信与教育部高等学校软件工程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联合举办全国高校微信小程序课程教学系列研讨会,旨在推动高校课程体系和课程内容建设新工科建设背景下,深化产教融合和教学经验共享。
来自清华大学、微信交通大学、浙江大学、南开大学等48所高校的数百名相关院系负责人和教师参加了本次研讨会。 会议期间,微信团队深入介绍了微信小程序的产品理念和开发技术。 专家讲师详细讲解了小程序开发的基本介绍和全栈应用,并围绕微信小程序课程教学方案、课程案例、教学实施过程经验等教学研讨进行了热烈讨论。
此外,微信团队还将设立“腾讯微信事业群、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教育杰出贡献奖”和“优秀小程序示范课程”两个奖项,以表彰本学科建设中的突出贡献。 标杆师资和精品课程。
与此同时,微信教育合作官网也于近日上线。 作为微信与教育机构合作的展示窗口,师生、学校及相关教育机构可以在本网站了解微信发起的一系列项目以及最新的支持政策。 教育改革、校企联合科研等教育领域合作项目的最新进展也将在官网同步更新。
事实上,微信在教育领域有着良好的实践基础,教育部也为推动教育生态小程序的发展做出了很多尝试。 2017年9月27日,小程序在全国近30所高校上线,基于小程序的能力,为高校师生提供更加便捷的校园信息服务。 2018年1月23日,腾讯微信联合教育部软件工程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计算机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教育部在线教育研究中心及十所知名大学,共同发起成立中国大学微信应用教育联盟。 响应国家新工科产学融合的号召,我们积极培育高校微信开发者生态。 3月30日,2018中国大学生计算机大赛——微信小程序应用开发大赛正式启动,为大学生创新实践提供了广阔的舞台。
微信团队表示,安排年轻开发者就是安排未来。 未来,微信将在教育领域开展更广泛、更深层次的合作,支撑新工科背景下高校产学合作新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