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的对应App小程序真的能这样做么?

2023-11-11
来源:网络整理

确实,微信上的每一个动作都能引起广泛关注。 无数网友声称要删除相应提供小程序的App。 但这真的能做到吗? 目前的答案是否定的。

几个常用的App小程序

我们先来看看:

(1) 京东购物

用户高频使用场景是购物、查看订单。 小程序首页默认显示第一个按钮下的内容,只提供了一个非常简单的搜索按钮和一些优惠券; 第二个按钮我的订单可以查询相关订单信息。 这两个功能正好满足了用户的核心使用场景,与小程序的设计思路非常吻合。 这意味着“京东小程序”更适合目标比较明确、快速完成购物流程的用户,但不适合想要在“京东”闲逛的用户。

阿里巴巴的淘宝、天猫应该进不去,但支付宝即将推出小程序,又是一场战斗。

(2)摩拜单车

首页是一张地图和一个扫码解锁汽车的按钮。 这很简单。 扫码解锁汽车后,即可立即使用汽车。 用车后,可直接微信支付,自动扣款结算。 很简单。 这意味着您只需使用一个步骤即可完成完整的用车服务。

这和用户在App上的核心使用场景几乎是一样的。 缺少的是应用程序的预订功能和侧面下拉菜单。 摩拜刚进入市场时,预约功能还是很重要的,但现在市场上的自行车越来越多,大部分重度用户基本习惯看到自行车后直接扫二维码,很少使用预约功能。

微信开发程序网课知道小程序吗_知道网课微信小程序开发_微信小程序开发网课章测试答案

类似滴滴小程序的设计思路是一样的。 他们只开放用户经常使用的快递功能,然后叫车、完成行程、结账,非常快捷、流畅。

(3)今日头条精简版

今日头条以其算法推荐而闻名。 目前的小程序没有登录链接,这意味着提供的内容不准确。 首页只有两个按钮,一个推荐视频,没有提供分类。 与其他小程序相比,它缺少一点灵性。 如果今日头条能够接入个人数据,或者根据用户在小程序中的阅读数据不断优化算法知道网课微信小程序开发,在应用内的推荐菜单下精准展示用户感兴趣的内容,我想这将是一个非常好的小程序。 (我什至觉得根本不需要“视频”,只有推荐栏目,但短视频确实是资讯产品的一个重要策略方向,所以才会有这个按钮)

类似的还有《好奇心日报》。 由于是垂直内容社区,目前更可能被认为是一个不错的资讯小程序。 然而,资讯类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场景和需求是基于收藏(或复制链接)的读后。 如果没有实现这一点,我个人不会考虑信息化小程序。

小程序和应用程序

结合张小龙对小程序的定位:体验比网站好,比下载app更方便; 这意味着小程序本身并不是作为替代品出现的。 (为什么我写这篇文章的时候突然想到了iPad介于Mac和iPad之间的位置呢~哈哈哈)

从上述主流产品三类(购物、工具、阅读)小程序的选择来看,我认为它们符合小程序轻量、易用的特点。 小程序的产品形态非常简单朴素,基本遵守28条法则(20%的功能满足80%的用户需求),但即便如此,小程序仍然很难取代App。

表面上看,小程序是App的缩小版,但实际上,正如上文所述,小程序大大简化了界面流程,真正实现了App的核心服务。 细心的用户可以观察到,小程序使用完毕后,只有一个路径,一个是天气页面,两个页面是摩拜单车【扫码解锁】-【支付】),而小程序上并没有这条路径。界面。 有太多多余的元素和功能供你选择,加上流畅的响应速度,体验非常好,提高了用户在单一场景下完成服务的效率。

微信小程序开发网课章测试答案_微信开发程序网课知道小程序吗_知道网课微信小程序开发

在使用过程中我发现,相比App,小程序的入口非常深。 对于一个App,我们可以根据自己的使用习惯和频率来排列在手机屏幕上。 对于主屏幕和标签栏上的应用程序,我们只需要一步即可启动它们(高频)。 对于其他屏幕上的个别应用程序,我们需要再进行一次滑动操作(中频)。 我们甚至会使用一些分类应用程序,所以我们多一步就是打开类别文件夹(低频)。 小程序只有按照使用顺序排列的列表。 常见的使用路径是打开微信-点击发现-点击小程序-打开特定小程序。 这个过程对于用户来说极其漫长,严重增加了我打开App的成本。 当然,微信也做了一些小优化。 您可以将小程序固定在聊天页面的顶部。 当然,这仅限于一些你可能经常使用的小程序。

作为一个App用户,如果你正在使用的场景和你自己的需求恰好被小程序完全满足,那么这个App就有一定的机会被替代。 这种现象可能出现在一些工具类产品(摩拜单车、墨迹天气等)中。

那么有人可能会问,小程序越来越臃肿怎么办? 嗯,我觉得有一点可以肯定的是,如果小程序变得越来越臃肿,它会变得越来越像一个app,这肯定是一个死胡同。

个人而言,小程序想要在应用中占据一席之地,比较可行的方向是打造单一服务下的体验,即用户使用小程序只是为了使用单一服务。对于企业来说,如何结合自己的业务核心服务和小程序很重要。

App能够满足用户丰富的使用场景,两种形态有着本质的区别。 因此,笔者认为小程序无法取代Apps。

营销新业态与未来生活畅想

从目前上线的小程序来看,在线服务场景还处于非常初级的阶段。 个人认为,到达线下服务场景还需要很长的时间。

小程序的形式其实是H5的升级版。 许多企业利用H5一次次实现营销新高度。

微信开发程序网课知道小程序吗_知道网课微信小程序开发_微信小程序开发网课章测试答案

小程序的前提是“扫一扫”,正如张小龙在2012年预测移动端的入口将是二维码,他也确实做到了这一点。 二维码+扫一扫+小程序的运用给大量线下场景带来了新的活力,而这也正是小程序的目标。

例如,一家餐厅使用小程序来创建菜单。 用户到达餐厅,扫描、点餐并付款。 对于餐厅来说,可以在各方面降低成本、提高效率,用户也获得了便利。

换句话说,当我们去商场浏览品牌(或者去超市购物)时,我们不再需要衣服上的条形码,而是需要二维码。 当我们在商店喜欢一件衣服时,只需扫描衣服上的二维码即可。 您可以使用二维码进入衣服的详情页面(暂时忽略小程序的制作成本)。 你不仅可以看到尺寸信息、模特图片,还可以看到用户评论。 如果您喜欢,就可以完成购买结算。 整个过程看起来比较顺利,同时也解决了问题。 了解线下购物的一些痛点。

2017年1月1日,我通过微信去迪士尼参观。 在知乎网友的帮助下,我提前下载了迪士尼官方App。 可以查看电子旅游地图、排队时间等,非常方便,看起来和国内其他地方没什么两样。 游乐场不提供此项便捷服务。 但玩了一天后删除该应用程序似乎太浪费了。 如果中国所有的旅游景点和娱乐场所都开发类似的小程序会怎么样? 我认为这是可行的。 毕竟对于用户来说是低频刚性需求,但对于园区来说,小程序的成本更低。 另外,用户的低频需求乘以非常大的基数将会产生非常可观的效果。 也许结合VR和AR技术可以有更多的可能性。

当然,扫描二维码、玩小程序的方式也多种多样。 我只列出了一些常见的场景。 事实上,很多企业都为线下商户开发了H5页面,并接入微信支付或支付宝。 但由于缺乏闭环,无法大规模推广。 微信消费者生态系统相对成熟,很容易形成规模。 同时,微信小程序是微信生态消费服务闭环的重要环节,在打通线下服务场景方面具有巨大潜力。 当然,小程序暂时可能还无法满足人们的情感需求,提供一些高端服务,所以这一点我不会过多阐述。

其次,“二维码”只是一种形式。 当技术发展到一定阶段,二维码可能就不需要存在了。 人像识别、语音识别、图像识别都将有机会塑造新的生活方式。

从小程序发布第一天周围朋友的反应来看,还是比较不错的。 就我个人而言,我对小程序的未来还是非常看好的。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