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柔性电子技术前沿:第二届国际柔性电子学术大会即将在杭州举行

2024-12-08
来源:网络整理

作为全球十大尖端技术之一,柔性电子技术能够赋予电子设备独特的柔性和延展性。它是未来电子技术的发展方向之一,也是人类智能时代的基础技术之一。 2018年7月,由清华大学柔性电子技术研究中心、浙江清华柔性电子技术研究院、柔性电子与智能技术全球研究中心联合主办的首届国际柔性电子学术会议在杭州成功召开,吸引了来自国内外的参会人员。来自中国、美国、韩国、新加坡、澳大利亚、比利时、瑞典等国家和地区的400余名柔性电子学术精英参加了本次会议。

2019年7月13-14日,第二届国际柔性电子学术会议将在杭州召开。第二届会议将继续聚焦柔性电子前沿领域。截至目前,会议已邀请了美国三院院士John A.教授、日本东京大学教授、英国剑桥大学教授等21位国内外顶级专家。在英国,为您带来见解。性学术报告。本次会议的主题将包括但不限于有机柔性电子学、柔性显示、无机柔性电子学、可拉伸电子学、柔性能源、生物模拟电子学、可重构电子学、瞬态电子学、生物合成电子学、可穿戴电子学和柔性机器人。同时,本次会议将继续为全球工业界和企业界提供更多了解柔性电子领域最新技术进展的机会。

我们将继续推出一系列对本次大会特邀嘉宾的介绍。

会议嘉宾 John A.

, 美国

,美国

,美国

,艺术和

,美国

机械工程师协会认证机械工程师_美国机械工程协会缩写_美国机械工程师协会

作为全球柔性电子技术研究的先锋领军人物,John A.院士在柔性电子方面的开创性研究开启了传统硬质无机电子技术产业从“硬”到“软”的跨越,对推动融合具有重要意义。柔性电子技术。数字、物理和生物世界的变革力量以及改变未来世界生活方式的可能性具有非凡的意义。

该教授于1995年获得麻省理工学院(MIT)物理化学博士学位,后来担任贝尔实验室凝聚态物理研究组组长。自2003年起,该教授担任伊利诺伊大学厄巴纳-香槟分校化学工程系教授。今年9月起,担任西北大学生物集成电子学中心教授、主任。该教授还是美国国家工程院院士 (NAE; 2011)、美国艺术与科学学院院士 (AAAS; 2014)、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 (NAS; 2015)、美国电气和电子学会院士电子工程师协会会员(IEEE;2009)、美国物理学会会员(APS;2006)、材料研究学会会员(MRS;2007)、美国物理学会会员美国科学促进会(AAAS;2008)和美国国家发明家协会院士(NAI;2013)。

该教授的研究包括纳米和分子级材料的基础知识、制造和应用,以及特殊电子和光子器件的图案化技术,重点是生物集成和仿生系统。其中,他的研究团队专注于了解和探索聚合物、液晶、生物组织等柔性材料及其与带状、线状、薄膜、管状或其他相关形式的特殊微纳米材料的复合材料的有趣特性。 。利用率。这些努力将多学科基础研究与柔性材料的前瞻性工程相结合,适用于所有尖端技术,包括生物和生物集成技术、共形电子学、纳米光子结构、微流体装置、微机电系统等。

截至目前,教授及其研究团队已发表SCI论文550余篇,累计被引次数、h因子达129。主要发表期刊有《The of the of》、《The of the of》、《-》、《IEEE》、《以及其他知名杂志。其中 50 多个已获得他共同创立的大公司和初创公司的许可或积极使用,包括 、 、 MC10 、 和 。

该教授的研究获得了许多荣誉和奖项,包括《麻省理工科技评论》评选的百名青年创新者(1999年)、哈佛大学的罗伯特·B·伍德沃德学者奖(2001年)、美国化学学会团队创新奖(2002年)、美国化学会工程科学埃林根奖章 (2014)、史密森尼自然科学史奖章 (2013)、美国机械工程师学会奖(2013 年),材料研究学会中期奖(2013 年),麻省理工学院奖(2011 年),约翰·D. 和 T. 麦克阿瑟奖学金),伊利诺伊大学丹尼尔·德鲁克杰出教师奖(2007 年),以及美国化学会颁发的 Leo 奖(2007 年)等。

附:John A.英文介绍

美国机械工程协会缩写_机械工程师协会认证机械工程师_美国机械工程师协会

' 和 纳米 以及 以及 和 ,以及 生物- 和生物- 。他拥有超过 550 个,并且是超过 80 个,并且,超过 50 个正在或正在使用,并且他拥有共同、、、MC10、、和。

他有很多,其中包括麻省理工学院 (1999)、B. (2001) 和团队 (2002) 的前 100 名名单。

更多他的 AC (2014)、for (2013)、the from (2013)、Mid- from (2013)、-MIT (2011)、a from the John D. 和T. (2009)、IEEE (2009)、(2008)、(2007) 和 Leo (2007)。

是 (NAE; 2011) 和艺术 (AAAS; 2014) 的一个,以及 (IEEE; 2009)、(APS; 2006)、(MRS; 2007) 的(AAAS;2008)和(NAI;2013)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