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您开通聚合商家收款码,也称为三合一收款码,支持银行卡/支付宝/花呗/信用卡/微信付款,这个收款码是银联旗下的云闪付APP申请,放下安全!银联云闪付品牌,百分比值得信赖!下面提供云闪付商家收款码的申请全过程给大家!
【云闪付商家收款码 开通全过程视频!】
上面就是云闪付商家收款码的申请全过程 !您学会了吗?
云闪付服务商官网是:ysffws.com,进入云闪付服务商官网可以直接联系上服务商,服务商可以帮助您完成二 次认证,解决申请过程出现的任何问题,是您申请收款码的好帮手哦!~
五年前曾表示“不会申请第三方支付牌照”的华为,最近悄然获得了支付牌照。
近日,第三方支付公司微信迅联智付网络有限公司发生工商变更。 原股东微信沃瑞欧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已退出,新股东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持股100%。 这意味着,通过收购迅联智支付,华为获得了支付牌照。 2016年,时任华为消费者业务云服务部总裁的苏杰表示,华为遵循边界感,不会申请第三方支付牌照。
为何华为连支付牌照都要“失信”? 近年来,字节跳动、快手等互联网龙头企业也通过收购等方式拓展支付业务。 小小的支付牌照能给华为带来多大的想象空间?
为何要进行第二次“试水”?
这并不是华为第一次“试水”支付业务。 五年前,华为就用其“Pay”(华为支付)产品进行了尝试。
2016年,各种“支付”产品相继推出,如Pay( Pay)、Pay、Pay(三星 Pay)等,在当时引起了关注。 它们都是与手机厂商合作基于NFC技术,以手机硬件为载体,而支付产品的功能更像是安装在手机上的“虚拟信用卡”。 但这股热潮很快就过去了,并没有动摇二维码扫码支付的“地位”。
在业内人士看来,“支付”产品只是手机厂商与金融机构的合作。 华为此次获得支付牌照,具有更大的想象空间。 “对于华为来说,支付牌照是一个重要的起点。” 博通咨询首席分析师王鹏博认为,从合规角度来看,华为确实需要支付牌照。
近两年,金融监管部门频频强调,金融是特许经营行业,必须持牌经营。 支付业务属于金融业务,因此对于企业来说,要么选择将这部分业务“外包”给其他支付机构;要么选择将这部分业务“外包”给其他支付机构。 或自行获取牌照,以避免相关业务潜在的合规风险。 获得支付牌照后,华为将不再依赖外部机构。
王蓬博表示,合规问题解决后,依托支付牌照,华为还可以整合业务生态,完善数据和金融两个方向的业务链条。 在数据方面,华为此前与其他机构的合作相当于将最核心的用户数据拱手让给他人,无法进一步挖掘并产生价值。 现在,华为不再受外部机构控制,可以获取第一手数据来“画像”用户。 在金融方面,华为可以利用支付渠道开展相关增值服务,并利用大数据支持来补充其他金融牌照。 例如,获得小额贷款牌照后,可以进一步衍生供应链金融等业务。
业内人士表示,华为此时获得牌照可能与数字人民币试点有关。 2019年11月,华为“正式宣布”与中国人民银行数字货币研究所合作。 中国人民银行清算中心与华为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央行数字货币研究所与华为签署金融科技研究合作备忘录。 2020年10月,华为消费者业务CEO余承东表示,华为参与了数字人民币硬件钱包规范的制定,其Mate 40系列是首款支持央行数字人民币硬件钱包的智能手机,有助于推动数字人民币硬件钱包的创新应用。数字人民币试点。
苏宁金融研究院研究员黄大志认为,华为获得支付牌照后,可能会从这个角度切入相关业务。 王蓬博表示,部分数字人民币业务可能需要华为具备支付业务资质才能承接。 这或许也是华为此时急于获得支付牌照的重要因素。
支付牌照“真香”
近年来,支付牌照似乎已经成为各大公司的“标配”。 目前,不仅百度、腾讯、京东、美团、滴滴、字节跳动、快手等互联网龙头企业获得支付牌照,就连小米、OPPO、vivo等手机厂商也已涉足,甚至还有国美、美的等一些传统企业。 为什么支付许可证费用如此“好”?
“现代互联网生态系统是以账户体系为中心的。” 黄大志认为,对于企业来说,支付牌照有两个作用。 一是基于支付功能构建生态内支付体系,完成资金流、信息流的建设。 。 另一个功能是建立支付账户,形成以账户体系为中心的生态系统。
黄大志表示,在传统互联网生态中,虽然企业也可以自行设计账户体系,但这样注册的账户都是“弱验证”账户,账户价值有限; 支付账户则不同,属于“经过严格验证”的金融类别。 该账户使用时需要绑定银行卡进行实名验证,因此价值非常高。 在支付账户的基础上,无论是硬件厂商还是互联网巨头都可以利用它来构建生态系统。
“支付业务在企业业务中越来越‘底层’。” 王鹏博认为,一方面,对于规模较大的企业来说,手续费是一笔不小的开支。 有了支付牌照,这部分成本也可以内部消化。
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支付牌照也是企业建立金融生态的基础。 其他手机厂商已经在华为之前率先布局。 例如,小米在2019年获得支付牌照后,逐步获得了网络小贷、保险经纪、融资担保、消费金融、互联网银行等多个牌照。
王鹏博认为,支付牌照为企业提供了更多想象空间,为企业发展金融增值服务提供了可能。 华为拥有广泛的手机用户群,此前在智能家居、智能汽车等领域都有布局,叠加支付牌照可以帮助企业形成基于流量的数据闭环。 未来如果他们想建立消费金融等生态系统,他们是有基础的。 。
景观会改变吗?
自2016年以来,支付宝和微信支付的市场份额合计已达到90%,留给其他支付平台的空间所剩无几。 华为入局后支付市场格局会发生变化吗?
“华为无法撼动支付宝和微信支付的地位。” 王鹏博认为,一方面,华为此次获得的支付牌照不包括线下收单业务。 另一方面,在C端场景中,“战斗”已经打响,微信和支付宝占据了大部分市场。 现在想要“分一杯羹”,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来布局场景,成本非常高。 因此,华为获得支付牌照的目的并不是为了与支付宝、微信支付竞争,而是从自身角度完善商业生态的建设。
不过,随着越来越多的企业进入市场,对支付宝和微信并非没有影响。 王鹏博认为,微信和支付宝也需要警惕。 各行业的垂直巨头推出自己的钱包和支付服务,可能会逐渐将消费者“圈”入各自的生态系统中。
“市场是否会发生变化,取决于消费者和商家的选择。” 黄大志认为,虽然微信和支付宝在移动支付领域占有较大份额,但从整个支付市场来看,它们的份额并不大。 最大的份额仍然是银行。 随着越来越多的企业获得支付牌照,包括未来数字人民币的全面落地,市场格局将如何变化,最终取决于用户和商户的使用习惯和选择。
未来,支付市场的竞争方向可能会发生变化。 王鹏博认为,随着越来越多的企业进入市场,支付市场的“盘子”不是越来越小,而是越来越大。 这是因为企业越来越多地渗透长尾用户,实际上正在打开市场。 与此同时,这种竞争也在向产业链上游迁移。 对于华为来说,更有可能的是,需要更长的时间来建立自己的场景,才能参与外部市场的竞争。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 陈国敬 姚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