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抖音成功拿下春晚红包独家合作伙伴的消息引起轩然大波。
不少人认为,抖音此次想在支付领域发起“突袭”,以弥补抖音的支付短板。
但在1月28日晚的2021极客园创新大会上,北京字节跳动CEO张楠表示:
社交化是抖音的重要发展方向。
社交网络和支付是两个关键领域。抖音未来会往哪个方向发展?
回顾抖音近期的举动,我觉得对于现在的抖音来说,社交不仅更加重要,也更加符合张楠一直强调的“随波逐流”。
今天的文章,我们就透过现象看本质,谈谈目前抖音是如何做社交的,以及抖音为什么要做社交?
01
如何制作“视频版朋友圈”?
这并不是抖音第一次在社交领域展现野心。
2020年,抖音推出了“好友”标签、“每日”视频等一系列社交功能。
有人将抖音的社交模式概括为“视频版朋友圈”:消除图文内容的干扰,以视频的形式连接好友,轻松炫耀日常生活。
1)与“朋友”联系
张楠在本次发布会上提到,为了加强社交关系,抖音推出了“朋友”栏目(刚推出时,这个栏目叫“熟人”),取代了原来的“关注栏”位置:
在该栏目中,您可以看到通讯录中的好友(需开启访问权限)以及您可能认识的好友的抖音视频动态。即使点赞数只有个位数,也可以轻松获取。
对于一些严重的患者来说,在网上向熟人暴露自己可能会让他们感到不舒服,但对于更多的普通网民来说,这往往会带来意想不到的惊喜。
例如,我们编辑部的一位小姐姐在浏览这个标签时,遇到了一位多年未见的小学同学。在抖音上,对方已经是拥有数十万粉丝的高手了。
这种意想不到的惊喜或许是一种新的生活方式。
2)轻松拍摄“日常”照片
除了连接好友之外,抖音还推出了“日常”功能,以降低内容门槛,让更多普通用户发布“视频版朋友圈”。
大家在浏览抖音的时候,可能经常会看到这样的视频。博主名字后面有一个小闪电标志,进度条也和其他视频不一样。这是一个仅 24 小时可见的“每日视频”。视频。
用户发送的每日状态会出现在“好友”选项卡的信息流中,并会优先推荐给您的好友。
“仅一日可见”属性减轻了用户发布内容的社会压力,也大大降低了抖音视频内容的门槛。普通用户可以随意拍摄视频。
总的来说,抖音的“社交功能味道”比以前要重很多。
02
抖音为什么要社交?
那么抖音为什么要社交呢?
张楠在谈话中表示,抖音社交网络“顺应潮流”。
而根据我们的观察,情况也确实如此。因为抖音的社交一方面是为了满足用户在抖音上的社交需求,另一方面是为了满足内容传播的需求。
1)用户在抖音上有社交需求
2019年1月15日,字节跳动推出社交产品“多闪”,虽然抖音当时花了很多功夫(比如升级私信到多闪、春节红包任务等)来帮助多闪。
但由于建立社交关系链难度太大,多善的表现并不突出。目前在社交排名中排名第51位,仅定位为“抖音好友聊天应用”。
那么如果抖音决定涉足社交,是否能够避免陷阱呢?
我认为答案是肯定的。
因为无论是与陌生人交往还是与熟人交往,核心都是关系链;而如果关系链足够大、盘根错节,就能形成“网络效应”,形成别人难以撼动的优势。
目前,抖音已经“庞大”,并初步形成了关系链。
1月份发布的《抖音2020年度报告》显示,抖音日活跃用户已突破6亿,这意味着国内有近一半的用户每天都会打开抖音。
张楠在春晚官方公开信中还提到了抖音目前的社交数据:现在,有一半的用户每天都会在抖音上看到好友的内容并与之互动。
如果你在浏览抖音的时候点击评论区,你会发现每个短视频下面都会有大量的用户与@其他用户互动,其中有的是艾特的闺蜜,有的是艾特的另一半。
这是社交关系链在抖音上最直观的呈现。
那么抖音是如何逐渐发展社交关系的呢?
字节跳动CEO张楠表示,抖音社交的出现有内部和外部因素:
内力,它确实随着抖音使用量的增加而变得越来越普遍,很多人开始喜欢用它来记录自己的一些日常生活。
就外力而言,大家都知道抖音被微信封禁,但人是社会动物。记录生活、想要表达、想要与他人有一些联系和互动是本能。
这种本能在外界被切断后,自然而然地在抖音内部发酵。
这段话很容易理解。
目前,如果我们想通过微信与朋友分享抖音视频,我们必须先下载视频,然后上传(最近才可以复制密码),可以说非常麻烦。
当我们看到有趣或有价值的内容时,我们自然会有分享的欲望,所以当人们发现很难通过微信与朋友分享时,添加抖音好友就自然而然地发生了。
2019年3月,张一鸣在字节跳动七周年庆典上表示:
“去年,我们仅在 App 中就收到了 20 万条用户反馈。人们在问,为什么我不能通过微信分享链接?你们的软件有问题吗?为什么我不能向我妈妈发送抖音视频?......面对这20万用户的投诉,我们是否应该解决这个问题?
可以说,抖音的社交一方面建立在社交关系已经存在的基础上,另一方面在发现用户有社交需求后,利用产品能力进一步满足大家的社交需求。
2)内容需要社交媒体进一步传播
除了满足人们的社交需求外,借助社交关系,抖音还可以改善当前的内容传播模式,鼓励更多用户生产内容。
① 内容消费
早期,用户在抖音上的内容消费依赖于算法推荐。抖音的算法推荐有多强大,就不言而喻了。
除了算法推荐之外,社交推荐也是重要的分发场景。
虽然算法推荐总能找到用户喜欢的内容,但它们往往是基于用户过去的行为数据;在社交推荐的支持下,可以给予用户更加多样化、新鲜的内容体验。
而且,虽然用户对算法推荐的“命中率”要求较高,但对好友推荐的内容包容性更强。这就是为什么在进行社交内容推荐时无需过多担心。
② 内容制作
如果没有社交关系,很多人在制作内容时的想法可能是“我想红”或者“我想红”,所以相应的PGC内容就会优先;一些普通用户觉得“自己拍的东西没人会看到”,不太愿意生产内容。
而如果有“交友”的玩法,用户可以制作一些面向朋友的内容,“就算不火也没关系,我发给朋友了”。内容可能更贴近生活。
这样,社交关系的建立可以降低用户对制作视频的心理预期,从而让更多用户参与视频制作,丰富抖音的内容生态。
综上所述,无论是从用户需求还是抖音的内容生态需求来看,抖音的社交都是一条“既保证盈利又不赔本”的方式。
03
结论
在抖音春晚公布的公开信中,张楠提到:
这次,同事特意策划了一场抖音视频拜年活动。
我们准备了50多个新年特效和小游戏。无论你身在世界何处,亲朋好友的新年祝福永远不会缺席。
相信在这个特殊的春节,短视频拜年将成为一种新年习俗。
此外,抖音还与央视春晚一起准备了新年红包雨,希望大家在2021年都能有好运。
2014年、2015年,微信支付通过春节红包、春晚“摇一摇”实现了对支付宝的奇袭; 2016年,支付宝通过春节集五福玩法再次翻身。
今年这个特殊的春节,抖音能否借助春节+春晚红包的契机,用短视频迎接新年,实现社会新突破,值得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