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二手市场不相信新能源”的热搜话题引发网友关注。为何在新车市场势头强劲的新能源汽车却成为二手市场的“烫手山芋”?
在二手车市场工作的汽车经销商李浩最近一直不敢接受新能源汽车,因为价格波动太大。他提到的降价车型去年售价超过14万元。 “今年降了7万多块钱,这谁受得了?我们二手车商买了这辆车都赔钱了。而且因为这款车型降价,其他车型也降价了。” ”品牌汽车也受到影响。 ”他表示,这样的降价给很多前期购车的消费者和车商造成了很大的损失,现在他已经不再接受新能源汽车了。
其他二手车商也有同感:“7万到8万元就可以买到一辆新能源车,而很多顾客就直接买新车,不考虑二手车。那些价格较高的新能源车就更难买了。”因为如果客户有几十万的预算,更愿意买新车而不是二手新能源车,中高端新能源车很难在市场上转手。我只帮忙代销,不要自己买新能源车。”
也有一些二手车商仍然接受新能源汽车,但他们承认不好卖。 “我们都是转卖给其他同行的,凡是有目标客户的都会来看车,但如果车被收回,长期闲置,价格会很低,我们也会承担由此带来的风险。”通过这辆车的降价。”
他表示,前几天他卖了一辆某品牌2022年的新能源汽车。卖了一个月后,最终成交价比新车低了10万元。 “我一般都会建议车主没有大问题就继续行驶,因为新能源车卖不了高价,如果公里数比较长或者发生过碰撞,市场价格差不多会便宜一半。”
值得注意的是,去年以来油车也经历了一波价格战。为什么燃气车降价后在二手市场比新能源车更受欢迎?李浩解释说,油车价格相对可控、稳定。 “汽油车降价是在可以接受的范围内。比如,同样预算30万元的燃油车和新能源车,如果行驶4万公里没有行驶,燃油车最终会损失5万到6万。”元,但新能源汽车最终将损失5万至6万元 能源车主将损失约10万。元”。
有车商以一辆售价30万元的奔驰为例。降价幅度达到7万至8万元后,将不再进一步降价。但新能源汽车降价却“摸不着头脑”。目前,市场上新能源汽车的保值率还不是很高。相对而言,燃油车价值下降较为平稳。
中国汽车流通协会新能源分会秘书长张宏分析,新能源汽车难以被二手市场接受的原因主要归结为以下几点:
首先,电池残值评估问题是制约新能源二手车交易的一大瓶颈。由于目前缺乏客观公正的电池测试方法,买卖双方在电池问题上常常存在分歧,导致二手电动车定价困难。电池估价通常占车辆价值的一半,因此准确评估电池状况和价值对于确定二手车的价格至关重要。
其次,三电的保修问题也影响了新能源二手车的市场表现。车企通常都会为新车提供三电质保,但对于二手车客户来说,由于车企无法完全了解车辆的状况,往往不愿意做出保修承诺。这让二手车购买者在购买时产生疑虑,担心车辆在使用过程中出现质量问题得不到保障。
此外,车辆估值和品牌美誉度也是影响新能源二手车市场接受度的重要因素。二手车的估值往往与品牌积累密切相关,而新能源汽车品牌多为年轻品牌,口碑积累不足,因此二手车市场的保值率普遍不高。与此同时,新能源品牌频频停产退市,这也导致这些品牌的二手车在市场上被忽视。
据中国汽车流通协会《2024年2月中国汽车保值率研究报告》显示,新能源二手车(电动车三年)保值率为54.8%。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三年)保值率为55.3%。
中国汽车流通协会提供的数据显示,1月份,全国二手车市场交易量168.84万辆,其中新能源二手车交易量8.95万辆。这意味着二手新能源汽车交易量约占总量的5.3%。
多位资深业内人士表示,二手车价格变化正在加速,车商需要更加积极地转型升级。他们可以利用互联网平台和专业工具进行分析和运营,增强收车、收客的专业性和精准性。提高效率、服务质量和声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