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能源汽车年产量突破1000万辆,自主品牌占据市场主力

2024-12-18
来源:网络整理

年产量突破1000万辆,零售渗透率超过50%。今年以来,我国新能源汽车取得了许多耀眼的成绩,自主品牌占据了消费市场的主力位置。

中国汽车流通协会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合分会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今年11月,自主品牌乘用车销量154万辆,同比增长34%,环比增长34%。 ——环比增长4%;自主品牌国内零售额占比达到64.1%。同比提高8.7个百分点。

自主品牌在智能科技领域的创新研发,推动了其综合实力的显着提升。捷兰路此前发布的《2024年1-9月乘用车市场价格段分析——品牌占有率分析》数据显示,在20万元以上市场,中国自主品牌汽车的市场占有率至少增长了3倍。 。

放眼全球市场,以中国自主品牌为核心的新能源汽车已经在世界舞台上占据重要地位。北方工业大学汽车产业创新研究中心主任、教授吉雪红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根据市场数据,我国新能源汽车年产量突破1000万辆今年首次,表明新能源汽车发展迅猛。 。同时,国内新能源汽车渗透率超过50%,证明也在加速替代燃料汽车的市场占有率。

季雪红认为,在此发展趋势下,随着自主品牌不断推出新车型,用户口碑将不断提升,其国内市场份额有望保持扩大趋势,并向全球市场拓展。

自主品牌借力新能源不断“突围”

临近年末,吉利汽车、比亚迪、奇瑞汽车等多家自主车企都交出了不错的销量成绩单。

数据显示,11月,吉利汽车集团(含吉利汽车、领克汽车、吉氪汽车)销量约25万辆,同比增长27%;奇瑞控股集团销售汽车约28.05万辆,同比增长32.2%;比亚迪销量突破5万辆。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数据显示,今年1-11月,自主品牌累计销售汽车1590万辆,同比增长22.5%,市场份额为65.1%,增幅比去年同期提高9.3个百分点。

细分新能源市场,11月国内新能源汽车零售渗透率达到52.3%,同比提升12个百分点。

自主品牌销量上涨的同时,电动化、智能化技术的升级也带动了自主品牌价格区间的结构性调整。此前,中国汽车流通协会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合分会秘书长崔东树表示,近年来汽车市场价格持续上涨。 2019年平均售价为14.2万元,2020年上涨至15.3万元,今年累计均价已达到17.9万元,6月份单月攀升至18.6万元。崔东树分析,这是高端化、消费升级以及兑换群体消费增加推动的。价格上涨与技术进步和先进车型需求增加有关。高科技车型、高端车型的市场表现带动了消费市场价格的上涨。 。

能源汽车市场分析_新能源车市场酝酿变局_新能源汽车市场

根据《2024年1-9月乘用车市场价格段分析——品牌份额分析》数据显示,今年1-9月自主品牌新车在各价格段的销量份额均有所增长。其中,10万元至20万元区间自主品牌份额超过60%; 20万至30万元、30万至50万元、50万至70万元区间增长最为显着,较2021年增长3至4倍; 100万元以上区间从头开始实施。

调查数据显示,20万元至30万元新能源汽车市场中,理想、AITO、极氪等自主品牌销量份额持续提升;在30万元至50万元新能源汽车市场,理想的份额超过30%,而AITO、蔚来和份额均超过10%;在50万至70万元的新能源汽车市场,AITO的份额接近80%。可见,新能源汽车的快速发展带动了自主车企品牌实力的进一步提升。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VCG0

值得一提的是,汽车产业向智能化、电动化转型也带动了国内汽车消费结构的变化。 《中国消费者消费意愿调查2024年第二季度调查数据》显示,过半消费者选择新能源汽车(含混合动力和纯电动),达到53.6%,较上季度上升5.9个百分点,明显高于选择燃油车的消费者比例(36.2%)。

自主品牌强劲增长的背后也离不开相关的政策激励。 4月,商务部、财政部等七部门发布《汽车以旧换新补贴实施细则》的通知; 8月,商务部等七部门发布关于进一步做好汽车以旧换新相关工作、提高补贴标准的通知; 11月,财政部发布《关于提前下达2025年节能减排补贴资金预算的通知》。

惠誉评级亚太区企业评级总监杨晶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近期的报废更新和换新政策对汽车市场需求的推动超出了预期。由于补贴对新能源汽车有一定倾向,各新能源汽车品牌加大了营销推广力度,新能源汽车销量再创新高。杨晶表示,“预计明年拉动内需的政策将继续或加大力度,这将支撑汽车市场,特别是新能源汽车的销售。此外,智能驾驶在新能源车型上的扩大应用将有助于推动升级和更换的需求。”

中国新能源汽车加速海外扩张

公开资料显示,我国新能源汽车从2009年“十城千辆”规模推广到2018年产销量突破100万辆,用了近10年的时间;到2022年,年产销量将突破500万辆。大约花了4年时间;而今年,年产量首次突破1000万台,只用了2年左右的时间。

不少业内人士认为,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已进入高质量发展新阶段。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数据显示,2015年以来,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连续九年位居全球第一。

新能源车市场酝酿变局_能源汽车市场分析_新能源汽车市场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VCG0

如今,新能源汽车、锂电池、太阳能电池正作为我国外贸“三新品”进入世界市场。其中比亚迪、吉利汽车、奇瑞汽车等自主品牌也出现在全球主要市场。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数据显示,2024年1月至11月,中国新能源汽车出口114.1万辆,同比增长4.5%。

目前,东南亚、欧盟等地区已成为我国新能源汽车出口的重点市场。数据显示,2024年1月至10月,泰国、菲律宾位列中国新能源汽车出口总额前五名,比亚迪、艾安、哪吒等自主品牌加速在当地布局。在欧盟纯电动汽车市场,自主品牌的话语权逐渐增强。数据显示,2020年,中国自主品牌纯电动汽车在欧盟的市场份额超过2%; 2021年至2023年,市场份额分别为2.2%、6.5%和9.2%。吉利、上汽、奇瑞等自主车企均加速在欧洲的战略布局。

据记者不完全查阅,不少自主品牌正在推动整车出口、技术出口、海外本土工厂等全产业链海外布局,并制定了海外出口目标。

例如,奇瑞控股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1-11月,该集团累计出口汽车约104.6万辆,同比增长22.4%。截至目前,奇瑞业务已覆盖全球110多个国家和地区,汽车用户总数超过1540万,其中海外用户440万。目前,奇瑞在海外建立了本土化的组织和人才体系,开展本土化制造、本土化研发、本土化销售。近日,奇瑞与西班牙EV合资的首款产品EBRO品牌S700也下线。

吉利汽车集团首席执行官、吉利汽车控股有限公司执行董事甘家跃此前表示,“作为一家全球化企业,吉利拥有丰富的国际资源和众多优势海外车型。以宝腾车型为例,通过随着技术、供应链、人才等的输出,宝腾模式已发展成为面向东盟的典范,未来吉利将持续激活墨西哥、中亚五国等潜在市场。迅速扩大新兴越南、澳大利亚、新西兰、印度尼西亚等市场通过多种方式推动国际业务发展。”据悉,吉利汽车将今年海外总体出口目标从33万辆提高到38万辆。

此外,乐跑、小鹏、长城、长安等众多品牌也加快了海外扩张的步伐。日前,上海浦东国际的一份研究报告显示,中国新能源汽车企业加速海外布局,出口销量大幅增长:中国制造新能源汽车海外认可度持续提升。尽管近期受到欧洲关税和需求扰动的负面影响,但自主品牌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型向海外发展中国家的出口依然快速。浦银国际预计,随着中国新能源汽车的规模优势和市场拓展需求,越来越多的中国制造新能源产品将走出国门,海外认可度不断提升。自主车企和新势力正在寻求加速海外扩张,将产品逐步推向海外市场。

“中国新能源汽车正在加速海外扩张,这将扩大企业规模效应,积极利用全球市场平衡国内市场波动。”季雪红告诉记者,一方面,中国新能源汽车出口海外,车企海外建厂将进一步带动新发展。能源汽车产业链走出去,推动产业链全球化;另一方面,随着中国企业加速向海外技术转移,汽车产业的电动化、智能化技术也将推动全球汽车产业转型升级。

每日经济新闻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