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有支付机构宣布退出支付市场。
5月20日,第三方支付机构上海申信电子支付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申信支付”)发布《关于暂停申信支付交易业务的公告》。
深信支付表示,因公司经营出现问题,为保护商户利益,决定停止支付交易业务。交易于2024年5月20日23:00结束,前一日资金结算后于2024年5月21日清算结束。
官网信息显示,申信支付成立于2004年2月,公司原名为上海友乐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注册资本1亿元人民币,实收资本1亿元人民币。 2012年由中国人民银行发行。 《支付业务许可证》,业务类型为银行卡收单,业务涵盖POS收单、二维码收单、智慧停车等业务,但业务覆盖范围仅限上海地区。
2023年6月,中国人民银行公布支付机构《支付业务许可证》换发信息(2022年6月第四批)。显示,深信支付顺利通过换证,牌照有效期延长至2027年6月。
早在2023年9月,中国执行信息公开网显示,深信支付被列为被执行人,执行主体为人民币,执行法院为海市普陀区人民法院。
2018年11月,中国人民银行上海总部开出罚单,申信支付等10家支付机构因违反支付业务规定被罚款。
此外,上海恒源企业发展有限公司为申信支付的控股集团,持有90.5338%的股份。成立于2000年,核心业务集中于贵金属、金融、地产、体育四大板块。
2019年3月,上海恒源企业发展有限公司质押了申信支付全部股权。
事实上,申信支付的实际控制人是上海恒源企业发展有限公司的法定代表人、上海申信足球俱乐部原老板徐国梁。
2020年初,徐国梁通过公开信实名举报,指出上海银行与宝能之间265亿元违规贷款审批、虚假审计、空壳公司诈骗、非法挪用资金等问题。该事件引起广泛关注,但徐国梁的举报信随后被删除。
“徐某某及其实际控制的上海恒源等多家企业因巨额债务严重违约,已被我行等债权人依法向多家法院提起诉讼,已深陷债务危机,严重拖欠债务。”违反信托,”上海银行在回复中表示。并在一份声明中表示,该报道内容严重失实。
上海银行后续公告还表示,恒源企业及关联公司向公司发放的所有贷款均已逾期,已依法提起诉讼并采取财产保全措施。 40.44亿元贷款已全部列为不良贷款并足额计提拨备。 ,不会对公司后续经营及财务状况产生不利影响。
综上所述,申信支付停止运营不仅仅是因为其支付业务本身出现困难。其背后的控股集团的巨额债务问题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打击。
温馨提示:由于微信修改了推送规则,请读者经常留言或点击“看”“赞”,否则将逐渐停止接收推文!如果您还想每天看到我们的文章,请将支付世界设为星星或在每次阅读后点击页面底部的“正在阅读”或“喜欢”。谢谢大家。
支付交流群已开通。非持牌支付机构会员请勿打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