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范化解金融风险仍将是金融监管机构今年的重要任务。
2月26日,在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主办的“监管科技如何助力防范化解重大金融风险”高层研讨会上,北京市地方金融监管局(以下简称“监管局”)局长霍学文据北京市金融监管局透露,“北京金融风控驾驶舱”(以下简称“风控驾驶舱”)已正式上线。
据介绍,该系统由北京市金融监管局与蚂蚁金服联合开发,依托北京市金融监管局先进的监管理念和丰富的监管经验,并借助支付宝在金融科技和互联网金融领域积累的能力风险防范进一步强化金融风险系统防范,实现穿透式监管。
北京金融规模庞大,金融体系完备。数据显示,北京拥有持牌法人金融机构700多家,占全国金融资产总额的45%。 “信息技术革命给金融业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金融原有的概念和边界变得更加模糊,这给监管带来了挑战。”霍学文认为,每当科技出现重大创新时,金融也会随之而来。实现突破。 “所以我们需要更有效的监管手段,特别是通过监管技术来辅助监管。”
据了解,风控驾驶舱通过实时数据可视化,构建了金融风险监控、风险分析、处置分配、综合管理的一体化智能系统。
不仅实现对在京注册或经营的金融机构的实时合规监控,还对重点风险行业和利益相关者风险进行重点监控和预警。
为了更直观、清晰地反映风险状况,风控驾驶舱将从多个维度实时扫描、挖掘、采集和分析全网数据,无论是从城市到各区、到街道,甚至对某栋大楼、某家企业,可以数字化动态监控风险状况,穿透式识别隐患。
在获取足够的数据和特征后,机器会自动对风险进行建模和评估,最终通过可视化辅助风险处置决策。
支付宝的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技术为“驾驶舱”提供引擎保障。
以人工智能技术为例,通过挖掘企业的动态演化程序,如果企业最初以实体经营为主,后期突然转向区块链等高科技业务,“风控驾驶舱”可以提前提供警告和初步措施。认定该公司是否存在借高新技术名义从事非法集资活动。
蚂蚁金服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井贤栋在研讨会上指出,“监管技术需要从‘双目标’的角度看待创新,而不是像过去那样用经验指标来监管。只有这样,监管科技才能立足实践,率先建立面向未来的监管科技体系。”
据了解,支付宝的监管科技产品“蚂蚁风险大脑”已为10多个城市的地方金融监管部门提供服务。去年6月以来,已协助监管部门对数千家企业进行全面风险画像,协助监管。完善风险预警,实现风险早发现、早预警、早处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