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县(市、区)农业局(农委):
根据气象部门预报,从2018年12月28日起,自治区将受到强寒空气、阴雨天气的持续影响,各地气温将继续下降,大部分地区气温下降8°C至10°C,局部气温下降12°C以上, 以及广西北部部分地区的降雪和冰冻天气。强冷空气降温很多,温度比较低,持续时间长,对自治区内的农作物和农业设施影响很大。为有效防范和应对强降温天气,各地要尽快部署,抓好各项措施落实,确保农业生产安全。现紧急通知有关事项如下:
1. 高度重视预防和应对。
降温强度大、影响广、持续时间长,对自治区粮食、蔬菜、水果等农作物和农产品的运输产生了不利影响。各级农业部门要高度重视把防治应对当前强降温天气作为当前的一项重要任务,加强领导,迅速行动,及时发布预警预报信息,组织干部群众落实冬季农业生产防冻抗寒措施, 并努力将灾害损失降至最低,确保冬季农业生产的稳定发展。
图/华启子
2. 分类指导做好防灾避灾工作。
目前,自治区柑橘等水果正处于收获期,冬季作物也处于生长中期,冬季蔬菜也在一些地方收获上市。组织力量及时收获成熟的水果、蔬菜等农作物,减少受灾农作物面积;根据蔬菜、马铃薯、水果的实际生产情况,指导群众实施有效的防冻耐寒措施,如排烟、灌溉或喷洒温度调节、水洗结霜、喷施叶面肥、全田撒上植物灰或双飞粉、加大腐烂有机肥、地膜或秸秆的施用;对于香蕉等水果,应用珍珠棉和防寒膜双层套袋,对于未成熟的收获的果实,应在植物顶部覆盖稻草、薄膜等地膜覆盖温室或拱形棚,以防止霜冻,其他果树也可用树干美白,包裹主干和主枝, 覆盖树盘或树梢等措施保暖和保冷。
图/华启子
3.做好农业生产服务的指导工作。
各地要加强与气象部门的联系,密切关注降温动态变化,尽快制定完善抗冻抗寒技术方案,加强24小时应急值班,及时收集、整理、报告灾情和救灾工作进展情况。要组织工作组和专家指导组深入一线,排查了解灾情,制定针对性措施,引导群众做好灾害应对工作。统筹做好防灾和灾后农业生产恢复工作。要引导灾区加强灾后农作物管理,促进灾后农作物快速恢复和生长;加强救灾种子、苗木、肥料等生产资料的中转运输,加大对受灾严重地区再植、再植的指导和支持,促进灾后农业生产快速恢复。
图/华启子
四是积极把握好产销衔接。
各地要组织力量,深入分析低温、冰冻天气对农产品供应的影响,密切关注灾后市场动态和产区农产品购销情况,及时发布供求信息,指导农民合理安排灾后成熟农产品的收获工作。 努力稳定元旦、春节期间市场农产品供应。加强与相关部门的协调,畅通“绿色通道”,促进农产品快速有序流通,确保灾区不存在农产品销售难的问题,确保灾后恢复农资供应,确保生鲜农产品持续上档,不缺货, 确保农产品市场价格基本稳定。
请市农业局(农委)及时将通知传真至各县(市、区)农业局。(文/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农村厅、种植业厅 韩福仁,图/网络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