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过 600,000 字
本文为2017年4月20日小程序第499期原创文章
中国覆盖率和活跃度排名前20的应用程序多年来没有变化,没有人可以撼动这些应用程序的地位。 如果你制作其他应用程序,没有人会安装它们,人们也很难打开它们。 在不放弃武功的前提下,微信小程序向其他互联网企业和创业者重新打开了移动互联网的蓝海,并承诺微信不会亲自下海既当裁判又当选手,以求去中心化。 据腾讯财报显示,2018年中微信月活跃用户数达到10.58亿,几乎是中国智能手机用户数的全部。 早在2017年12月,使用微信时间超过90分钟的用户就占微信总人群的50%。
历史的车轮不断滚滚向前; 不可能停留在某个时间点而不转弯; 从PC电脑网上商店到移动电商,再到社交电商、新零售融合; 干脆开个网店,放几个产品一推出就卖的时代早已过去了; 未来是新零售和社交电商的世界,趋势不可逆转!
无论是新零售还是小程序社交电商; 本质上,他们只是在做一件事! 降低消费者的防御心理,拉近商家与消费者的关系! 我不直接叫你来我这里买东西; 而是让你在购物、体验、聊天、参与的同时,在不知不觉中完成消费。
腾讯的小程序群销售业态,让亲朋好友在讨价还价、聊天的同时,不知不觉地完成了商品的交易; 阿里巴巴的新零售还可以让每个人在观看直播的同时,或者线下完成交易。 在体验店购物、体验高科技的过程中,不知不觉中完成了商品的交易;
针对普通电商卖家和个体户; 这是一件非常好的事情。 社交电商和新零售的兴起意味着我们有了更多的销售渠道选择。 以前100元低价卖不到的产品,现在可能可以卖到150元!
基于微信生态的“去中心化”特征以及微信生态成本的结构性下降,相信小程序将成为微信生态的爆发引擎。 小程序的新机遇在于“新互动、新人群、新场景”。 未来,小程序将成为整个微信生态的一个主轴,一切都将围绕它展开。 如果说二维码实现了线上线下的链接,那么小程序则实现了微信生态内流量的链接。 这个强大的链接器是为闭环和事务而生的。
1:2018年和2017年小程序有什么区别?
基于小程序的创业方向有很多。 与2017年我刚开始研究微信生态时的去年相比,最大的变化是步伐变得更快,市场温度急剧上升。 虽然小程序于2017年1月9日正式上线,但长期以来,大家仍然抱有疑虑和观望态度。 变化的拐点出现在12月28日,随着“跳一跳”小游戏的发布,小程序的用户渗透率进入了指数级增长的阶段。 经过这次洗礼,我们关注的焦点从是否进入小程序变成了如何进入。 另一个有趣的点是,在“慢”了一整年之后,微信仍然选择了“小游戏”来引爆小程序,完成大规模的用户教育。 这应该在原来的想法基础上进行调整。 微信对小程序的重视没有改变,对小程序的定义和定位没有改变,关键场景假设没有改变。 除了“游戏”和“电商”之外,“线下”依然被赋予最高权重,甚至成为最后的亮点。
2、与一年前的小程序生态相比,张小龙演讲后,小程序创业将发生怎样的变化?
首先,创业步伐将迅速加快,项目数量将呈指数级增长,许多团队和公司将迅速涌现。 过去,这个领域可能只有几百家公司。 经过这次洗礼,可能会迅速增加到数万。 这仅指以“小程序”为核心驱动的企业数量。 相应地,市场可能会进入一个相对“混乱”的状态,大量团队会涌入,尤其是希望利用“流量红利”的团队。 他们的嗅觉最敏锐,就像他们抓住了微博、快手等平台的流量红利一样。
但肯定会有更多“有远见”的团队加入进来,要么把“小程序”作为“辅助工具”丰富用户场景,要么创造性地发现最适合小程序属性的东西。 最能产生奇妙化学反应的溶液。 我们非常期待后者。
3、小程序的方向很多,比如电商、游戏等裂变应用。 我们更看好哪一个?
我们可以用另一种方式来阐述这个问题。 按照前面的描述,小程序项目分为两类:
第一类模式已经被移动互联网无数次验证,并在微信互联网中不断被复制,比如各种小工具、各种内容服务(小说、漫画、视频、游戏等)。 虽然表现形式上有一些变化,比如无缝连接小程序和APP,但本质核心没有改变。
另一种是让APP时代原本不可能的事情成为可能。 要么大幅降低各方参与门槛,要么提升用户体验10倍。 这样的描述可能比较抽象。 例如,在很多线下场景中,需要同时具备商户密度和用户密度,导致启动门槛极高,运营难度极大。 但借助小程序,可以大大降低各方参与的门槛,从而演化出有趣的产品。 这是我们所期待的,也是我们最看好的方向。
小程序广告是下一个千亿市场:
在互联网行业,变现其实主要依靠游戏、广告和电商。 纯电商贸易的变现是以零售为主,是毛利很低的业务。 通过完成人与人之间的连接,腾讯进入了更符合社交属性的游戏发行和变现,同时也逐渐进入了广告领域。
当微信搜索逐渐崛起时,微信上搜索引擎系统的变现效率就会提高,就像App近年来为苹果贡献的增长一样。 同时,App支付和微信支付都具备搜索和交易闭环。 微信可以实现从内容搜索、小程序服务、微信支付的闭环。 未来五年,微信未来的流量变现业务将逐步将微信、QQ从单纯的游戏分发平台转变为全流量分发平台。
除了微信公众号内容有机会通过不断更新和完善来取代百度原有的搜索系统外,微信的小程序正是针对一些苹果无法覆盖的轻应用。 未来的微信一定是一个庞大的内容库,包括原来包含在百度和苹果应用商店的服务。 他们不只是做同样的事情。 微信降低了普通非互联网企业的门槛,让更多的内容可以在微信这个大平台上分发给用户。 因此,微信未来将是一个大平台级应用。 目前我们能看到的就是公众号和小程序,未来可能会有更多的应用。
按照国内市场100亿的预估,保守估计苹果推出线上竞价后市场将达到200亿。 这还是在苹果竞价广告意识还没有完全激活的情况下。 微信是移动互联网,或许是移动互联网本身的现象级产品。 这是一个比应用市场大五倍的存在。 尚未被理解的小程序广告数量超过1000亿。
小程序的使用场景包括很多方面:
1、餐饮,提高餐饮行业效率,解决众多用户痛点,无需关注,无需下载,开发成本低。 一个典型的例子就是麦当劳小程序。
2、零售成为线上线下的连接器,加速新零售的落地,比如蘑菇街利用团购、直播实现社交电商的突破。
3、交通将带动共享出行进一步普及,比如摩拜单车利用小程序简化流程,实现快速新增。
4、生活服务给O2O带来更多市场机会,比如摩摩达,利用小程序连接线上线下,扫码一键分享按摩椅。
5、旅游,可以覆盖旅游全产业链。 例如,携程利用微信的社交属性来推广蒲公英计划。
6、社交,比如回忆年货,可以通过社交场景实现低成本、快速获客。
7.娱乐,比如二次更新视频,访问方便,可以快速分享和传播视频。
8、汽车,从买车到用车,都可以用小程序解决,比如汽车之家。
9、业务方面,基于微信办公生态,比如发放名片,让名片管理和分享更加便捷。
10.共享经济,如小电池充电等。
11.以保险为例,保险可以变成时尚的礼物,可以在社交场合分享。
12、阅读,加速优质内容传播,让阅读更加社会化。
2017年可以说是小程序发力的一年,预计未来将是小程序正式变得更加强大的时候。 当用户和企业习惯了这种新的产品形态后,小程序下一步可能会有更多的应用场景,企业的营销策略也将变得越来越丰富多彩。 你还不参与吗?
在公众号对话框回复“2017”,即可查看2017年小程序新能力和专题的所有文章。
在公众号对话框回复“案例”即可查看小程序案例等所有文章。
在公众号对话框回复“推广”即可查看所有推广、运营等文章。
关于小程序开发、运营、代理,可以添加作者微信或者私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