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动新闻 “前几天,网购促销力度比较大,我参加活动团领了一袋洗衣液,40万元就这样没了!” 6月23日,宿迁市泗洪县小陈说,当我经历过被骗的经历时,我后悔不已。
据警方介绍,小陈近日接到自称是某电商平台客服的电话,称他们正在进行“618”购物节回馈活动,并告知小陈可以领取洗衣液作为幸运儿。顾客。 “最近我确实收到了一袋洗衣液,所以我放松了警惕,相信这是真的。”小陈说道。随后,两人加为微信好友,小陈也被拉进了“618活动微信群”。
群里,对方让小陈扫码,下载一个手机APP。完成注册后,他收到了一个绰号为“商家助理”的人的消息,推荐小陈帮助他们通过支付订单赚钱。
“我试过了,一单赚了200块钱。”萧晨介绍道。随后,“商家助理”表示可以在APP中充值、返利,并向小陈发送了一个网址链接。
小陈进入网站注册后,充值了2000元,看到平台显示自己收到了2000元的现金返利,于是又充值了两笔共计1000元。当他尝试提取现金时,却发现无法提取现金。对方表示,系统卡需要充值才可以提取现金。但萧尘已经没有钱充值了。于是,方便地引导小陈通过各种借贷APP以及向朋友借钱,一共借了30万多元。充值后仍无法提取现金,导致人民币全部损失。
警方表示,在一些重要的购物节期间,各种折扣让人眼花缭乱。骗子还利用这个机会,设计各种陷阱,开出更大更高的报价,引诱人们上当受骗。
随后,警方总结了“六大陷阱”及防范建议,提醒大家提高警惕:
陷阱一:网购
在各类电商网站、社交软件上散布低价出售商品的消息,要求买家添加微信或QQ联系人,然后以网站交易为由,要求买家直接通过手机银行、微信或支付宝转账进行交易系统故障等,买家一旦支付购买费用,就会被屏蔽。
预防建议:
网络购物必须在正规电子商务平台进行,不得绕过第三方平台监管,进行直接转账交易。
陷阱二:赢红包
钓鱼网站网址或带有木马病毒的二维码伪装成购物红包、产品优惠券、幸运奖品发送给网购客户。如果客户随意点击链接或扫描二维码,则必须按照骗子的要求填写账号、密码和密码。验证码、手机银行财产、第三方支付账户等都会被骗子窃取。
预防建议:
请勿点击此类链接收红包。如果您收到此类信息后有任何疑问,请致电电商或第三方支付网站官方客服。
陷阱三:冒充客服
通过非法途径获取顾客网购信息后,冒充商户客服人员联系顾客,声称交易订单错误或产品存在质量问题要求退款,诈骗顾客网银账户或第三方支付账户名、密码和验证码。
预防建议:
遇到此类诈骗,应注意核实。您可以通过致电或在线客服确认此事的真实性。只要“客服”要求你操作“转账”、“借款”等贷款产品,就不用理会。验证码及各类密码请妥善保管。
陷阱四:快递丢失
他们通过打电话冒充快递公司员工,告知受害人因快递损坏或丢失可以申请赔偿。通过诱骗受害人添加微信并提供银行卡账号、密码和验证码,将受害人卡内的资金转移。
预防建议:
接到此类电话时,您可以联系快递公司官方客服或联系网店客服,确认快递是否确实损坏无法送达。
陷阱五:花呗、信用卡额度提高
犯罪分子通常冒充花呗或银行客服,谎称可以提高信用额度,以提高购买力。一旦有人联系他,他就会以支付“服务费”为借口,诱导网友扫描二维码付款,从而实施诈骗。
预防建议:
银行不会要求客户提供私人信息。如果持卡人接到电话或短信要求提供卡信息、个人身份信息、验证码等私密信息,可以通过回拨信用卡背面的银行客服电话进行验证。
陷阱六:网贷陷阱
骗徒可以通过声称“无抵押、低利息”等为受害人提供更高金额的网贷,一旦受害人信以为真,骗徒就会要求先缴纳“押金、税金、运行费”等各种费用。但无论支付多少费用,实际上都不可能真正拿到贷款。
预防建议:
常规贷款在放款前不会收取手续费、税费、押金等费用。如果遇到贷款通过网络、电话等方式推销贷款,并要求提前缴纳各种费用的,那一定是诈骗。
新华社·路口记者 孙旭辉 通讯员 李晓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