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互联网和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应用,网络安全已成为全球性问题。我国高度重视网络安全。习近平总书记在2016年互联网信息工作座谈会上明确提出:网络安全和信息化是一个身体的两个翅膀、两个驱动轮。必须统一规划、统一部署、统一推进、统一实施。
高校网站安全也成为近年来教育信息化发展遇到的突出问题。我国大学网站总数已超过5万个,并且仍在快速增长。高校网站是教学、科研、校园文化、学校管理等信息发布和对外宣传的窗口,权威性高、信息量大、重要性高。而于,也很容易成为黑客攻击的目标。在利用网站促进高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的信息化服务的同时,如何安全、有效地组织和管理这些网站逐渐成为高校信息化建设必须考虑的问题。
近年来发展起来的网站群模式为这一问题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网站群是指通过统一标准、统一规范、统一规划,构建在统一技术架构或统一软硬件平台上的多个网站的集合。具有统一管理、资源集中、信息共享等优点。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行业网站群建设模式研究”课题组历时一年,对国内191所高校的网站建设和网站群应用现状进行了调查。调查范围覆盖全国各经济区、各级各类大学。样本量大、代表性强、数据准确详实,填补了国内大学网站群实证研究的空白。研究采用问卷调查、专家访谈、案例研究等方法。调查问卷共设计了46个问题,包括网站建设与管理基本情况、网站群建设与应用、学校网站管理机制和学校网站安全等,系统全面地了解网站群建设和网站安全情况学院和大学。 。
我国高校网站建设与管理现状
高校内部网站建设分散,数量与学校级别、地区密切相关。
根据对各高校注册网站数量的调查结果,我国高校平均网站数量为149个,有的高校网站数量超过1000个。网站数量差异很大。
从高校地域分布来看,东部地区高校网站数量超过中西部地区。东、中、西部地区高校网站平均数量分别为183个、162个和102个,差距较大。
调查还发现,大学网站的数量与学校的水平和规模密切相关。调查的“985”大学有30所,平均网站数量为362个;调查的“211”大学有45所,平均网站数量为172个;其他普通大学有116所,平均每所大学的网站数量仅为85个。可见,经济发展水平、经费投入、大学办学规模、大学教育水平等因素将影响大学网站数量。影响高校网站建设的需求和投资。
高校网站建设类型单一,主要是校内机构门户网站。
大学网站主要包括学校主页、职能部门网站、院系和学术机构网站、科研项目和会议网站、教师和学生个人主页、学生社团网站等。受访高校中,99%的高校有学校二级单位主页,87.18%有教学资源和教师教学应用网站,但只有54.49%有知识服务和信息公开服务网站,只有25%有教师个人主页和学生。可见,目前国内大学网站类型比较单一。
高校为校园网站建设提供的服务主要包括硬件和环境支持,缺乏软件和平台服务。
71.5%的受访高校为校内单位网站提供统一服务,但服务内容较为单一,主要提供网站建设所需的硬件平台和网络环境。超过60%的大学仅提供域名和网站激活、虚拟机或共享空间以及服务器托管等硬件服务。只有不到30%的大学提供内容设计、艺术设计、软件开发等服务。
国内高校对网站安全越来越重视,但安全管理仍存在不少问题。
调查还发现,8%的受访大学仍存在重大安全风险。受访高校中,仅有68.6%的高校制定了规定学校网站技术、内容、发布规则的文件。此外,高校网站建设仍然分散,技术手段和人力资源无法满足网站安全管理的实际需要。
高校网站群建设及应用现状
国内高校已广泛建设网站群,但应用范围有限。
82%的高校只部署了一套网站群。网站群主要使用学校门户网站和职能部门主页,很少应用教学科研资源、会议和项目、知识共享、教学应用、师生个人主页等网站。
缺乏整体协调机制,缺乏多样性和个性化。
国内大学网站群的建设和应用能力仍处于初级阶段。一是学校内部缺乏统筹协调机制,或者统筹协调力度不够。调查发现,80%以上的受访高校设有信息技术服务部门,负责校园网站群的建设和推广,定位为服务支撑。 48.7%的高校认为校园网站和管理缺乏协调机制。其次,目前高校部署的网站集群产品单一。 47.4%的受访高校认为网站集群不能很好满足校内单位和不同应用的多样化、个性化需求。
网站群的建设有效提高了高校网站管理的安全性。
网站集群在安全管理方面具有很大的优势。在已部署网站集群平台的高校中,92.73%的高校网站集群从未发生过安全事件。然而,高校分散建设的网站普遍存在安全漏洞和隐患。在发生安全事件的高校中,安全事件主要发生在校内单一网站或分散建设的网站上。截至2016年6月,从互联网网络安全漏洞检测服务商发布的4000多个高校网站安全漏洞数据来看,98%以上的问题源自去中心化网站,只有1%与网站相关组。 1.5%。
多管齐下科学推进高校网站群建设与应用
建议按照学校分类、地域划分开展高校网站群建设试点。
通过研究发现,网站群采用统一的技术方案和标准,有助于提高高校网站建设和安全管理水平。我国大多数高校也普遍认识到其建设的重要性,并开始建设校内网站群平台,但建设和应用力度十分有限。因此,教育行政部门可以制定政策指导,根据地区和办学水平的差异,在全国高校开展网站群建设指导和应用推广的分类试点。
高校内部网站群要按照需求分类、学科分类进行建设和管理,提高网站群的技术服务能力。
目前,高校网站群建设还存在产品类型单一、数量少的问题,无法满足高校不同类型网站建设的需求。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高校网站群建设模式的推广。高校网站建设的需求是多种多样的,其针对的校内单位性质、层次、规模也不同,需求也有较大差异。
因此,需要根据不同的网站建设需求和建设主体,确定各高校网站群分类分级建设模式,部署不同类型的网站群平台。同时,为校园单位、师生提供良好的技术服务也是推动网站群应用和推广的重要因素。高校应探索可持续的技术服务机制,保持良好的运行模式。
高校网站群的建设必须适应技术发展的需要。
随着互联网和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用户使用移动终端访问网站,移动终端也越来越多样化。因此,无论是大学门户网站还是其他校园网站都必须适应这一需求,大学网站群体也应该采用最新的网页多端自适应技术。
随着云计算和云服务模式的发展,高校网站集群建设还应考虑建设和运营模式的创新,明确哪些校内网站可以采用“公有云”模式建设,哪些网站可以通过“公有云”模式建设。通过校园网站集群“私下”建立。云”服务模式。
建立统一的网站群安全防护协作机制。
高校网站群建设模式是高校网站整体建设和管理的模式,其安全管理和运维更容易通过云服务进行。因此,应鼓励企业为高校网站群建立安全云服务模式,进一步提高高校网站安全管理效率。通过建立高校网站群安全协作组和网站群系统代码开源模型,建立行业间的协作机制,提高高校网站安全的整体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