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高考后留学成新选择?黄全愈教授解析留学利弊与适合人群

2024-12-27
来源:网络整理

□楚天都市报记者刘伟峰、黄全宇在读者会上表示,高中、高考成绩公布后,部分考生会选择出国留学。高中、高考发展到今天,已经不再是一座独木桥,而只是90后、00后的一种选择。有些家庭从孩子上高中、初中甚至小学就开始教育。

黄全宇在读者见面会上

□楚天都市报记者 刘沃峰

高中、高考成绩公布后,部分考生会选择出国留学。

高中、高考发展到今天,已经不再是一座独木桥,而只是90后、00后的一种选择。有些家庭早在孩子上高中、初中甚至小学时就将孩子送到国外。

出国留学有哪些优点和缺点?什么样的孩子适合出国留学?近日,楚天都市报记者采访了旅美教育家黄全宇教授。

黄全宇历任迈阿密大学亚洲及亚裔美国人研究系主任、孔子学院院长。长期致力于中美教育和文化交流。其作品《混血虎》登上《纽约时报》推荐图书榜。他的中美比较教育系列丛书在中国教育界不断引起强烈反响。其中《美国素质教育》被誉为“20世纪中国的埃米尔”。

建筑物能有多高取决于它的地基,而不是屋顶

记者:现在,越来越多的中国孩子出国留学读初中、本科。而且,还有一种说法是,美国的高等教育比中国的基础教育要好。如果中国的基础教育和美国的高等教育结合起来,那就完美了。你怎么认为?

黄全宇:大楼能有多高,取决于它的地基,而不是它的顶部。一个国家的基础教育都不好,高等教育怎么能好呢?如果高等教育好,基础教育怎么会差呢?

1988年我刚来美国时,正在学习高等教育,但后来我发现,一个人要想跳高,必须先蹲下来,然后才能跳。美国的高等教育好的话,一定和它的基础教育有关,所以我转而研究基础教育。起初,我很看不起美国的基础教育。我觉得这很乱,像儿戏一样,不像中国的基础教育那么严格。但随着研究的深入,我慢慢发现了中美基础教育的根本区别:美国学得少,悟得多,而中国学得多,悟得少。

在中国,上完课后,孩子们可以记住很多东西,学到很多东西;但在美国,老师教的很少,都是让孩子们自己想办法。我们的孩子并不比别人聪明,他们只是先学会了。许多美国孩子进入高中后,成绩很快就迎头赶上。老师教的还是老师的,你明白的还是你自己的。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鱼。”美国的基础教育就是培养孩子自己“钓鱼”的能力。

记者:根据您的观察,美国的基础教育学什么?

黄全宇:我总结了在美国养育孩子的“八个秘诀”。有了这八条法则,即使你是渣男,即使输在起跑线上,也一定会拥有精彩的人生;没有这八个规则,无论你学习多么好,即使你是应试教育的尖子生,你也不会成功。

这八个秘密是:

1、好奇心强,爱提问;

2、能够逆向、发散性思考;

3、具有批判性思维;

4、条条大路通罗马——方法多样;

5、答案是多样的——目的的多样性;

6、具有总结失败教训的能力;

7、有同情心和正义感;

8、善于与人沟通,愿意与父母沟通。

从这八个秘密,我们可以看到美国基础教育教给孩子的是什么:创造力、批判性、发散性、多样性……

不建议心智不成熟的中小学生出国。除非有父母陪同

记者:今年是您的第一本书《美国素质教育》出版20周年。也许是因为您的影响,越来越多的中小学生出国留学。你看过电视剧《小别离》吗?对于以牺牲家庭关系为代价出国留学,你怎么看?

黄全宇:对于出国留学的中小学生来说,除非有家长陪同,否则成本太高。

我写了一本书,叫《混血虎》,上了《纽约时报》推荐书单。它讲述了亚洲孩子在美国取得巨大成功的秘密。中国家庭教育、美国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的“三足鼎立”模式,才是下一代亚洲人成功在美国扎根的真正秘方。对于那些牺牲亲情的年轻留学生来说,他们缺少的是最重要的“中国家庭教育”。

中国的家庭教育是非常可贵的。中国家庭“时刻想着孩子的教育”的理念,结合美国学校“开放思维”的教育方式,以及美国社会“独立作业训练”的影响,是可以并行推进的。将有最大的成功机会。

“留学”都是花父母的钱。留学经历也能变废为宝

记者:近年来,有关“留学垃圾”的报道时常出现在各种媒体上。海归变成海带不再是个别现象。

黄全宇:首先我们要看看如何识别垃圾。并不是说中考或者高考没有达到一定的标准就是垃圾。垃圾可能是放错地方的宝藏。很多国内应试教育不太可能成功的孩子,可能会去国外申请一所好学校,这给找好工作增加了分量。

海归成海带(待),出国留学并不是他找不到工作的原因。有些人不出国留学就找不到工作。大多数留学生家长都承认,出国留学的孩子比出国前更加成熟。

还有“垃圾留学生”,比如飙车、酗酒、乱交……如果他们触犯了法律,等待他们的就是有关国家法律的制裁。如果没有什么违法的事情,只是花自己家的钱,不是花纳税人的钱,外人没有权利说什么。事实上,这样的家庭对孩子的期望更高。这不仅仅是找工作,还可能是接管家族企业。更广阔的视野、灵活的语言渠道、独立生活能力的提高、独自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些或许能变“留学垃圾”为宝。

记者:回顾您在中国接受的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有没有一段“素质教育”让您觉得受益匪浅?

黄全宇:当然有。中学时刚学写议论文时,我根本没有按照老师教的程序去做。相反,我根据自己的逻辑写了一篇长文。按照我后来当老师的评价标准,我应该是不及格的。但我的语文老师不仅给了我86分,还把这篇作文贴出来供学生学习讨论,这对我的写作是很大的鼓励。你看我现在写的《美国素质教育》,也是很不拘一格的。如果我的文风被语文老师一棍子打死,也许大家就看不到这套名为《美国素质教育》的十本书了。

相关链接

《美国素质教育》系列(10册)

《美国的素质教育》

《美国优质教育2:这样教孩子更有效》

《美国素质教育3:寓教于乐》

《美国素质教育4:如何培养聪明的孩子》

《美国素质教育5:走出家庭教育误区》

《美国素质教育6:你也可以去哈佛》

《美国素质教育7:放开孩子的手》

《美国素质教育8:我们如何教孩子变笨》《我在美国读初中》《我在美国读高中》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