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手机里总是有无穷无尽的未读消息。
有的老师说,
在班级群里,
有些家长总是发微信询问孩子的情况。
有的甚至要求拍照发上来。
一位幼儿园老师说,
每天最消耗精力的事情是
追着孩子们拍短视频。
“从孩子进入幼儿园到放学,
从课堂内到课堂外,
我几乎是跟着镜头拍的。 ”
其实说到家长群体,无论是家长还是老师,相信大家都有话要说。
小编在这里总结了几种常见的家长群体现象,看看是否引起你的共鸣?
家长团人满为患
每个孩子六个家长的配置已经成为常态:一个30人的班级,组内家长数量多达80+! 平均每个孩子都有两个父母,都是二十多有钱人!
看到群里的评论,除了常来的XX妈妈和XX爸爸之外,XX奶奶和XX奶奶也是常客,就连XX阿姨也主动发言。
当被问到进团的原因时,不得不说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理由,但小编却很难反驳:
奶奶代表
孩子们的父母每天都忙于工作。 我是接送他们上下学、在家监督孩子写作业的人,所以爷爷奶奶们一定在群里,不然他们怎么知道最新消息!
阿姨代表
我毕业于英语专业。 孩子妈妈说她英语不太懂,让我帮她检查英语作业。
孩子的学习和成长得到了家人和朋友的关注和支持,确实令人欣慰,但面对如此巨大的情况,孩子和老师的压力可想而知!
每天都是“感恩节”
如果统计家长群中的高频词,相信“谢谢老师”和“老师辛苦了”一定会脱颖而出,跻身前三!
群里家长毫不犹豫地表达感谢和赞扬,但这样的热情往往很难让班主任消化。
曾经有一段时间,班主任老葛想关闭班级微信群。 问及原因,他皱着眉头说:“是因为父母太热情了!”
每次老葛在微信群里说一句话,哪怕只是最正常的作业,都会有大量家长回复:老师,谢谢您辛苦了! 老师很棒! 老师,谢谢! ……
除了整齐地排队刷新屏幕,家长们还通过各种方式表达自己的情绪:
有的父母文学才华出众,想法滔滔不绝。 他们吟诵一首诗来表达自己的感受:
有些父母更简单、更直接。 如果你问我的感激之情有多深,红包代表了我的心! 但无论你多么周到,老师也不一定能接受!
尊师重教是中华民族自古以来的传统美德。 但如果不放过任何一个表达自己的机会,这种“热情”不仅会让老师不知所措,还可能给孩子树立一个“拍马屁”的错误榜样。
成为炫耀的主战场
当家长们聚在一起谈论孩子的表现时,难免会互相比较。 微信群里的“深度交流”常常引发一轮又一轮的炫耀:
炫耀您孩子的良好考试成绩;
必须张贴竞赛奖项和考试证书;
孩子们的贴纸和完成的作业也被张贴出来;
带孩子出去旅游的时候也应该享受阳光……
有的家长甚至在孩子生日时给班里的每个学生赠送一套文具。 下个生日同学,我同情你……
家长团促进沟通、帮助孩子成长的初衷是什么?
错误的地方
家长群虽然特殊,但作为众多微信群之一,也难逃集赞、投票、广告的命运:
冷布丁发布微商广告
发送购买二维码
“请给XX萌娃投票”(得票最高的可以赢得智能玩具什么的)
请帮忙抢高铁/飞机/火车票...
家长们,你们是不是走错地方了?
家长小组的成立拉近了学校与家庭的距离,方便了老师与家长的沟通。 但是,家长可以共同协商制定团体规则,例如:
群内不允许出现与班级、孩子无关的信息(广告、投票、红包等);
班主任发送群消息后,如果收到回复时没有特别提示,则无需回复……
大家自觉遵守,共同努力把团体维护好。
老师和家长之间真正的关系是同理心,
老师和家长的目标是一致的,
相互尊重和信任,
才能更有利于孩子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