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体行动”反证是同一团伙,或忌惮监管部门追查

2023-12-12
来源:网络整理

权威、深入、实用的财经资讯都在这里

提前抄底,快速拉升盘中价格打造分时强势,利用知名游资席位提升人气,公众号分享推荐个股,付费群讲解推荐个股,次日高位套现(视情况而定)市场情绪),依靠上述6个步骤,过去一段时间,以“鱼哥”、“道哥”为代表的“强势游资”一直在策划和实施他们的“炒股计划” “切断”。

然而,本报4月13日晚间刊文揭露其“骗股推荐”新套路后,或担心监管部门调查,将微信公众号、微信聊天群作为其“吸粉”和交流平台一夜之间全部消失。

但即便如此,在人权律师看来,该团伙的相关操作一旦被监管部门核实,其行为很可能被视为操纵证券市场,相关人员最终也难逃法律制裁。

“集体行动”反驳他们是同一帮派

4月13日晚10点,本报发表对以“鱼哥”、“道哥”为代表的实施“傻股推荐”的所谓一线游资公司利益链的深度剖析,揭秘他们通过公众账户、付费群、营业部席位等“一站式”方式“收获”中小投资者的操作方式。

文章发表后,引起外界广泛关注。 套路曝光后,“鱼哥”和“刀哥”团伙也迅速行动,将其控制的相关微信公众号以往发布的文章全部删除,有的甚至直接注销。 帐户。

微信荐股为什么那么多人上当_微信荐股为啥多次准确_荐股微信

以公众号“游子语歌”为例。 他于昨晚10时44分主动注销账户,但不知为何,此后又多次注销。 该团伙旗下的另一个公众号“游资太阳哥”后来也注销了其公众号,其他相关公众号要么注销,要么删除了所有过往文章。

值得一提的是,在昨天的文章中,记者仅列出并展示了部分公众号。 不过,从最新进展来看,或许是为了规避风险,除了文中列出的公众号之外,“鱼哥”和“道哥”我掌握的其他公众号也被取消或删除了历史文章,比如如“首届矿业研究报告组”等。

这也进一步印证了昨天用日语表述的一个事实,即所谓的“房钱雨哥”等公众号和粉丝群体是由“雨哥”和“刀哥”团伙协调和主导的,旨在通过投票来吸引尽可能多的钱。 许多散户投资者纷纷效仿。

据记者了解,除了官方账号外,“鱼哥”、“刀哥”团伙还解散了其控制的众多微信通讯群。 微信交流群里的小胡也告诉记者,“相关群已经全部解散”。

值得一提的是,除了“鱼哥”、“道哥”旗下的微信群外,一些短期交流群也因担心“上火”而解散了相关聊天群。

微信荐股为啥多次准确_荐股微信_微信荐股为什么那么多人上当

从事短期交易交流的相关“群主”纷纷解散微信群。 他们担心什么?

是否涉嫌操纵市场?

“违规炒股”又披上了“新外衣”,公开露面的热心“股神”一定有猫腻。

“如果行为人(指‘鱼哥’或‘道哥’)没有实际参与交易,其行为就属于非法投资咨询;否则,就涉嫌操纵证券市场。” 微信九诚律师事务所首席合伙人徐峰告诉记者,“一般来说,受害投资者的维权依据关键在于法院对违法行为的定性。” 如果属于违法投资咨询,投资者可以直接尝试索赔; 但如果是后者,投资者维权时需要走中国证监会行政处罚的前置程序或者法院生效刑事判决的前置程序。

记者了解到,上述说法的法律依据是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操纵证券期货市场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其中提到,行为人“利用虚假或者不确定的重大信息,诱导投资者做出投资决策,影响证券、期货交易价格或者证券、期货交易量,进行相关交易或者谋取相关利益”,即,认定其涉嫌操纵证券期货市场。

“新证券法中,操纵证券市场的认定还包括‘公开对证券和发行人做出评价、预测或者投资建议,进行反向证券交易’。”徐峰告诉记者,由此可以判断,本次事件的主角“鱼哥”和“道哥”的行为涉嫌操纵市场。

荐股微信_微信荐股为啥多次准确_微信荐股为什么那么多人上当

不过,徐峰提醒,投资者维权的最终结果需要根据行为人操纵行为涉及的股票交易数量、获利金额、避免损失金额等具体情况来确定。 “根据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在市场发生重大异常波动等特定时期操纵证券期货市场,或者操纵证券期货市场造成不良社会影响或者其他严重后果,违法所得数额超过500万元的,可以认定为‘情节特别严重’。”

根据证监会通报的2020年案件办理情况,去年办理的740起案件中,存在操纵手段快速演变、有组织操纵市场的突出特点。 其中,有的利用网站、直播间非法推荐股票,充当股市“黑嘴”,诱骗投资者高价接单,非法获利2亿元。

为打击相关黑色产业链,监管多次对违法行为“亮剑”:

2020年9月18日,证监会宣布启动为期三个月(9月至12月)的专项整治行动,重点打击“股市敲诈勒索”“违规推荐股票”“过度炒股”等行为。 - 柜台资本配置”。 多种类型的非法活动。 在证监会多次号召下,湖南、浙江、微信等地证监局针对此类违法行为启动了专项整治行动计划。

2020年11月,最高人民检察院和证监会还联合发布了证券违法犯罪典型案例。 其中,金融“名人”廖某强通过电视炒股“割韭菜”获利逾4300万元,最终被双倍罚款。 该案成为首例因“抢帽子”、操纵市场而被证监会处罚的非特殊身份主体案件。 案件。

今年3月15日,在微信投资者保护联盟成员单位3·15投资者保护专题新闻发布会上,微信证监局也提醒投资者不要被所谓的高回报蒙蔽了双眼,更不能听从指令别人盲目跟风。 投资证券期货前一定要擦亮眼睛,认清投资机构的业务资质、营销方式、退款账户等,切实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和投资风险意识。

长期从事证券法律服务的微信锦天城律师事务所合伙人袁文清律师认为,加强监管确实重要,广大股票投资者也应该克服“股评迷信”和“过度监管”。依靠股票评论”,增强自身风险意识。 多一些清醒理性,少一些盲目服从和冲动。 此外,您还必须加强对证券基础知识和相关法律法规的学习和掌握,学会运用法律手段来保护自己的利益。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