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胶州高中心理公开课暨心理健康与学科融合专题研讨会在胶州三中举行。市教育体育局高中心理调研员张立新,胶州市普通高中、职教中心专职心理教师及部分骨干班主任参加活动。
在公开课宣讲环节,胶州三中校长许贤林和实验中学专职心理学教师曹冬艳分别进行了心理学公开课的讲授。
徐贤林主讲心理学主题课《同学矛盾我来化解——“我消息”沟通法的运用》。设计思想来源于班级管理中常见的问题——同学矛盾。课堂上,徐老师通过有趣的“双重逃脱”热身游戏激发了学生和老师的强烈好奇心和兴趣;学生对案例进行角色扮演,体验了两种不同的沟通方式:“我留言”和“你留言”,这对同学之间的关系影响很大;学生们在讨论和分享环节中学会了使用“我留言”的沟通方式与同学进行交流。
“我留言”沟通是就事论事,不批评、不质疑、不指责的沟通方式。这种沟通方式本来是用于家长和孩子之间的沟通,现在家长和孩子之间出现了一种现象:“家长过于关心自己的学习成绩,忽视了其他……”这种现象是家长很重要的一个原因。 ——孩子冲突,所以这一现象被选在本课的课堂延伸中,让学生用“我留言”的沟通方式客观地描述事实,表达自己的想法和希望。
+ + + +
曹冬艳主讲的心理开放课程《将学习进行到底》是基于对学生辅导中常见学习问题的思考而设计的。全堂课用三个大问题引发学生对学习的深入思考,学生回答的深度也让老师大开眼界。通过曹老师和同学们的思想碰撞,同学们明白了如何将学习进行到底。他们会遇到困难和挑战,但这些都是暂时的。他们能够在情感、方法、意义等方面找到突破的方法。
+ + + +
在讨论交流环节,各高中的心理老师就两个班级的优势和建议进行了交流。大家一致认为,这两堂课引导学生真正融入课堂,在情境中体验、思考、学习。开悟和学习的目标自然就达到了。同时,课堂问题的设计也紧紧抓住学生当前面临问题的脉搏,引发学生多角度的思考和讨论。学生们在讨论和争论中不断碰撞、成长。
+ + + +
在经验交流环节,胶州三中心理老师范彩娟做了《心飞跃游戏体验团助班级管理》的报告。范老师根据6年多实施游戏体验式团体援助的经验,从如何提供援助、援助流程、援助形式和时间、援助效果和建议五个方面分享了经验。参加研讨会的老师们也表示,游戏体验式小组辅导团服对于提高班级凝聚力、拉近师生关系有着显着的效果。
+ + + +
最后,张立新以《浅谈心理健康教育与学科融合》为题,用“合作共赢”四个字对本次活动进行了总结。他指出,“合作”是融合的基础。合作是指心理学教师之间的合作、心理学教师与各学科教师之间的合作、心理学与其他学科之间的合作; “合作”“共赢”是融合的最终目标。双赢是指心理教育学科与其他学科之间的双赢、心理教师与学科教师之间的双赢、学生发展成长之间的双赢。作为心理学教师,我们自己必须学习一些学科融合的理论和技术,同时,我们必须不断地与其他学科的教师合作,共同提高心理教育学科与其他学科的融合,增强学生的学习和学习能力。成长能力。
“春天来得早,正是扬帆起航的时候。”通过本次活动的开展,教师们进一步明确了心理学与学科融合的必要性、融合的角度、融合的策略和方法。他们不仅解决了如何进行学科整合的内在认识。理清了困惑,也明确了开展学科整合的工作思路。在今后的工作中,我相信,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心理教育学科与其他学科融合的大船一定会“乘风破浪”,乘风破浪,扬帆远航。
范彩娟 撰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