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伤认定标准详解:哪些情形属于工伤?工伤保险条例第十四条解读

2024-12-28
来源:网络整理

首先是工伤的定义:是指在工作过程中,因工作原因受伤或者患职业病。只有在雇佣关系的情况下才会造成伤害。那么哪一种属于工伤呢?

2021年工伤伤残评定标准是什么?如何补偿?

这些情况属于工伤

《工伤保险条例》第十四条规定,职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视为工伤:

(一)因工作原因在工作时间、工作场所发生意外伤害的;

(二)工作时间前后在工作场所从事与工作有关的准备工作或者收尾工作时发生意外伤害的;

(三)在工作时间、工作场所执行工作职责时遭受暴力或者其他意外伤害的;

(四)患有职业病的;

(五)在未上班期间,因工作原因受伤或者发生事故下落不明的;

(六)在上下班途中,因非本人主要责任的交通事故或者城市轨道交通、客运轮渡、火车事故受伤的;

(七)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应当认定为工伤的其他情形。

除上述七种情况外,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第十五条规定,职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视为工伤:

(一)工作时间、工作场所突发疾病死亡或者48小时内抢救无效死亡的;

(二)在抢险救灾等维护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的活动中受伤的;

(三)原在军队服役,因战伤、因公负伤,取得革命伤残军人证,到用人单位后旧伤复发的。

有前款第(一)项、第(二)项情形的职工,按照本条例有关规定享受工伤保险待遇;有前款第(三)项情形的职工,除按照本条例有关规定享受一次工伤保险待遇外。除性残疾福利之外的工伤保险福利。

这些情况不属于工伤

《工伤保险条例》第十六条规定,职工符合本条例第十四条、第十五条规定,但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视为工伤:或视为工伤:

(一)故意犯罪的;

(二)醉酒、吸毒的;

(3)自残或者自杀。

工人报酬是如何计算的?

1-10 年级一次性残疾福利

私营企业工伤赔偿标准_工伤私下赔偿模板_私人企业工伤赔偿

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第三十五条、第三十六条、第三十七条的规定,职工因工致残,并被认定为一级至十级残疾的,工伤保险保险基金将支付一次性工伤费。伤残津贴,标准如下:

2021年工伤伤残评定标准是什么?如何补偿?

我的工资是指受伤员工因工受伤或患职业病前12个月内支付的平均月工资。

如果我的工资高于协调区员工平均工资300%,则按协调区员工平均工资的300%计算;如果我的工资低于协调区员工平均工资的60%,则按协调区员工平均工资的60%计算(下同)。

1-6级伤残津贴(按月享受)

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第三十五条、第三十六条规定,职工因工致残被认定为一至六级伤残的,按月发放伤残津贴。基础。标准如下:

2021年工伤伤残评定标准是什么?如何补偿?

阐明:

一级至四级伤残津贴由工伤保险基金支付。实际金额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由工伤保险基金补足差额;

(注:江西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省财政厅印发《关于调整2020年江西省因工致残人员伤残津贴及其他阶段性福利的通知》,现已执行自2020年1月1日起,对认定为一级残疾人至四级的,残疾津贴补助标准按照以下标准进行调整:一级残疾增加二级残疾每人每月增加154元;二级残疾每人每月增加145元;四级残疾每人每月增加137元。每名员工每月增加128元)。

5-6级伤残津贴由用人单位在安排工作有困难时支付。实际领取伤残津贴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用人单位应当补足差额。

(注:《江西省调整2020年因工致残人员伤残津贴和其他定期待遇的通知》还规定,按照《工伤保险条例》第三十六条规定,与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并享受用人单位福利的,由单位按月发放伤残津贴的五级至六级残疾职工,伤残津贴按标准调整5级残疾每人每月120元,六级残疾每人每月103元(所需费用由用人单位缴纳)。

停工期间工资

停职期间,原工资福利不变,由用人单位按月发放。无薪裁员期限一般不超过12个月。损伤严重或者情况特殊的,经区级市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确认,可以适当延长,但延长期限不得超过12个月。

注:实践中主流做法是根据工伤前12个月的平均工资确定。裁员期间加班费是否计入原工资福利计算,各地做法不同。

伤残后护理费

私营企业工伤赔偿标准_私人企业工伤赔偿_工伤私下赔偿模板

《关于调整2020年江西省因工致残人员伤残津贴和其他阶段性福利的通知》规定,因工致残、确定需要日常照顾的职工,列为无法照顾的职工。根本无法照顾自己的大部分生活,也无法照顾部分日常生活。对三级生活不能自理人员,其生活照顾费标准分别调整为协调地区上一年城镇非私营从业人员月平均工资的50%、40%、30%。

因工死亡给付标准

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第三十九条规定,职工因工死亡的,其近亲属应当领取丧葬补助费、扶养亲属抚恤金和一次性工伤死亡抚恤金。工伤保险基金按照下列规定办理。

注: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第六十二条第二款规定,用人单位应当参加工伤保险而未参加工伤保险的职工,如果因工负伤的,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工伤保险条例》的规定领取工伤保险待遇。计划和标准付款费用。

因此,如果一名雇员因公死亡,其近亲可以领取三项福利:丧葬补助金、受扶养亲属养老金和一次性因工死亡补助金。

三项收费标准如下:

1、一次性工亡给付:标准为上一年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20倍。这个标准每年都会变化,通常每年至少增加数万元。

公式: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

2021年1月18日上午10点,国家统计局最新公布数据显示(2020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上年名义增长4.7%,扣除价格因素)因素影响,实际增幅为2.1%,其中,城镇居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2021年一次性因工死亡给付标准调整为:元×。 20=元

2、丧葬补助费:丧葬补助费为协调区上年度职工六个月平均工资。该标准每年也会发​​生变化。

公式:当地社会工资×6。

3、扶养亲属抚恤金:按照职工工资的一定比例,支付给因工死亡职工无法工作并为其提供主要生活来源的亲属。

标准为:配偶每月40%,其他亲属每月30%,老人或孤儿在上述标准基础上每月加收10%。每位受养亲属核定的抚恤金总额不得高于因公死亡职工的工资;

公式:配偶:死者工资×40%(按月支付);

其他亲属:死者工资×30%(每人每月);

独居老人或孤儿:比上述标准多10%;

初评时,上述养老金之和≤职工月工资(按月计算)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