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段上海市民在自家阳台拍摄的视频火了。这段时长2分17秒的视频显示,一群中学生站在上海徐汇中学的操场上。最后一排的一名学生摔倒在地。 53秒后,一名男老师背着手走到孩子面前。简单询问了几句后就离开了。
“这么热的天,我看到操场上站着很多孩子,所以就拍了视频。”视频拍摄者甄哥(网名)称,孩子们在操场上站了约30分钟。
事后,上海徐汇中学通报称,晕倒的学生是六年级新生,被送往医院救治后已安全回家。学校表示,涉事教师如有失职行为,将按照相关规定严肃处理。
徐汇中学一名六年级学生家长告诉记者,这是学校正常的排队训练。学生们被分成两组,每组训练15分钟。她介绍,视频中晕倒的男孩正在参加第二批训练。 “老师当时站在二楼,看到后就跑了过来。随后,他还和保安一起抬了担架。”
上海一所中学的体育老师罗告诉中青报·中青报记者,初中体育课的教学要求包括形成内容。 “一般开学的时候,尤其是新生,他们会先练习排队,为学校后续的大型活动做准备,比如升旗仪式、运动会等。”罗介绍,虽然有相关教学内容,但排队课应该是什么呢?每个老师对于如何教、教多久、对学生的动作有什么具体要求都有自己的教学方法。
另一所中学体育教研组组长王某表示,上海市教委对于小学、初中、高中的体育课都有明确的教学目标。 “小学要多元化,初中要有趣,高中要特色化。”王认为,当天室外34摄氏度的天气条件不适合球队训练。
上述两位体育老师均告诉记者,体育课并不是“常备课”,而是包含很多特色课程。例如,初中有足球、篮球、排球等大球班,还有乒乓球、羽毛球、网球等,但由于运动场地的限制,有些学校无法开设小球班。高中还有太极拳、舞蹈等课程。
中青报·中青报记者注意到,上海高度重视体育工作。去年,《上海市推动中小学体育教育高质量发展进一步提高学生体质健康水平行动计划》发布,号称“上海体育20条”,明确要求小学每周开设5节体育课,初中每周开设5节体育课。 4节课,高中每周提供4节课,保证学生每天进校外有不少于两个小时的锻炼时间。 “二十条”还将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纳入各区、各学校的绩效评价。对学生身体健康状况持续下降的地区,对相关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领导进行约谈。
开学前两周是上海各级教育部门督导各学校教学情况的关键时期。监督的一个重点是体育课、体育锻炼课、课间活动等是否得到充分保障。
记者采访上海多位中小学生家长后发现,体育课占用较少,但课程质量参差不齐,“站课”、视频课并不少见。孩子有时会“回避”体育课,而家长则觉得体育课“教得太少”。
周女士的女儿在上海市徐汇区一所小学读四年级。周女士告诉记者,学校的一些体育课并不是以激发孩子的兴趣为重点,而是为孩子“制定规则”。 “老师让孩子们站着不要动,所以他们就练习如何站好。”
陈女士的儿子在徐汇区上初中。 “听他说,体育课很无聊,就是跑步、自由活动。”
上海浦东的一名学生家长白女士表示,学校的体育课以跑步为主,但中考体育也要求大球和小球,所以她只好给孩子报了课后《中考体育特训班》。
上海体育大学体育训练学院教师王丽娟专门研究了“不同学阶段体育课中教师因素对学生身体活动水平的影响”。 2021年,她对上海284个体育班进行调查,结果显示,中小学体育课中,学生进行跑、跳、快走等中高强度体育活动的时间仅约占全班时间的40%。
王丽娟在研究论文中指出,中小学体育教师在“课堂管理行为”上花费了大量时间,建议增加有利于学生主动学习和参与体育活动的行为。她解释道:“这可能是大家长期以来在体育教学中形成的共识。在体育课上,学生必须遵守课堂纪律,端正安静地站立。我个人并不认同这种做法。我认为我们可以借鉴国外体育课的好经验,让学生在课堂上自由走、跳、跑。”
如何保证孩子们几乎每天上的体育课的质量,涉及两个关键问题。一是体育教师数量是否充足,教师资质是否足够。二是如何保证体育课和课程的质量。
《2023年上海教育工作年度报告》显示,2023年上海中小学生规模约为172万人。2021年,上海市人大代表林丽萍通过走访调查发现,上海中小学学生短缺。上海体育教师数量约20%,缺口2000-3000人。
王丽娟注意到,近年来,随着上海中小学体育课的增多,她带领的本科生、硕士生毕业后大多会前往上海中小学从事体育教师工作,而且就业率非常好。
为提高体育师资队伍现有水平,上海出台了2016年至2020年、2023年至2025年体育师资培训工作计划,包括田径、游泳、篮球、排球、乒乓球、武术、冰壶、冰球等项目。曲棍球等项目均纳入培训范围,两期各培训1000名体育教师。
上述中学体育教研组组长王告诉记者,每个中学体育老师每周要上12至20节课,工作量很大。 “按照老师要求陪学生锻炼身体,其实他们每天都很累。”与此同时,体育教师每课时的工资也较低。
对于课时和课程质量问题,王表示,目前中学体育课数量不多,但课程质量主要取决于教师的自我认识和教研组组长的检查。 “因为我也要上很多课,不可能每天都检查。频率是每两到三周一次。”
这两天,上海各级教育主管部门深入中小学校园,督导开学后课程实施情况。一位初中校长告诉记者,检查主要针对是否进行笔试、分班是否被占用、作业量是否增加等问题。没有对体育课程质量进行专项检查。
罗是一名中学体育老师,热爱运动,经常在体育课上和学生一起打球。他告诉记者,每个体育老师都有自己的教学方法,教委也有统一的教学安排。 “在课堂上督导体育老师其实是一件很困难的事,但学校可以选拔那些热爱运动、喜欢和孩子们互动的人。成为一名体育老师。”
中青报·中青报记者 王业杰 魏启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