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源自微信朋友圈的微商、微购物已成为网络购物的另一主力军。 很多消费者也觉得通过微信支付链接或者直接转账来支付比较方便,因此引发了很多消费纠纷。 甚至还有不法商家潜伏在微商之中,以卖货为名骗取钱财。 收款后,他们直接屏蔽消费者,拒绝发货,让人防不胜防。
近日,浦东新区消保委接到潘女士的投诉。 她反映,在某微信群里,她看到有人发了一个购买链接,显示是京东促销,销售一款New 运动鞋,因为潘女士经常购买这个品牌。,看到折扣价是99.9元,立即下单买了一件。 收到货后发现是假货,链接也失效了。 当我联系京东时,对方说找不到消费者的订单。 由于无法联系上商家,潘女士只能向消保委求助,要求退货退款。
消保委工作人员向潘女士询问了情况。 她不知道购买渠道,也找不到被诉人。 通过交易记录,她发现收款人是一家支付服务公司。 工作人员立即联系支付服务公司,客服表示他们只是类似微信支付或支付宝的支付渠道,并不是收款人。 在消保委工作人员协助调查下,支付公司查询得知,收款人为福建连城县一家百货商店。 消保委工作人员向潘女士通报了相关情况,并建议潘女士联系福建当地政府,继续维权。
消保委再次提醒广大消费者:不明网络链接、网上账单诈骗、转账等网络诈骗手段层出不穷。 在享受互联网便利的同时,也要注意防范网络风险。 对于网络诈骗,千万不要轻信来历不明的电话、微信消息,并及时与相关人员核实情况,避免给诈骗者进一步设下圈套的机会,避免给自己的财产造成损失。 一旦受骗,应保留转账、聊天记录等证据,并及时向相关部门举报,或在微信平台进行投诉。 如果涉案金额较大,可以报警向公安机关追究刑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