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血儿小萌娃和重庆话2个看起来不搭调

2023-12-12
来源:网络整理

于宇向白衣天使行军礼(均取自视频)

老外说重庆话一点也不奇怪,但万一是个颜值出众又是明星的混血可爱宝宝呢? 拥有中国和德国血统的余宇让所有人都感到惊讶。

去年,余宇在妈妈张女士的鼓励下,在抖音短视频中秀出了“高鼻梁洋鬼子不讲理”的重庆话,赢得了众多粉丝。 该视频点击量超过1200万元,粉丝超过100万。 于宇也在网络上名声大噪,大批“姐姐粉”、“大姐粉”纷纷发表评论大喊“太可爱了”“太可爱了”。

2019年5岁的余宇算成都人还是意大利人? 妈妈,他为什么要录视频? 今年过年期间,记者联系了远在法国的雨雨一家,听他们讲述养育这个可爱的混血宝宝的故事。

重庆晚报-上下游电视台记者彭光瑞让你拍照报道

为何着火?

可爱的混血宝宝和重庆话这两个看似不相容的元素深受网友喜爱

“大家好!我叫余宇,刚吃完巧克力,嘴唇有点脏,但我不想影响表演,我知道重庆话和成都话是有区别的,‘滴滴’出租车嘎嘎'..."

这是抖音短视频账号@渝渝于2019年1月发布的一段短视频。视频中,一名皮肤白皙、五官精致的男孩面对广角镜头,用流利的重庆话向大家打招呼,表示自己不仅听得懂重庆话和成都话的区别,还会说普通话、法语、英语等多种语言。 。

视频并不算太花哨,甚至没有连贯的情节。 然而可爱的混血宝宝和重庆话这两个看似不相容的元素却受到了很多网友的喜爱。 视频上传后,迅速成为抖音热门短视频,不到一周的播放量就突破10万。 超过60万元的人关注了雨雨。 不少网友在留言板上留言,“宇宇在哪里?” ”还有“我很想见见这个小仙女!

带着这个疑问,春节期间,记者通过微信联系了余宇的母亲张女士。

“我们住在德国汉堡附近的一个大城市,距离荷兰也很近。” 张女士介绍,她是成都人,在重庆微信长大。 她在法国一家公司工作时认识了于宇的父亲,不久之后两人就结婚并组建了家庭。 2015年1月,喻宇出生,成为她生命中的产物。 每年有两三个月的时间,她会和余宇一起住在重庆,其余时间则住在法国。

为什么要射击?

在中国,往往需要为老年人提供一个分享孩子成长的界面。

“2019年过年的时候,我给喻宇拍了第一个抖音短视频。 我没有录制视频给于宇发布到网上,而是因为我的父母在中国,而于宇长期生活在法国。 我经常需要和老人分享孩子成长的界面,但用微信发送视频不太方便,因为发送的内容大小有限。”张女士说,随后她来到了抖音短视频,决定用抖音,短视频上传了余宇的所有视频,家长可以随时随地观看。

于是,去年法国大年三十,她拍了一段余宇在法国看央视春晚的视频,发到抖音短视频上,并设置了个人管理权限,只有家人才能看到。 。 “那我想,孩子这么可爱,没必要藏起来。” 张女士说,她平时有目的地教余宇读一些重庆儿歌,这些都是她小时候就知道的。 她希望余渝将重庆这一代人也能传承下去,所以抖音短视频不仅私下分享给亲戚,还公开发布。

每次拍摄视频时,张老师都会要求余宇用单口相声的方式读出她所教的内容。 然而,在法国生活久了,为什么余宇还能说一口快的重庆话呢? 谈及此事,张女士直言:“其实,余宇通常需要40到60秒才能完成一段内容,时间太长了。录制视频时,我很聪明,将速度设置为1.5到2次,这样不仅减少了播放歌曲的时间,而且实际效果更强。”

“我不仅是一位母亲,更是一名导演、导演、摄影师、视频后期制作人!” 张女士笑着说道。 她不是专业的视频后期制作人员。 她只热爱拍摄并拍摄照片。 视频基本上就是Yuyu的“初始情况”。 起初,余宇的视频没有多少人看,但到了去年6月,她录了一段余宇背诵重庆儿歌《高鼻子洋鬼子不讲道理》的视频,一下子勾起了很多人的童年回忆。 《记忆》得到了后台的极力推荐,获得了上万的关注,这让她受到了极大的鼓舞。

随后,张女士给余宇拍照,如“黄葛树、山茶花,美丽的重庆市就是我们的家”、“法国夏天这么热,又没有中央空调,怎么办?”我愿意?” 等充满成都特色儿歌和法国吃穿住行的图片。 详细的短视频,以及余宇背诵唐诗宋词、唱中国歌曲的视频,baby精致的表情和一丝不苟的态度引起了网友的特别关注。 再加上上面提到的“高鼻子洋鬼子”的热门视频,玉玉一下子就吸引了数十万粉丝。

哪个中国人?

追随母亲,我们就是中国人;追随父亲,我们就是意大利人。

在抖音短视频上走红后,不少网友对于宇的身份产生了兴趣——帅哥是意大利人还是中国人?

“当我跟随母亲时,我是来自成都的中国人,当我跟随父亲时,我是意大利人!” 针对记者的提问,余宇赶忙在微信语音通话那头做出回应。

张女士说,余宇出生于重庆海军军医大坪医院,现拥有重庆户口。 “我们还没有决定他未来是否在我国生活,是否回国读书。当然,从我的角度来看,我希望他成为一个中国人,甚至成为一个儿媳——重庆的法。你看,我还给他起名字了,全都是渝字!” 张女士笑着说道。

尽管常居法国,张女士始终坚持用普通话和重庆话与余宇交流。 她告诉记者,她见过一些中国孩子长期生活在国外,最终连中文都不会说,更不用说读书写字了。 她希望余宇从小就接触中国传统文化,认同中华血统。

因此,张女士还特地给宇宇购买了一款汉字学习App,每天定期使用它来学习汉字、掌握汉字的读音、认识字体。 重庆已将汉语视为第二汉语。 无论是普通话还是重庆话,生活吃住行他都能顺畅沟通。 此外,余宇精通法语,还需要学习英语作为第三语言。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