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网记者孔婷婷通讯员刘瑞华潍坊报道
12月25日,2024年临朐县第七届柿子文化节盛大开幕。来自全国柿子协会、山东省农业农村厅、潍坊市农业农村局的领导以及全市主要柿种植户和吴泾柿子协会会员齐聚吴泾,共同品尝山柿,庆祝节日。
今年的柿子文化节“好看”又“好吃”。在大自然的气候调节下,渗透到柿子表面的糖分慢慢凝结成白色的糖霜,覆盖在整个柿子上,把甜味带到人们的眼前。前。
冬宫村的柿子晒房沿线,有美丽的风景,有美味的食物,还有打卡点。柿子烘干房里挂着的一串串黄红的柿子,已经挂满了糖粉。果农们正忙着路过。非常高兴。据悉,今年新增了柿子产品评价品尝、电商培训、种植技术培训、特色农产品展示销售、学习体验等创新元素。它将与村庄联动,打造精彩的游园会,进一步提升游玩和拍摄体验。
“晒柿子必须按照古法,自然晾晒一个半月,直到果肉红甜,结满厚厚的霜。”忙碌的村民施华东告诉记者,大学毕业后,他注册了一家网上淘宝店和微信账号,店里包装柿子等特产,在网上销售。仅去年一年,就销售柿子近5万公斤,净利润100万元。今年,施华东的柿子还没上市就已经被订购了一万公斤。
晒柿子是靠老祖宗传下来的经验;而以独特的品牌以“吸引八方游客,架起友谊桥梁,促进经济发展”为目标开拓市场,是当代人开拓创新的成果。这个有着近百年产柿历史的小山村,通过探索柿子深加工、打造“柿子文化”和“电商+柿子”,延伸附加值,走出了一条柿子种植、产品化之路。加工、农业开发、旅游业。 U型“微笑曲线”集休闲与休闲为一体。
根据“微笑曲线”理论,在产业链中,生产加工位于底部的低附加值区域,而研发、创新和品牌服务则位于上升的高附加值区域。双方。重塑柿子,必须走全产业链路径,从底层生产领域向两侧延伸,向高端攀登。
先让一侧“微笑”。隐士村抓住乡村振兴战略重大机遇,利用临朐打造综合旅游平台。着力创新发展模式,突出“隐士与柿子”理念,聘请专业设计院,投资逾3000万元规划建设村史博物馆和土特产超市。 、精品民宿等基础设施,江北最大的景观柿子烘干基地隐士产业园已建成……已建成柿子烘干房200余套,建筑面积2平方余米。隐居村民第一次发现,柿子不仅可以吃,还可以“观赏”,是一种特殊的旅游资源。
村“两委”成立“隐士之家”乡村旅游专业合作社,发动村民将闲置房屋、土地投入合作社,统一管理开发,发展民宿、农家乐和特色种植。年底按照收益进行分割,实现保值增值。
隐士村东口的“隐士庄园”民宿里,自家种植的蔬菜、散养的野鸡……处处透露着原生态。 “村里的古树、古迹、石屋、石巷太美了,可以吃农家饭,住农家乐,可以深度体验乡村旅游的乐趣。”前来参观本次展会的参观者表示。
据了解,目前归隐村共有民宿20家,每年可接待游客近10万人次,为村民增加收入近万元。
让对方再次“笑”。他们在品牌服务上下功夫,以质量、信誉为核心的品牌意识,种植、加工、营销于一体的全产业链格局,成为隐士村发展的基础。
有大而尖的柿子,茎连着,里面有明亮的果肉。这就是隐士村的“柳辛柿”。村民赵万发是制作柿饼的能手。他告诉记者,制作这样的贡柿,除了采用村里的名柿为原料外,还需要经过采摘、筛分、剥皮、挂干、揉捏、结霜等12道精细工序。 。半个月,直到果肉又甜又红,结满厚厚的霜。正是凭借这样的匠心,隐士柿成为了“国家地理标志农产品”。
用这样的好产品推向市场,冬宫村与时俱进。该村“两委”牵头建立了艾尔米塔什生态旅游度假网站和淘宝店平台,推广其柿产品远销韩国、日本等国内外市场。
“以前,我们被困在销售渠道里,经常出现低价,无论收成多好,收入都上不去。我出去打听的时候,没人知道我们‘隐士’这个品牌。现在,我经营自己的电子商务,将优质产品直接连接到市场,价格比需求还高出两三倍,而且品牌越来越有名,收入也越来越多。等等。”艾尔米塔什社区主任赵永林说,村里有电商经营户60多家,每年可销售柿子近80万公斤,年产值。超过8000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