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N报告介绍
与此前“双十一”之前的狂轰滥炸相比,今年的“双十一”促销风暴似乎并不猛烈,宣传力度也比较平静。 2022年,“双十一”不仅是淘宝、京东等传统电商平台的大促节点,也成为抖音、快手等短视频平台以及实时零售表现的舞台美团的。小红书、哔哩哔哩等内容社区的参与也影响着节日气氛。数据显示,“双十一”媒体关注度在11月3日达到顶峰;网络口碑指数为65.9。中国网友对这次“双十一”的态度比较正常,总体评价不是很高。
目录
(左右滑动查看)
1、中国电子商务“双十一”监测数据分析
1、“双十一”培养中国网民电商购物习惯
2、淘宝、京东暂时被列为消费者首选,抖音、美团则咄咄逼人。
3、2020年至2021年天猫“双十一”交易额创历史最高水平
4、2021年“双十一”交易京东显着物流优势显现
5、2022年抖音“双十一”同比增长数据亮眼
6、2022年市场消费趋于理性,影响平台策略
7、直播将成为2022年中国“双十一”主战场
8、即时零售有望成为中国电商平台新概念
2、2022年“双十一”消费者行为调查分析
1、2022年中国“双十一”购物节消费者用户画像
2、2022年中国“双十一”期间生活必需品需求最强劲
3、价格优惠仍是“双十一”中国消费者的主要推动力
4.中国消费者喜欢在直播间购买商品
5、中国消费者认为2022年“双十一”氛围不浓
6、调查:49.9%的消费者不喜欢“双十一”的各种玩法
3、2022年“双十一”网络传播监测分析
1、2022年中国“双十一”网络口碑及媒体关注度监测
2.2022年中国“双十一”媒体平台传播量监测
3、2022年中国“双十一”期间网民情绪走势监测
4、2022年“双十一”相关热词统计分析
四、2022年“双十一”购物节总结及新发现
一、2022年中国“双十一”购物节总结及新发现
图表:
1、2009-2021年“双十一”期间中国电子商务平台总交易额
2、2022年中国消费者参与“双十一”购物节平台分布
3、2015-2021年中国“双十一”天猫交易额
4、2017-2021年中国“双十一”京东交易额
5. 2022年中国受访网民年龄分布
6. 2022年中国受访网民月收入分布
7、2022年中国网民调查城市级别
8、2022年“双十一”期间中国消费者购买的商品品类
9.2022年中国受访网民参加今年“双十一”购物节的原因
10、2022年中国网民观看专家直播后的商品购买意愿
11.2022年中国受访网民选择直播产品的原因
12、中国网民对2022年“双十一”购物节整体氛围的感知
13、受访中国网民未来参加2022年“双十一”购物节的意愿
14.中国网民对2022年各平台双十一促销活动的看法
15. 2022年接受调查的中国网民对明年的双十一购物节有何期待和想法?
16、“双十一”网络口碑和媒体关注度
17、2022年中国“双十一”媒体平台流量监测
18、2022年中国“双十一”网民情绪走势
19、2022年中国“双十一”相关热词走势监测
核心思想
市场规模:消费者消费意愿增强,“双十一”总交易额呈现增长趋势,但单一平台销售市场份额正在下降。
数据显示,2009年至2021年“双十一”电商平台总交易额从2009年的5200万元增长到2021年的9651.2亿元; “双十一”总交易额呈现逐年增长趋势,直播销售表现亮眼 目前,“双十一”期间全国直播电商销售额突破2300亿元第一次。
用户调查:“双十一”氛围减弱,实惠、简约是消费者核心诉求
调查数据显示,49.9%的消费者不喜欢“双十一”的各种玩法。希望“双十一”增加更多创新玩法、加大折扣力度的消费者较多,分别占比47.5%和44.7%。 “双十一”的玩法太多,很多消费者一头雾水。实惠和简单是消费者的核心需求。
发展趋势:电商平台内容趋势强化,实时零售成为“双十一”重要趋势
随着抖音、快手等短视频平台的进入,多渠道、多平台分流的趋势是必然的。近年来,各品牌积极加大全渠道份额,多平台发展已成常态。以“本地门店+即时配送”为特征的即时零售异军突起,让线下实体商家参与到原本属于线上品牌商家的购物狂欢中,拓展了“双十一”的内涵和外延。
以下为报告部分内容:
“双十一”培养中国网民电商购物习惯
数据显示,2009年至2021年,中国电商平台“双十一”总交易额呈现逐年上升趋势,从2009年的5200万元增至2021年的9651.2亿元。艾媒咨询分析师认为, “双十一”购物节发展迅速,交易总额逐年增长,为中国网民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养成电商购物习惯。
淘宝、京东暂列为消费者首选,抖音、美团积极进取
调查显示,2022年,中国消费者在淘宝参与“双十一”购物数量最多,占比61.1%,京东和天猫分列第二和第三,占比分别为56.6%和51.9%;抖音电商、快手电商、美团电商占比分别为28.9%、23.1%、22.2%。艾媒咨询分析师认为,淘宝、京东仍是消费者参与“双十一”购物的首选平台,但快手电商、美团电商、小红书等市场份额大幅提升,咄咄逼人在攻击中。未来,传统电商平台和新兴流量平台将成为新的焦点,行业激烈竞争将成为必然。
2020年至2021年天猫“双十一”交易额创历史新高
数据显示,2015年至2021年,天猫“双十一”交易额保持逐年上升趋势,从912亿元增至5403亿元。 2020年“新冠疫情”爆发后,天猫交易额迎来爆发式增长,从2019年的2684亿元增长到2020年的4982亿元,增速高达85.6%。
京东2021年“双十一”交易量可观,物流优势明显
数据显示,京东“双十一”交易额从2017年的1271亿元增长至2021年的3491亿元。艾媒咨询分析师认为,由于京东在物流服务和售后服务方面具有优势以及较强的用户粘性,这有望继续为京东的发展赋能。
抖音2022年“双十一”同比增长数据令人印象深刻
数据显示,2022年“双十一”活动期间,抖音货架电商带动日均销售额同比增长156%。作为“人找货”的枢纽,抖音商城在搜索场景下的日均支付GMV较2021年“双十一”促销时增长了142%。抖音本身就拥有庞大的用户基础,整个交易规模和体系都比较成熟。艾媒咨询分析师认为,抖音电商基础较为薄弱,但其直播电商表现却令人瞩目,且平台增长数字呈现多元化业务增长,具备一定的市场竞争力。
2022年市场消费趋于理性,影响平台策略
11月12日零点刚过,天猫、京东相继公布2022年“双十一”战报,并首次隐藏GMV。天猫仅含糊其辞地表示“与去年相同”;京东称“超越行业增速”;直播是抖音的王牌,7667个直播间销售额超百万。
艾媒分析师认为,2022年市场消费将趋于理性,这将影响各平台的布局,整体趋势将偏保守。对于商家来说,下一轮创新竞争的关键在于能否更精准地把握消费者需求,提供精准的产品供给,让消费者在原有的预算框架内有更好的获得感和满足感。
直播将成2022年中国“双十一”主战场
2022年的“双十一”,各平台都提出了新的对策。淘宝改变了过去纯粹依靠交易驱动的算法逻辑,重新打造了内容流量场进行流量回收。淘宝直播已产生62个成交额过亿元的直播间,并通过吸纳专家主播获得流量。比如,罗永浩直播间成交额过亿元,带动淘宝销量增长;抖音布局商城和“双十一”活动商家数量同比增长86%。作为抖音大主播,“广东夫妇”11月1日单游戏GMV突破7亿元。
艾媒分析师认为,品牌商多平台直播或将成为常态,直播机构多平台布局将成为未来趋势。
即时零售有望成为中国电商平台新概念
2022年“双十一”,即时零售将冲破高速增长的市场,成为零售商和品牌商的“必备”。作为零售行业的重要渠道,持续为线下实体和品牌带来新的增长。
艾媒咨询分析师认为,即时零售平台覆盖的商品品类不断扩大,消费者日益养成线上化、即时化的消费习惯,成为今年“双十一”的一大亮点。优化本地供应、整合本地商家资源、丰富产品供给,是未来各平台需要应对的挑战。
2022年中国“双十一”期间生活必需品需求最强劲
调查数据显示,日用品和服装鞋帽是中国消费者双十一购买最多的商品品类,占比分别为51.4%和51.1%,紧随其后的是食品饮料和美容护肤。
艾媒咨询分析师认为,生活用品、服装、饮料是“双十一”的主要销售品类,作为生活必需品需求较大,而家居、家电属于耐用品,生命周期长,消费需求相对疲软。产品创新或许是未来消费者购物的驱动力。
价格优惠仍是中国消费者“双十一”购物的主要动力
调查数据显示,因价格优惠参与“双十一”购物节的网民数量最多,占比69.1%; 49.1%的消费者只是想购买。与去年相比,消费者普遍认为品牌的折扣力度不是很大。
调查数据显示,54.3%的消费者会因为看网红或名人而购买产品,59.0%的消费者认为直播间的价格相对实惠。作为直播电商的主要业态之一,达人博因其专业性、高流量、高转化率而被商家所采用。可以在短时间内提高品牌销量。直播是营销和推广的有力工具。未来,“直播+”将成为电商营销新常态,“人货店”范围将不断扩大。
中国消费者认为2022年“双十一”氛围不浓
数据显示,与往年相比,50.2%的消费者认为今年“双十一”没有气氛,71.5%的消费者表示未来仍会参与。艾媒咨询分析师认为,与此前“双十一”之前的狂轰滥炸相比,2022年的“双十一”促销风暴似乎并不猛烈,尽管消费者认为今年“双十一”购物节并没有感受到不错或者一般,但我对未来的“双十一”还是有期待的。
调查:49.9%消费者不喜欢“双十一”的各种玩法
调查数据显示,49.9%的消费者不喜欢“双十一”的各种玩法。希望“双十一”增加更多创新玩法、加大折扣力度的消费者较多,分别占比47.5%和44.7%。艾媒咨询分析师认为,“双十一”的玩法太多,很多消费者一头雾水。实惠和简单是消费者的核心需求。对于电商平台来说,如何在价格、质量、服务等方面做出改进以增加用户粘性已成为新的命题。
2022年中国“双十一”网络口碑及媒体关注度监测
在“双十一”到来之前,各平台商家就已经大力宣传“双十一”,公布折扣和活动规则。监测数据显示,“双十一”媒体关注度在11月3日达到峰值;网络口碑指数为65.9。中国网友对这次“双十一”的态度比较正常,总体评价不是很高。
监测2022年中国“双十一”期间网民情绪走势
2022年“双十一”相关热词统计分析
舆情数据监测系统数据显示,与“双十一”相关的关键词最多的是活动、预售、好物节。 “双十一”促销是让消费者疯狂的一个点。自11月3日以来,“事件”一词的热度明显上升。即使在11月11日之后,人气也没有减弱。消费者对“双十一”非常感兴趣。 “国庆”活动引起广泛关注。
2022年中国“双十一”购物节总结与新发现
市场消费趋于理性,实时零售蓬勃发展
2022年“双十一”的热度没有往年那么高。优惠策略和营造的购物氛围已达到顶峰时期。消费者对“双十一”的新鲜感减弱,消费会趋于理性。实时零售平台的加入,让线下实体商家也能参与到原本属于线上品牌商家的购物狂欢中,扩大了“双十一”的内涵和外延。
电商内容化趋势加强,海外电商成新焦点
电商直播的兴起,加剧了流量竞争和电商内容趋势,对刺激消费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直播已成为电商平台和内容平台新的增长动力。随着短视频平台的进入,多渠道、多平台的分流趋势是必然的。近年来,各品牌积极加大全渠道份额,多平台发展已成常态。此外,“双十一”海外溢出效应不断释放,“双十一”购物节日益成为中国电商与海外消费者、中国消费者与海外商家之间的桥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