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拥有“最强大脑”的超轻量人形机器人产品诞生
成都仿人机器人创新中心在全国推出成都仿人机器人“贡嘎一号”(-1),实现成都仿人机器人零的突破。目前,该产品是国内唯一一款超轻量人形机器人产品,也是全球唯一一款真正拥有人形机器人“最强大脑”的产品。
据悉,“贡嘎一号”(-1)是首个植入创新中心“最强大脑”的全栈自研机器人。它是一个真正能够像人类一样独立思考、推理并执行复杂任务的机器人。具有智能大脑的完整人形机器人。成都官方表示,“贡嘎一号”是成都仿人机器人创新中心面向的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和产业化目标的完整仿人机器人产品。 60%的整机零部件来自成都本地产业链企业。随着仿人机器人技术的不断发展,其工业应用前景被广泛看好。永兴证券认为,随着仿人机器人相关利好政策的不断出台以及各地竞相布局,仿人机器人行业有望继续走向规模化商业应用发展。
正向板块:人形机器人
相关概念股:金力永磁、通士达、新动联科等。
2、智浦AI上线,让手机彻底被AI接管
据媒体报道,10月25日,“新AI六小龙”之一的智浦展示了其最新技术进展——AI工具“”使用手机的能力。它可以通过简单地接收文本/语音命令来模拟人类。操作手机。除了朋友圈点赞和评论,智浦还展示了电商网购、O2O平台五星级评论、外卖下单、信息检索过滤、高铁票购买等多种场景。不过,根据视频中显示的内容,在支付过程中,还需要用户确认。智浦表示,理论上,它可以完成人类在电子设备上所做的任何事情。它不限于简单的任务场景或API调用,也不需要用户手动构建复杂繁琐的工作流程。操作逻辑与人类相似。 。
开元证券认为,近期AI视频、AI教育、AI陪伴产品持续取得积极进展。搜索、视频生成等模型多模态能力的不断提升,以及AI硬件的创新突破,将持续推动AI应用的商业化。建议继续部署AI应用。
积极板块:智慧AI理念
相关概念股:斗神教育、思美传媒等。
3、北京证券交易所召开证券公司、上市公司并购重组工作座谈会
近期,北京证券交易所分别召开了两次券商和上市公司专题座谈会。现场宣讲了“六大并购”政策精神,并对券商并购重组项目储备情况、上市公司推进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以及对并购重组的意见进行了宣讲。讨论了北京证券交易所的收购重组事宜。市场发展建议。
截至10月22日,北交所融资余额23.73亿元,不仅继续创出历史新高,而且占流通市值的比例为0.76%,明显低于去年同期的1.78%。上交所和深交所分别为2.80%,也低于科交所。创业板的2.58%和创业板的2.98%。开元证券朱海滨认为,融资余额是观察北交所情绪的重要指标。这一现象反映出市场参与者对北交所上市公司信心增强,市场活力进一步提升,长期增长空间依然存在。
积极行业:兼并、收购和重组
相关概念股:爱融软件、润农节水等。
4、深圳已开通智能网联汽车测试道路近1000公里
据媒体报道,近日,深圳市智能网联交通协会正式揭牌。行业内知名企业与高校研究机构将携手合作,加速深圳新一代智能交通系统的发展。近年来,深圳全力推进全国自动驾驶开放城市建设。深圳部分地区已开启无人车智能网联客车商业试点。全行政区域车路协同加速推进,智能网联汽车测试已开启。公路近千公里,高速里程达到67公里。发展正在加速。
智能网联汽车是当前全球汽车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方向。国信证券吕亮表示,今年的世界智能网联汽车大会上,工信部从监管引导、技术进步、场景应用等多方面做出了规划。随着智能网联汽车领域多项国家强制性和推荐性标准的发布,高新技术高水平自动驾驶的商业化将加速。
积极领域:车路协同
相关概念股:千方科技、鲁昌科技、高新兴等。
5、行业开启信息化新时代,人工智能应用推动变革
工业和信息化部、教育部近日发布通知,公布了“5G+智慧教育”应用试点国家典型项目和通过验收的项目名单。上榜项目分别为44个和93个。要求地方通信局、工业和信息化部门、教育部门(教育局、教委)总结试点经验,加大宣传推广力度,积极推动“5G+智慧教育”规模化发展”应用程序。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以及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的逐步应用,教育逐渐从传统教育向智慧教育转变,开启了教育信息化的新时代。东北证券指出,教育领域“高频次使用”和“个性化需求”的特点与AIGC高度契合。目前比较主流的AI教育应用主要包括文献整理、校对润色、作业批改、试题生成、引导思维、答疑解惑、因材施教、多轮互动等。在模型和计算资源方面,随着计算成本的下降和模型的开源,基础设施门槛将进一步降低。银河证券表示,教育是未来的重要产业。从AI教育三大场景、四大商业模式出发,预计国内AI+教育市场空间超6000亿元。
积极领域:人工智能应用
相关概念股:嘉发教育、新开普、传智教育等。
6、新进展:香港预计明年中试行与内地跨境支付
香港金管局总裁余伟文28日表示,预计明年年中试行内地跨境支付和“转数快”。
人民币国际化进程进入新阶段,实现从“结算货币”到“计价货币”再到“储备货币”的发展:在双边货币互换方面,我国已与境外货币当局达成货币互换协议40多年。家庭总规模超过3.5万亿元。在支付结算方面,人民币支付在全球支付体系中的比重总体保持稳定。数据显示,今年8月,人民币占全球贸易融资的5.95%,成为全球第二大贸易融资货币。人民币在全球支付中占比4.69%,自2023年11月起连续十个月成为全球第四大支付货币。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数据显示,2017年人民币跨境支付业务量年复合增长率2015-2023年高达54.20%,而2015-2023年人民币跨境支付金额年复合增长率高达74.14%。中信证券认为,人民币国际化有五个建设性亮点:一是双本币互换协议;二是“CIPS+(HVPS)”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建设;三是“一带一路”创造人民币跨境支付需求。 ;四是探索数字人民币跨境使用;五是发挥中国香港离岸人民币金融市场的枢纽作用。
积极领域:跨境支付
相关概念股:四方精创、华峰超纤等。
免责声明:九方智能投资-投资咨询-何国庆-注册号:A01;以上仅代表个人观点,仅供参考。它不是买卖的基础。基于此的操作风险由您自行承担。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