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不出户,日赚千元”,暗访体验刷单类诈骗

2023-12-12
来源:网络整理

刷单诈骗平台发给记者的刷单页面。

“足不出户,一天赚一千块钱。” 看到如此诱人的招聘信息,你心动了吗? 但你可能不知道,诱人的语言背后还隐藏着一个不为人知的“秘密”。 ,这个“秘密”可能会让你破产。 这是电信网络诈骗中的一种诈骗形式。

3月15日,齐鲁晚报记者对一个假平台进行暗访,体验了订单诈骗的套路。

齐鲁晚报记者 张国通

实习生 姜云勤 刘启彦 马晓杰

市民反馈

刷单9000元后

客服失去联系

前段时间,微信公民赵亮(化名)在浏览朋友圈时,突然被朋友拉进了一个名为“足不出户日赚千元”的微信群。 起初,赵亮并没有太在意这个明显夸张的微信群。 然而几天后,他看到群里不少人完成了群主发来的任务后,都获得了收益。 赵亮来了兴趣。

与群主沟通后,赵亮得知,完成任务后,每下单都会有奖励。 于是,抱着试一试的态度,赵亮扫描了群主发来的二维码,立刻就出现了一个网购平台客服聊天页面。

表示愿意做任务赚钱后,客服给赵亮发来了需要完成的项目,是增加某电子产品的销量。

随后,赵亮按照客服的指示,将50元转入客服给出的账户。 经过一段时间的审核,赵亮收到了客服给的60元钱。 这60元包括本金50元和利润10元。 。

通过简单的操作,短时间内就获得了利润。 赵亮再次以尝试的态度连续完成了两项任务。 没想到,他又赚了40块钱。 连续三个任务盈利后,赵亮对“足不出户一天赚几千块钱”的态度从尝试变成了信任。

此后,为了追求更高的利润,赵亮按照客服的指示,完成了两项价值约千元的任务。 没想到,支付成功后,客服却通知赵亮,由于支付超时,赵亮无法获得利润。

对于赵亮来说,几千块钱可不是一个小数目。 为了拿回本金,他与客服沟通,但此时客服人员却消失了。

被骗的不止赵亮一个。 店主张丽(化名)也遭遇过这样的骗局。 今年2月,张莉在社交软件上认识了一名女子。 由于谈话颇为有趣,两人互相加了微信好友。 两人聊天时,女子向张丽推荐了一份兼职工作。 只要她帮助购物平台增加销量,她就会得到报酬。 抱着试一试的心态,张莉点开了女子发来的网址。

手机上弹出购物平台页面后,一名客服主动联系了张丽。 随后,张丽按照客服人员的指导,刷了几款产品的销量。 没想到,完成操作后,她不仅收到了“购买”产品所花的本金,还收到了600多元的奖励。

之后,张丽按照客服指示再次完成了一笔价值4500元的订单,不过这次客服并没有给予返利,因为该订单需要连续购买3次。 为了获得利润,张丽第二次支付了4500元。 然而,当她准备第三笔付款的时候,脑海中灵光一闪,阻止了她的行为。 等她联系客服询问校长时,客服已经失败了。 联盟。

记者暗访

客服发送二维码

让您扫描二维码支付

为了揭露诈骗背后的套路,3月15日,记者暗访了一个假冒平台,体验了一次诈骗。

在一个名为“电商联盟”的聊天页面中,记者表达了自己作为公民赚钱的愿望。 大约半分钟后,客服人员回复:首次进入请注明店铺名称或推荐人姓名。

输入推荐人姓名后,客服人员向记者发送了一条“推荐人流程介绍”信息。 记者发现,信息包含申请条件、申请职位、项目流程、项目报酬等。申请条件中,第一项是拥有微信或手机个人网银,项目奖励注明“佣金佣金随机” 5% 到 10%。”

随后,记者表示,在看完《促销流程介绍》并愿意接单后,客服人员发来消息称,“识别成功,请稍等,我们正在申请随机”给你的任务指令。”

等待了5分钟后,客服人员连续发送了四条消息。 根据信息内容,记者想要下的订单是有时间限制的,扫描客服人员发来的二维码必须在5分钟内完成操作。

几秒钟后,记者按照提示扫描二维码,手机页面上弹出了带有“苏宁易购”的页面。 页面显示,本次付费的产品是一台价值2699元的格力空调。 。 不过,有趣的是,正当记者准备点击付款按钮时,页面却显示了“已付款”字样,这意味着骗子不仅把订单发给了记者,还发给了其他人。

看到这种情况后,记者假装已经付款,将付款完成界面发送给客服。

接下来,当记者询问客服该笔订单是否会退回2833元以上的本金加利润时,经审核,客服告知订单已支付,但记者并未支付。 客服还质疑记者是否是兼职。

为了不惊动蛇,记者继续回复说要赚钱,最后客服再次向记者发送了需要还款的产品信息。 和之前的流程一模一样,记者发现,这次产品变成了价值4000元的三人办公桌,佣金依然是5%。

随后,记者谎称自己手头没有足够的资金来支付货款。 没想到客服人员斩钉截铁地回应:订单一旦发货,不可更换。 建议下单前准备好资金。 当记者想继续询问时,客服人员却失去了联系。

警方揭露秘密

为了骗大钱

花少量的钱让目标上钩

“来去无踪,开始笃定无情。” 这句话非常贴切地描述了诈骗类型的特点。 那么,诈骗的伎俩有哪些呢?

“所谓刷单诈骗,就是为了增加销量、完成任务。与其他类型的诈骗相比,刷单诈骗的金额相对较小,但时间较短,并以此达到骗取人钱财的目的。”骗子会不惜花钱引诱目标上钩。” 微信市公安局历城区分局反诈骗中心负责人王成林告诉记者,根据以往的办案经验,刷单诈骗一般都是从分流开始的。 所谓流量导流,就是通过QQ、微信、抖音、快手等网络软件,甚至婚恋,用点赞、粉丝返利等吸引人的话语来吸引目标群体。

“在吸引目标群体的时候,骗子其实会提供返现。比如你点赞或者加关注,对方会给你1元左右的返利。成功引起目标群体的兴趣后,对方就会抛出陷阱,诱导目标群体扫描二维码、登录网站或安装App等,当然,这些App和平台都是骗子搭建的假软件和平台。与正规的平台和软件相比,这些软件和平台都比较粗糙,信息也比较不完整。” 王成林表示,一般诈骗分子分工明确,有的负责分流,有的专门负责实施诈骗。 因此,目标被挂钩后,负责引流的人就会将目标交给具体负责作弊的人。 人员。

目标成功落入骗局后,为了取得目标的信任,初始订单金额一般不会太大,返现金额小而快,可以到账。 面对多次成功返现,目标人对欺诈订单的态度也从尝试转变为信任。

免费淘宝刷单微信群_免费淘宝刷单微信群_免费淘宝刷单微信群

“在获得目标信任后,骗子会抛出捆绑刷单,这意味着如果想要获得返利,必须连续刷几笔订单,刷单金额也会上升到数百或甚至上千元。一旦目标群体成功支付”,骗子就会利用订单超时或资金被锁定等理由让目标继续下单,而当目标发现问题或没有资金时,对方就会消失马上。”王成林说道。

一个提醒

正常网购产品

资金不会转入个人账户

不难看出,在诈骗交易的过程中,虽然骗子的伎俩多种多样,但骗子的根本目的从未改变,就是骗取人们的钱财。

根据警方破获的诈骗案件,发现诈骗行为不缜密,存在可被识破的漏洞。

“在日常网购中,钱永远不会进入个人账户。但在诈骗诈骗中,诈骗者会直接给出目标人的个人账户,以骗取钱财。这是诈骗诈骗的漏洞之一。” 王成林解释道。

无论存在何种类型的电信网络诈骗,只要静下心来想一想,就会发现其背后隐藏着的漏洞。 那么为什么人们仍然会上当呢?

记者从警方了解到,就票据诈骗而言,骗子选择的目标多是空闲时间较多的人群。 当他们刚接触账单欺诈时,目标群体总是会从旁观者的角度来看待事情。 后来看到别人这样赚钱,就会尝试一下,刷单。 骗子利用目标群体信息相对有限的情况,不惜用金钱进行诱惑,逐渐让目标群体对现金回扣产生浓厚的兴趣。

接下来,第一次尝到“诱惑之果”的目标群体,或出于自身的贪婪,或出于不被欺骗的侥幸心理,逐渐陷入骗子设下的陷阱。 一旦骗子达到目的,提前写好的“剧本”也就结束了。

欺骗订单是违法的。 既然点击几下就可以轻松赚钱,为什么发布任务的群主不自己练习,而是指导群里的人去做呢? 或许这个问题值得思考。

“无论骗子的剧本写得多好,陷阱设得多么完美,他们骗钱的本质目的始终没有改变。所以,广大市民一定要记住,天上不会掉馅饼。” 王成林说道。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音视频资料版权归齐鲁晚报所有。 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违法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