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
即日(4月1日)起,北京市《网络餐饮服务安全管理规范》实施。规定,外卖商户在包装外卖食品时,应当使用封口或者开启后无法恢复原状的一次性外包装袋。
商家、骑手、外卖平台等都知道这个规定吗?
如果消费者收到的食品密封有被打开的迹象,该怎么办?
如何维权?
对于新规定
还有不知道的外卖骑手和商家
昨天(31日)下午,节目组首先采访了街头的多位外卖骑手。有些人知道即将实施的新规定,而另一些人则不知道。他们表示,商家给什么饭菜,他们就送什么。
(图片引自网络)
记者:
你知道这个规则吗?
骑手1:
知道。
骑手2:
我知道,公司是这么说的,还说如果没有这个印章,就不准叫外卖。
记者:
你觉得这个规则怎么样?
骑手2:
好处是,如果餐食没有丢失,骑手可能会篡改,密封会让消费者放心。
骑手1:
很好,这是对顾客负责的表现,也保护了消费者的食品安全。
骑士3:
现在所有的大商人都有那个无法打开的封印,而且一旦打开就无法恢复。
骑士4:
有些商家使用拉链,但一旦拉上拉链就没有人可以打开。
骑士3:
封口粘上后,比如食物洒了,想把汤倒出来或者清洗袋子,就没有办法清洗了。一旦签名被撕掉,就无法恢复。
记者:
也就是说,有些企业已经在这么做了?
骑士4:
已经有了。
骑士3:
去年它就在那里,没有人能打开它。
骑士4:
也有商家使用这种锁。
骑士3:
小雕梁汤全是锁。
记者:
您知道吗,从今天开始,全市统一执行这一规定?
骑士3:
我们不知道。
骑士4:
这与我们无关。商家给我们什么,我们就给什么。如果你问我们知道没有用的话,你应该问商家有没有收到通知?
随后,节目组走访了多家餐饮店,既有平价大排档,也有经营多年的老字号、高档餐厅。同样,有的商家知道外卖食品密封新规定,有的商家还没有听说过,还有的商家已经自行实施了密封措施:
从今天开始,所有外卖公司都必须有封条,你知道吗?
商户1:
嗯。是的,密封,明天开始。 :
商户2:
不知道,领导没告诉我们。
记者:
也就是说,我们还不知道?
商户2:
嗯。但我哥的摊子早就用封条了。因为他做的饭菜都带有汤,很容易洒出来。如果有的车友不小心把汤洒了,他们就会换汤。顾客收到后会觉得味道和店里的不一样,就会给出差评。 。后来我哥在平台上写道,如果封条被打开,顾客可以拒绝接受餐食。
商户3:
我们的外卖盒都是一次性的,外面有密封。
记者:
一直都有(印章)吧?
商户3:
是的,如果你打不开,封条上会有我们的LOGO。
记者:
你知道吗,从今天起,北京所有外卖都必须加盖封条?
商户4:
没听说过这个。
没有任何通知。如果有的话,美团和饿了么可能会通知我们。
饿了么表示将通知商家
美团表示不了解新规定
紧随其后,节目组还给饿了么和美团两大外卖平台的客服人员打了电话。虽然饿了么表示将向平台内所有餐饮商户通报新规定,但不排除部分商户可能不知道。美团团泽表示不清楚外卖封存规定:
(图片引自网络)
记者:
饿了么平台上北京地区的所有商家都知道这个规定吗?
饿了么客服:
是的,如果有宣布,我们会在这里通知您。
记者:
如果一些外卖商家不提供封条或一次性包装袋,是否还能正常提供食物并让骑手送餐?
饿了么客服:
有可能,而且有些企业可能不知道新规定。如果是送达给您的,您可以拒收,或者直接拨打我们的热线。
记者:
也就是说,没有封条,但食物还是会先送出去?
饿了么客服:
是的,因为有些商家可能不知道。
记者:
美团平台上的所有商家和所有美团骑手都知道这个规则吗?
美团客服:
目前,我们尚未收到这方面情况的具体通知,需要核实。
为什么选择骑手、商家、外卖平台
知晓率这么低吗?
针对如此多的骑手、商家、外卖平台对新规不了解的情况,北京国际贸易中心研究基地首席专家赖阳表示,一是要加大宣传力度,二是要加大宣传力度。外卖平台应切实承担告知到位的责任,甚至向商家提供相应的印章:
莱阳:
首先,需要加强宣传,所有外卖商家都应该意识到。
第二,我认为外卖服务平台应该履行责任,向所有合作的商家通报新规定。
我什至认为外卖平台应该用相应的印章来连接这个服务。例如,如果商家不知道从哪里获取印章,或者从哪里获取印章,平台是否可以安排骑手在去取餐时将印章带给商家?
收到的食物没有正确密封
外卖平台难辞其咎
饿了么客服表示,消费者收到未密封的餐食时,可以拒收。那么,如果您收到的餐食密封不完整或者有被打开过的痕迹,谁该负责呢?赖阳表示,外卖平台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
莱阳:
食品在送到消费者手中时,只要密封出现问题,平台就应该承担相应的责任。
因为,如果到达消费者手中的食品没有被商家妥善密封,骑手在取餐时应及时发出,并提醒商家进行标准化包装。
其次,如果商家将食品包装得很好,但到达消费者手中时仍然出现问题,那么一定是骑手配送过程中食品运输存在安全问题,平台也必须承担责任。
律师认为
如果密封有问题,骑手或商家可以承担责任。
北京中盾律师事务所主任张剑峰从法律角度为我们讲解了消费者收到的食品封条有被打开痕迹时如何维权以及向谁索赔:
(图片引自网络)
张建锋:
因为外卖人员有责任和义务将食品安全、完整地运送到消费者手中。外卖人员是食品运输者,负责食品运输的人员应当承担安全、完好运输食品的法律责任。
食品运输必须符合食品安全法的有关规定。如果外卖员有证据证明封条损坏不是自己在运输过程中造成的,外卖员可以向食品生产企业索赔。外卖员和食品生产企业对食品安全负有连带责任。
出现上述情况时,消费者可以向配送人员或食品生产企业或者同时向配送人员或食品生产企业追究食品安全问题责任。
外卖密封只是食品安全的一方面
多管齐下确保外卖食品安全
中国互联网络中心发布的第49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去年底,我国外卖用户规模已达5.44亿。这么多人的食品安全不能容忍任何虚假。
(图片引自网络)
民以食为天,民以食为天。有了封条,外卖食品安全能放心吗?
对此,北京国际贸易中心研究基地首席专家赖阳表示,外卖密封只是食品安全的一方面。如果你想更安全,应该多管齐下:
莱阳:
外卖食品的安全是一个综合管理体系,包括产品加工过程的安全、包装密封过程的安全、运输过程的安全。
运输过程中的安全不仅包括配送员擅自打开餐盒,甚至添加一些有害物质,或者吃、偷食物的可能性,还包括运输过程中的松懈,如管理和控制不够等。温度和湿度。那么,当食品到达消费者手中时,可能会出现安全问题。
因此,应加强全过程安全管理。这既包括标准化的密封件,也包括一系列相应的工艺操作规范,以确保运输过程中的食品安全。
比如保温处理的操作规范,以及仓储、提货、发货等各方面操作的一些规范和细节。这就要求外卖平台企业不仅要对骑手进行培训,还要将相应的技术规范形成为企业运营的标准,甚至未来发展成为行业标准甚至国家标准。
今天你叫外卖了吗?
对于外卖封条新规你怎么看?
内容转载自:1039新闻晨公交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