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9日,京东618业绩出炉。京东凭借主场优势占据行业总流量70%(数据来自慧慧导购)。 6月1日至18日,累计订单量突破1亿。 6 月 18 日全天使用手机。手机下单比例达到85%。这是什么概念? PC端的订单量只有15%,而移动端几乎追上了他的6倍。如今,85%的数字频频出现在各大网站的新闻报道头条,也引爆了社交媒体。这样的表现意味着一个几乎“不可逆转”的现象,那就是尽管今年618落在周末,但移动电商已经超越传统零售企业,成为假日经济的主角。
移动电商真正形成大规模的数据报告只是近一两年的事情。情况变化得这么快。一方面,它表明智能手机和互联网的发展超乎想象。两年之内,它就能够逆袭PC并占领市场。这也说明用户的消费习惯已经被移动设备“捕获”。
当然,京东手机此次的快速表现并不能用趋势和习惯来解释清楚。为此,霸总试图从当前节日消费经济数据中找出一些影响变化的关键因素,把京东手机崛起的真相还原给大家。
移动京东如何打破节日消费魔咒
本次618品质嘉年华持续三个周末。事实上,老师在大升职之前,已经是满头大汗了。与传统线下渠道可以利用节假日开展促销活动不同,节假日一直是电商的大忌,无论是周六周日、三天长假还是七天黄金周。电商平台流量和订单量下降也很常见。为何京东618这次能利用移动设备实现火爆销售?
首先,移动终端刺激假日零售市场的功能正在强化。随时随地可以下单、选择多样化的优势吸引了用户。另外,目前对节假日消费环境的强制设定,也大大降低了消费者的积极性。其次,移动购物体验大幅提升。以京东为例,即使您在旅行或在其他地方,您仍然可以通过手机满足订购和购物的需求。移动的便利性和线下消费的滞后状况刺激了用户线上购物的回报。那么假日经济属于实体经济还是网络经济呢?这个问题将再次引起人们的深刻思考。
据新浪报道:国家旅游局发布旅游统计报告。今年的不完全信息显示,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带来了消费方式的变化:从零售餐饮、国内旅游转向网购、观影、出境旅游。
另外,五一黄金周只有三天,这使得大多数游客无法远行。即使是短途旅行,到处人山人海,也大大降低了度假体验。从商品消费到购买服务,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开始注重体验和服务质量,线下度假经济的弊端让“不用远行,网上购物”成为新的发展空间。
618当天,京东移动订单占比达到85%,足以证明,在遭遇法定节假日等重大不利因素时,移动端的价值进一步凸显,成为京东的主战场。重大促销活动。所以说,真正撑起今年618大促的“第一英里”的,是京东的移动端!
从京东的历史销售数据基本可以总结出一个规律。周一至周五工作时间,PC端和移动端一起售货。周六周日,移动端具有可以随时随地下单的优势,逐渐成为节假日期间的主流。单一平台。此次京东手机在618期间的强势崛起,表明移动端作为节日消费主力单元的格局正在形成。
场景化购物更“省心”!
手机京东用“秘密武器”称霸618
除了智能手机的普及创造的条件之外,京东移动端在本次618期间的强势崛起,也与京东一贯的高水平建设和对移动平台的重视密不可分。坚持两条腿走路,PC端和移动端,移动终端在满足场景消费方面的作用是不可估量的。根据京东大数据分析,移动端更容易了解用户需求,把握用户画像,实现热门商品的精准推荐。京东每天帮助数千万用户找到令他们满意的产品和活动。这成为京东在大数据方向的主要举措。
因此,京东移动此次“称霸”618,最重要的就是通过大数据与个人用户的精准定制“连接”,让消费者的购物体验“匹配”、“吸睛”。高级水平!依托对用户行为、产品属性等大数据的挖掘,京东大数据生成用户画像、产品画像、供应商画像,进而聚焦用户偏好、产品竞争力、促销因素、真实性四大方向。 - 帮助用户找到满足感的时间效果。产品。基于京东大数据用户画像,618期间,京东移动为消费者带来了更精准的商品推荐和更个性化的购物体验,精准瞄准消费者,高效转化平台流量。
这对应着京东针对用户的购物习惯、心理、产品关注点整合匹配了一套算法。不同的用户看到不同的产品、品牌、商店和促销活动,让特定的用户群体形成对特定品牌的偏好。专注于。今年618主会场首次全面采用个性化“包装”。除了带来耳目一新的视觉效果和浏览体验之外,首周表现强劲的闪购渠道等特殊场馆,几乎所有页面都充分注入了个性化“基因”。将推出更好地满足特定用户需求的产品。在触达真实用户的前提下,自然会带来GMV的快速提升。
6月1日至6月16日,超过2亿用户在线互动,大量商家积极参与,共同构成了京东618无与伦比的线上销售实力,这是一个无法逆转的大渠道、新平台。线下实体。趋势。帕先生有理由相信,未来618的奇迹还将不断创造,更多精彩的未来也在迅速展开。毫无疑问,京东是这个瞬息万变的时代最有力的掌控者。移动京东将开辟移动电子商务新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