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根据红包规则,微信红包实行配额制度。
(1)非实名用户,即未绑定银行卡的用户,可以通过微信币钱包收发红包。 变更支付限额为每天1000元,每月2000元。 如果红包金额已经是1000元,想要再次发送,必须添加身份认证,即添加银行卡完成支付;
(2)对于实名用户,即绑定了银行卡的用户,单笔红包上限为200元,一次最多可发送100个红包,即最多可发送100个红包。单笔付款可100元。 单日发放红包最高金额为10万元,银行卡支付金额受银行卡额度限制。
2、众所周知,普通红包和幸运红包最多只能发放200元。 目前,大部分微信用户已经完成实名认证。 由此看来,一个微信群里的红包最高金额为人民币。 不过,根据上述的配额制度,用户单日可以发出10万元的红包。
扩展信息:
1、微信红包是腾讯公司产品微信于2014年1月27日推出的一款应用。功能上可以发送红包、查看收据及收据记录、提取现金。 2014年4月14日,“安卓手机用户用微信扫描身边出现的红色二维码,并通过腾讯应用商店成功安装其他应用,即可领取微信红包。微信红包与2015年春晚的互动,成为了年夜饭的主菜,小红包甚至意外抢了春晚的风头。
2、产品特点:
(1)设计简单。 在“微信红包”功能的设计中,遵循了简单的原则。 发送者通过“新年红包”公众号选择要发送的红包数量、金额以及祝福话语,通过“微信支付”支付,然后发送给好友; 收款人开通后即可获得相应福利,只需将借记卡链接微信,一个工作日后即可提取现金。 2014年1月27日之前,用户必须先写祝福才能抢红包。 之后就改为先抢红包再送祝福的流程。
(2)流行速度快。 自2014年1月26日悄然上线以来,微信红包迅速火爆,其受欢迎程度不亚于之前的“打飞机”游戏。 收到红包后如果想提取现金,必须绑定银行卡。 由此,绑定微信支付的用户数量大幅增加。 腾讯数据显示,除夕至大年初一16:00,超过500万用户参与微信抢红包,抢红包总次数超过7500万次。 累计收到红包超过2000万个,平均每分钟收到9412个红包。
(3)隐私机制。 微信利用现有的朋友关系。 用户通常不会主动添加他人为支付宝好友,只有在需要转账时才添加对方的信息。 但微信本身是作为日常交流的工具,其友情关系是在日常生活中积累的。 在这种情况下,主动的人际传播显然更有利于人群之间的互动和传播。
参考:百度百科-微信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