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流量平台的“筑底期”正在到来

2023-12-13
来源:网络整理

文字| 吴俊宇《更深》

进入2020年下半年,流量平台普遍进入相对平缓的发展阶段,之前的“热闹”逐渐消散。

三大明星公司的节奏调整,很大程度上预示着流量平台快速扩张的时代已经过去。

“申纪渡”在之前的流量平台分析文章中提到:移动互联网过去的粗放式增长正在朝着商业模式优化、财务模型优化的方向发展,一个漫长的“触底期”即将到来。

除了目前风头正盛的抖音、快手、哔哩哔哩之外,大多数互联网流量平台都面临着“触底期”的问题——包括微博、陌陌、百度APP、趣头条等产品或公司。

“筑底期”,公司的产品形态和商业模式已经成熟,目标也更加清晰:

1、产品形态上,资讯、直播、短视频、长视频统一。 所有的内容形态都只是流量平台的产品组件,根据平台属性和用户习惯不断重新排列组合;

2、从商业模式来看,广告、直播、会员是流量平台的主流盈利模式,几乎没有其他选择。 在宏观环境不确定的情况下,平台需要根据市场趋势动态调整收入结构;

“触底期”的流量平台无论是生存还是发展都处于相对安全的状态。 短期内新公司、新产品的侵入性攻击的可能性不大,企业更加注重内部效率的提升。

经过对微博、陌陌、百度APP、趣头条等产品或公司的长期观察,我们可以发现一些一般规律:

以趣头条为例。 在其刚刚发布的第二季度财报中,我们可以看到组织效率和内容调整对于流量平台的重要性。

01. 提高效率、降低成本

随着疫情缓解,广告市场逐渐复苏。

数据显示,继今年一季度暴跌19.9%后,随着二季度疫情逐渐恢复,市场规模同比增长18.7%。 趣头条营收14.4亿元,同比小幅增长4%,跑输大盘。

用户数据方面,综合平均月活跃用户(MAU)为1.365亿,2019年第二季度和2020年第一季度分别为1.193亿和1.383亿; 综合平均日活跃用户(DAU)为4300万,2019年第二季度和2020年第一季度分别为3870万和4560万。

joytok趣抖音怎么变现_趣抖音赚钱模式_joytok趣抖音赚钱吗

这份财报仅从“增长”维度来看乏善可陈。 与营收和用户数据相比,财报中值得一提的是亏损的大幅减少。

非美国通用会计准则下的净亏损为1.73亿元人民币,同比收窄65.1%,净亏损率为12%,而去年同期为35.8%。 包括金币成本和获客成本的控制。

第二季度销售及营销费用为9.217亿元,同比下降29.6%,销售费用率为64.2%,创历史新低。 每日DAU用户参与费为0.12元,是峰值水平的一半。

从财务数据和管理理念可以看出,趣头条正试图通过降本增效来探索更大的发展空间。 早在一季度财报会议上,管理层就提到:

当时,管理层预计今年下半年收入和用户规模将继续增长。 资本配置,特别是在用户参与和用户获取方面,将进一步优化,持续提升运营效率。

二季度财报会议,效率提升依然是核心内容:

今年8月,趣头条进行了组织架构升级。

一是合并增长和商业化团队,成立广告和增长中台,进一步提升广告变现能力,降低获客成本;

二是将趣头条App与短视频、短视频合并为短内容BU,重点突破短内容;

三是加大创新业务布局,创新BU重组为创新中心,负责探索新方向。 重组后,前台将由短内容、米读、游戏三个BU和创新中心组成。 中台将由广告与增长、技术、算法、数据四部分组成。 后端结构保持不变。

从谭斯良的内部信中可以看出,这与快手K3活动后的组织架构调整有着类似的诉求:

过去,互联网公司的组织架构调整往往着眼于打破原有的利益格局、清理派系斗争。 近两年调整更多集中在团队变革上,以提高效率、降低成本,比如字节跳动、快手、趣头条。 它代表了“技术+算法+内容”驱动的组织变革。

02.内容调整

2016年,趣头条凭借“金币补贴+社交裂变”模式迅速捕捉下沉市场的流量红利。 当时下沉市场刚刚迎来新一波装机潮。

joytok趣抖音赚钱吗_趣抖音赚钱模式_joytok趣抖音怎么变现

但如今流量红利已见顶,宏观经济环境下滑,巨头们在下沉市场争夺粮食,趣头条早期的商业模式开始面临压力。 货币补贴不存在任何障碍。 一旦对手加大补贴力度,用户很容易被“冲走”。

突破口仍然是内容。 只有用户因内容而愿意来,因内容而留下,才有可能真正降低金币和获客成本,优化财务指标。

在趣头条宣布的结构调整中,特别提到要突破All in 内容。

目前,几乎所有流量平台都面临着短、中、长内容的权重问题。 抖音、快手变长了,哔哩哔哩变短了,趣头条也在不断弥补内容短的短板。

但短、中、长内容的内容生产机制和用户消费机制是完全不同的。

1. 典型的短内容包括5分钟以内的短视频和短文字。

此类内容的消费门槛较低,用户观看、阅读此类内容的心理负担较小。 即使他们点击了无价值、无意义的内容,阅读的沉没成本也很低。

“消磨时间”和“好玩”是此类内容的核心消费者诉求。 好的短内容需要在几分钟内快速发布并精彩,才能吸引用户。 同时,短内容强调平台与用户的互动,基于算法机器学习不断向用户推荐相似内容。

2、典型的中长内容包括微信公众号的深度文章和B站5-20分钟的视频内容。

此类内容多由成熟团队制作。 用户在消费此类内容时,主要考虑的是机构或团队的影响力以及内容本身的价值。 较短的内容,平台与用户的互动性稍弱,对内容的清爽性和节奏性的要求也稍低。

3. 典型的长内容包括小说、电影、书籍等。

爱奇艺的影视剧、阅文、米读等网络文章都可以算是长内容。 制作群体主要由网络文章作者、导演、编剧、专家组成,用户阅读的沉没成本较高。

平台与用户的互动最弱,很少有人在短时间内持续消费新的长内容。 内容要新颖,节奏要控制。 互联网产品可以长达章节,而影视剧则可以分为剧集。

短内容对内容和平台技术要求较高,但确实是抢占用户时间的有力工具。 QM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3月,短视频在线时长同比增长80%,时长占比接近20%,成为仅次于即时通讯的第二大行业。 事实上,微信和哔哩哔哩都在加大短内容的投入。

joytok趣抖音怎么变现_joytok趣抖音赚钱吗_趣抖音赚钱模式

在今年年初的一次微信公开课上,张小龙坦言:微信缺乏短内容是一个错误。

微信对于中等长度的内容有着非常完整的生态,但在短文本和短视频方面相对较弱,以至于被抖音、快手等短视频平台超越。 今年推出视频号的最大意义就是帮助微信弥补短视频内容短板。

B站UP主曾长期制作5-30分钟的中长视频内容。 但从2019年开始,1-5分钟的短内容占比逐渐上升,甚至以“配音大赛”等各种操作性较强的方式持续推动短内容的内容消费。

抖音、快手凭借短视频内容迅速走红,随后带动整个内容行业新增“短视频+微博”内容。 我们可以看到,今日头条、百度APP、知乎甚至哔哩哔哩等平台都在随后发展起来。这一年,“短视频+类微博”内容成为了内容流量平台的标配。

对于趣头条来说,短内容依然薄弱。

相比米读在长内容赛道的表现,趣头条的信息流产品表现却不尽如人意。 趣头条目前的创新产品中,除了米读外,主要依托趣头条APP流量母平台。 、短内容开发是创新业务发展的重要前提。

美国研究人员 Chip 和 Dan 在《行为设计:创造巅峰体验》中分析了行为设计对商业的影响及其带来的潜在好处。 当今的大量移动互联网产品都指向“行为设计”。 在“行为设计”中,有几个规律:

所有移动产品都在争夺存量用户、增加用户粘性,而短内容让用户在短时间内、用更少的精力、更低的风险获得巅峰的微信体验。

目前,内容迭代速度越来越快,用户品味就像时尚潮流,每年都在变化。 今年是沙雕,明年是热门歌舞,后年是剧情和故事。 当时尚潮流迅速变化时,短内容也会迅速变化。

抖音依靠强大的算法推荐引擎,快手依靠有效的社区运营。 互联网平台的壁垒在于谁能在竞争中快速建立网络效应。

与其他产品相比,趣头条在短内容方面起步并不晚,但尚未找到金币模式之外更有效的建设方法。 短内容作为趣头条的流量基础,也是内容建设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一场失败的战斗。

趣头条今年的目标是实现盈亏平衡,增加内容的吸引力。

从美国投资研究机构的预测来看,趣头条将按照目前的趋势发展,今年年底或明年初可能会达到盈亏平衡。

只有深耕内容作为吸引和留住用户的决定性因素,才能真正摆脱流量焦虑,告别亏损,真正实现长期可持续发展。

放眼整个内容互联网行业,丰富生态、算法驱动、以流量为基础实现多元化变现,是未来流量平台发展的主流路径,也是拓展矩阵的方向。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