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618悄然过去了。
今年抖音电商也“悄悄”参加了本该轰轰烈烈的618好物节。 虽然抖音官方或抖音商家公布了一些数据,比如抖音官方数据显示,6月1日至18日,抖音电商直播总时长4045万小时,播放带有购物车的短视频1151条。 亿次,抖音商城场景带动销售额同比增长514%,参与商户数量同比增长159%。 但这些统计数据远非漂亮。 要知道,同比是和2021年对比的。51秒看懂电商信息网
今年5月31日,抖音电商总裁魏文文宣布,将兴趣电商正式升级至全领域兴趣电商阶段。 抖音作为一款短视频应用,有着改变整个电商模式的野心。 抖音揭东背后的话语也正在酝酿着巨大的变化。
5月6日,字节跳动香港公司正式更名为抖音。 字节跳动旗下多家公司也纷纷更名,主打“抖音”。 4月底,知名律师事务所合伙人高准宣布出任字节跳动CFO。 这位为100多家企业上市融资提供法律服务的“IPO专业人士”,也让抖音的上市计划迫在眉睫。 有市场人士指出,字节跳动更名显然是为了提升抖音品牌估值,使得抖音集团赴港上市指日可待。
细心的网友还发现了抖音产品的变化:抖音和“抖音商城”的宣传视频比以前更多了。 据传,抖音商城未来也有望从二级页直接进入首页。 抖音电商未来在整个产品上的布局是否会影响用户体验? 所谓的利息电商到底是概念炒作还是模式创新? 抖音傲人的流量已经到了天花板吗?
从内容到电商,抖音商城是否成为押注的棋子? 51秒搞懂
数据显示,抖音的主要用户集中在35岁以下,其中25岁至30岁的比例仍然很高。 这群用户很容易对产品产生粘性,也是传播抖音产品的主力军。 最重要的是,这群用户拥有相对稳定的收入来源,这也成为抖音决心拓展电商功能背后的基本逻辑。
51秒了解电商创业网
51秒了解互联网
从短视频投放到直播电商,抖音为电商提出的新逻辑是利用算法推荐用户可能感兴趣的内容,然后利用内容来推广产品。 从搜索或者信息流广告来看,它可能比传统电商更好。 应该更适合普通人的信息浏览习惯。
然而,基于短视频的产品广告的缺点仍然很明显。 首先,视频广告用户很少进行主动搜索。 虽然抖音的二级页面有浏览历史功能,但现实情况是,当用户刷过某个广告时,如果以后还想购买,可能就找不到原来的广告信息了。 有时你会跳出抖音,去其他电商平台,导致复购率低,抖音成为其他平台的嫁衣。 。
此外,抖音的电商流量入口依赖于短视频内容。 这意味着要想卖得好,不仅要有好的产品,还要有好的主播和制作精良、创意十足的短视频。 压力和主导权已经无形地转移到了品牌身上。
提高抖音商城入口位置、增加短视频广告频次,显然是抖音巩固用户与产品关系、稳定电商流量池的意图。 然而,作为一款娱乐短视频软件,抖音用户还没有养成主动购物的习惯。 未来,平台必须为广告视频提供一定的流量支持,打造电商内容生态。
去年10月13日,抖音电商推出《电子商务内容创作规范》。 抖音电商建立了内容生态分级标准体系。 还从内容安全、音视频质量、信息价值、作者影响力、品牌影响力、直播互动氛围等多个维度评估创作者发布的内容质量。 分类,还推出了鼓励优质内容、打压低质量内容的策略。
平台加强内容监管、提高内容制作门槛,一方面是为了规避政策风险,但从另一个角度来说,也扩大了头部内容制作机构的优势,这对于中小电商博主来说显然是不利的。 在此背景下,抖音主播人员化、日播更加常态化已成为趋势。 随着大品牌的进入,不少抖音用户期待的低价甚至破价也会相应降低。
触及流量天花板,抖音流量还越来越贵吗?
在互联网短视频舞台上,抖音独领风骚已是不争的事实。 然而,近年来,关于抖音是否已触及流量天花板的质疑并未停止。
据抖音自身2020年8月公布的数据显示:包括抖音火山版在内,抖音日活跃用户已突破6亿。 同年1月,抖音日活跃用户为4亿。 但如果对比2018年的数据,就能发现差距。 2018年6月,抖音首次宣布日活跃量突破1.5亿,较2018年初的3000万环比增长400%。在抖音6亿日活跃用户的背后,用户增速放缓增长是现实。
广告收入也在放缓。 公开资料显示,抖音2021年总收入为580亿美元,同比增长70%。 增速已经低于2020年的水平,其中广告收入占比为57%。 %关于。 据微信证券报报道,2021年上半年以来,今日头条一直处于亏损边缘,抖音广告收入也面临停止增长的困境。
《螳螂观察》认为,用户增长的红利期已经过去,广告收入减少,抖音目前的策略已经从获取用户转向留住用户、增加变现渠道。 但另一个问题也接踵而至,那就是大大增加了商家和经营者的难度。
有业内人士表示,与其他具备电商功能的直播平台相比,抖音的优势在于玩法丰富。 抖音使用聚梁千川(抖音直播间的购买系统),更注重运营的个人实力。 可以推荐的是抖音也拥有最多的渠道和支持计划。 但由于抖音的流量生态已经集中在大品牌手中,中小企业的运营难度变得比以前困难很多。
与其他电商平台不同,抖音还不是一个电商生态系统。 所有主播或者短视频都表现出喊卖卖货的逻辑。 主播甚至要与经营者来回协调“表演”,营造抢购、缺货的氛围,让消费者有捡到便宜的感觉。 整个产品的气质不太符合电商。
随着抖音平台的规则和玩法不断更新迭代,商家的操作难度也在增加。 有商家在社交平台爆料:以前抖音直播间经常玩“憋单”,意思是挤压用户订单突然增加。 销售,但现在不允许夸张的“拖订单”。 开店方面,2020年,在抖音店搭建一个直播间仅需5万元,商家无需囤货,只要有合作的供应链即可。 但其他门槛却大大提高,很多要求堪比开一家小型实体店。 一些入驻抖音的商家表示,虽然抖音的流量依然不少,但流量越来越贵。 一位抖音直播运营商在《电商直播《三国志》:流量之战》中透露,前两年抖音的一些转化成本可能是7元,但现在是8元、9元。
对于一些头部品牌来说,在抖音上赚钱并不像以前那么容易了。 100个人做抖音直播,99个人没赚到钱。 这也是一些自媒体在抱怨抖音卖货现状的原因。 去年火爆的抖音直播间,“鸿星尔克品牌官方旗舰”,在巅峰时期的超级粉丝已经跌落。 直播间的在线人数也增加到了100多人,而每场比赛的平均销售额已经不足15万。 一场直播结束后,考虑到主播人力和场地成本,“入不敷出”或许已经成为常态。
成为真正的电商公司,内容和商城能否融合?
除了流量入口之外,淘宝传统电商与抖音爱好电商最大的区别在于用户动机。 大多数人花时间在抖音上是因为内容。 另一方面,抖音用户访问直播间看到推荐会觉得产品和价格都不错,很可能会冲动购买。 对于淘宝来说,人们只有在有需要的时候才会搜索和购买。
因此,淘宝的流量在渠道上是比较稳定的。 对于在淘宝上购物的用户来说,一部分是店铺流量,另一部分是推荐流量。 进入商店的人通常会识别该品牌并进行搜索。 需求比较明确,但抖音的内容有些随意,用户不一定有购买的需求。
因此,无论是内容还是抖音自定义的全球兴趣电商,其核心都是通过信息流推荐来完成用户的订单。 历史上,抖音一直是淘宝、京东、苏宁等电商平台的站外流量来源。 短视频、直播间都有购买上述平台产品的外部链接。 但随着抖音自身电商生态的逐步完善,外部链接跳转功能于2021年10月正式关闭。
《螳螂观察》认为,抖音目前最大的危机是变现方式的矛盾。 互联网离不开流量的分发和变现。 抖音的变现方式一直以广告为主。 有公开资料显示,2020年字节跳动的广告收入占总收入的77%,2021年将占比57%左右。 可以看到,字节跳动的广告收入占比正在下降,但对于抖音来说,流量池就这么多,给广告主和用户分配多少公域流量成为了一个大问题。
二是抖音内容社区与电商平台的冲突。 本质上是一个内容平台。 内容平台搭建了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平台。 电子商务平台是关于人和商品的。 就抖音目前的生态系统而言,大多数用户对抖音的需求仍然是短视频,显然不是电商。
抖音的流量是否有机会引向电商渠道? 答案是很难,因为本质上,抖音作为一个产品,流量基本都是内部分配。 它不能像微信一样自然转化为拼多多,也没有直接从种草到购买的小红包内部循环。 普通用户进入抖音观看视频,但抖音的功能显然无法留住用户。 未来抖音如何协调内容与电商的关系,将是内容电商能走多远的重要指标。
未来,直播、短视频将继续与传统电商融合。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电子商务模式将不断更新。 如何抓住现有用户的购物需求,持续扩大用户平台与产品的连接,将是抖音电商乃至整个互联网电商流量竞争的焦点。
参考
1、抖音电商开始拼“多多”并发生巨大变化
2、抖音电商的天花板已经摆在眼前。
3、狼来了!抖音电商的威胁与自我困境,财经奇观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螳螂观察”(ID:),作者:星影,36氪经授权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