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专家:韩亮,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骨科副主任医师
5月21日是“世界脊柱健康日”,旨在提高人们对脊柱健康重要性的认识。祖国传统医学在几千年的传承和积累中,也非常重视脊柱和督脉的健康。
现代医学认为,脊柱保护人体脊髓神经,承受身体重量,还负责扭转、屈曲和伸展活动。它既需要稳定的支撑,又需要灵活性。包括颈椎、胸椎、腰椎、骶椎和尾骨。其中颈椎和腰椎是活动最多的支柱,也是最容易出现问题的。中医认为,脊柱位于背部正中,与督脉运行方向一致。它主宰人体阳气,属阳经之海。阳气向上,有升、温、护的作用。当阳气过度耗损、阳气虚弱时,就容易出现颈腰酸痛、怕冷等问题。保养脊柱,中医非常注重温阳补肾、强筋壮骨。
今天,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骨科专家韩亮副主任医师给读者朋友们介绍一些简单的方法:练气功、喝茶、减轻劳损;针灸、避风寒可以帮助我们远离颈腰部疾病。
练习气功是脊柱保健的重要内容,是保证脊柱形态和筋力的重要方法。应根据自身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锻炼方法。比如,年轻人可以尝试游泳、平板支撑、俯卧撑等力量训练;老年人可以练习八段锦、五禽戏、太极拳、抱掌挺腰、抬头扩胸等挺颈、挺背、挺腰的动作。这些动作与我们日常工作、生活中鞠躬、弯腰的动作是相反的。它们可以有效防止脊柱劳损和退化。它们简单、容易、安全、有效。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还应尽量避免低头、弯腰负重等长期动作,尽量保持端正的坐姿,避免躺着看书、看电视、看电视。手机。这些姿势会集中压力并导致紧张。
另外,选择一些常用的中药或药食同源的饮片来代替茶,可以温阳补肾、益气强骨。对于平时有背颈酸痛怕风寒的人,可以选择黄芪、防风草、桑葚、枸杞、茯苓各5-10克来代替茶,可以补气固表,祛风散寒,补肾滋阴。角色。如果是容易上火的体质,可以酌情减少黄芪、桑葚的用量。
根据中医经络腧穴理论,刺激局部穴位可以有效调节经络及相应脏腑的功能。针灸是按摩和针灸中的常见疗法。脊柱中部以督脉为主,两侧膀胱经布满腧穴。督脉上的穴位多选在棘突凹陷下,膀胱经脊椎旁开1.5寸、3寸处有穴位。用手指或桃木均匀、轻柔地按压穴位。以感觉酸胀为宜。穴位可帮助理气、祛瘀、止痛,缓解颈、肩、腰、背疼痛,四肢放射麻痹。常用的穴位有风池穴、大椎穴、肾俞穴、八髎穴、环跳穴等,如果你的颈腰部因风寒感冒而无力,可以选择艾灸作用于这些穴位,可以疏通经络。通经养阳,理气温血。无论是针灸还是艾灸,都要注意保护皮肤,避免损伤皮肤、肌肉和软组织。
预防疾病是最好的治疗方法。如果已经出现颈部、背部、腰部疼痛,且通过自我照顾无法缓解,应尽快去看医生进行身体检查。中医疾病分析多以症状为主。例如,颈部、腰部发紧,通常是由于寒湿所致;怕风寒,是风寒所致;剧烈而持续的疼痛通常是由于瘀血所致;颈部和腰部酸痛通常是由于疲劳和虚证引起的。根据不同的症状和特点及时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早治疗才能早康复。其实,维护脊柱健康的方法有很多,比如针灸推拿、拔罐刮痧等,希望读者能够参考建议,根据自身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防患于未然,及时休养,远离脊椎问题,保持筋骨正直、筋软、身正、神清气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