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夜文化史上,1997年注定是一个分水岭。此前,卡拉OK厅(音乐咖啡馆)和传统迪斯科舞厅在中国的夜店场景中并列存在。自1997年起,迪斯科舞厅和卡拉OK酒吧逐渐被规模较小的“迪斯科酒吧”所取代。
巨大的舞池不再流行,夜店主们开始转向小型舞池,追求人们跳舞喝酒的一种极其轻松的娱乐状态,而不是像迪斯科时代那样一大群人站在舞池上变得高傻。一晚。
与此同时,“慢摇滚”的前身——各种以音乐和西方文化为主题的小酒吧,正在北京三里屯、上海衡山路悄然生长,正在催生中国夜店的新一轮革命行业。性变化。
1997年,香港投资者在广州开设了一家名为“Face”的酒吧,这就是后来风靡中国的传奇夜总会“Baby Face”的前身。位于广州淘金北路,一家面馆对面。
Face完全复制了香港兰桂坊酒吧街的模式。酒吧虽小,但精致。舞池变小了,牌桌增多了,还有人跳舞喝酒。全新的Face一开业便瞬间爆红,从此将广州人的娱乐方式从迪斯科舞厅带入了真正的酒吧时代。
Face成功后,1998年底,投资者在广州东风路开设了一家规模更大的Face,面积达2000多平方米。舞台可伸缩,装饰采用太空式金属材料,“前所未有,新潮”。广州夜总会专家称这家新开的“大脸”(俗称“大飞”)。
1997年,一家小型迪斯科舞厅在北京朝阳门外大街五层的“海澜天城”楼顶开业。它比巨大的“JJ”要小得多,只能容纳150人左右。但它却拥有当时最新的概念设计、最耀眼的装饰材料、最专业的灯光音响设备、最动感、国际化的音乐。这是北京夜店历史上绕不开的烙印。
该节目的灵魂人物是一位名叫 Mark 的 DJ。马克,又名马克张,本名张伟涛。凭着对音乐的热爱,他从一名灯光系学生成为了一名DJ。 20世纪90年代初,上海JJ 率先引进外国DJ,常驻DJ是英国人。张伟涛是当时JJ 第一位也是唯一一位华人DJ。
一位北京夜文化观察者感叹:“无论是后来在北京的普及,还是包间文化的培育,都少不了一份贡献。”
此后十年,陆续培育出GT、Coco等精品夜总会,均跻身世界百强夜店之列。其在时尚夜文化方面的领先地位在北京乃至全国都无人能超越。 1997年,它的时代才刚刚开始。
1995年的北京,当迪斯科舞厅仍是城市夜晚的主流时,三里屯悄然开设了第一家酒吧。这里,曾经是距北京城墙三里地的一片农村(故名“三里屯”)。附近原恭亲王、多尔衮的陵墓因年久已损。 1952年,北京工业学校(现北京机电研究所)、北京舞蹈学校、北京师范学校迁至此。
在这样一个高密度的外国人聚集区,酒吧这种环境和氛围适宜的社交休闲场所应运而生。 1995年,在三里屯出现第一家酒吧之前,北京只有高档酒店的大堂才有酒吧。除了外国人,很少有中国人能去那里花钱。
同年4月,一家名为“韵升()”的酒吧在三里屯北大街开业。它的创始人是一个名叫胡从浩的年轻人。原意是1930年代和1940年代流行于欧美的摇摆舞,是华丽爵士乐时代的象征。
还有一家叫“男孩女孩”的酒吧,这也是三里屯发展初期的标志性酒吧之一。它于1997年6月开业,每晚都有四支乐队轮流表演,演唱中国流行歌曲。场面十分火爆,消费群体以白领为主。
1998年春节过后,王菲和那英在春晚演唱了歌曲《遇见98》。一瞬间,这首歌成为了《相约三里屯酒吧》的代言歌。整个三里屯北街随着《相约98》的歌声进入了酒吧相约的鼎盛时期。 “曾经,如果你没有去过三里屯,你就跟没出过国一样落伍了。”
20世纪90年代初,上海的酒吧还只是一个隐秘而暧昧的空间。他们常常隐藏在星级酒店的巨大阴影中(比如静安希尔顿酒店附近),星级酒店客房门上的灯光模糊。酒吧门之间构建了一条虚拟通道。
在接下来的四五年里,上海的酒吧行业慢慢地发展得异常丰富。一些考虑到当地消费群体的酒吧正在悄然兴起,尽管它们仍然与星级酒店保持着一些联系,比如“1931”和“凯文”就是其中的佼佼者。
始建于一百多年前的衡山路上,以遮阳梧桐和古老平房闻名的“东方香榭丽舍大街”,从此成为上海酒吧街的代名词。据统计,1999年,衡山路167家商户中,酒吧近百家,营业面积100多平方米,营业额6.5亿。在上海的休闲街道中几乎无人能敌,衡山路的辉煌也达到了顶峰。
2001年,上海新天地一期开业,一大批针对游客和白领的小酒吧在这里诞生。 “新天地”的大型广告牌上写着:明天与昨天将在今天相遇。这里的酒吧大致分为两类:西式风格和老上海怀旧风格。
G+和CJW这两个条就是上述两类的代表。 G+(CLUB G PLUS)是新天地酒吧的旗帜。有人评价,上海唯一的大型嘻哈夜店就是G Plus。从开业到现在,一直坚定不移地高举电子音乐大旗,与市内各大嘻哈夜店竞争。
CJW是一家爵士乐主题酒吧,也是复古怀旧的好去处。这家酒吧的音乐家们总是大胆地将爵士乐和中国民间音乐完美地结合起来,并在表演中加入了二胡等民族乐器。
介绍的这位幕后专家被娱乐杂志评为上海娱乐教父,他的中文名字叫杨卫红。在杨卫红的带领下,这里已经成为中国夜总会的圣地,也成为近十年来上海许多八卦发生的地方。
平房白天看起来很古老,但晚上在灯光的照射下却展现出现代的一面。主体是一个两层的独立酒吧。一楼有一个小舞池,有 DJ 演奏,二楼有乐队。他们在固定的时间表演。好像没有中文歌曲,“而且选手基本都是外国人”。
Park 97已经成为上海酒吧的代名词、酒吧特色、品味的象征。
1999年国庆前夕,一家小型酒吧——“真实”(Ture)在深圳东园路国企大厦25楼的一处私人住宅中诞生。真正的创始人只是为了好玩,和几个朋友一起投资了几十万,开了这家小酒吧。没想到,却让深圳的夜生活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当时我觉得中文‘ture’这个词有很好的寓意,可以翻译成‘本色’,就是做你自己。”
“本色”歌手的传奇巅峰发生在2007年夏天。那一年,来自本色酒吧东门的黑瘦害羞的歌手陈楚生报名参加了湖南卫视《快乐男声》的选秀。 ”带着惶恐。由此,他名声大噪,获得了“快乐男声”的称号。 《快人》冠军。
时间已经快到2003年了。
接下来,深圳本色、广州Face、北京三里屯、上海新天地,中国夜店的发展史将继续书写更多感人的传奇,而在1997年到2003年的短短几年里,一切才刚刚开始。
站在2003年的十字路口,由俱乐部文化、音乐、连锁酒吧组成的新一轮酒吧潮流即将席卷而来。长期以来一直要求健康、无毒品的娱乐方式,终于到了分娩的时候了。
这一次,一个新时代真正开始了。
待续…
SHOW由鬼虎子独家授权连载其作品《夜店百年》。以上文章摘自《第五章从迪斯科到迪斯科,各种新玩法》。标题已被编辑更改,文章已被删除。
图片来自网络,仅供参考!
起源
第一部:时间之路(1843~2003)
第1章 上海,西风从海上吹来
第2章 广州,娱乐重生
第3章 霹雳舞与时代
第4章 这是最好的时代,这是最坏的时代
第五章 从迪斯科到迪斯科,各种新玩法
第二部分:慢摇滚时代(2003~2013)
第6章 南宁之夜
第7章 后非典时代
第8章 连锁酒吧席卷中国
第9章 巨浪中的复兴
第10章 夜店阴谋,去哪儿?
第三部分:我的夜店十年(2003~2013)
第11章 我和夜店的不解之缘
第12章我和夜店老板的故事
结论:中国夜总会的生与死
致谢
本名叶定远,上海夜世界文化传媒联合创始人。 “夜世界节”、《2017中国夜经济产业报告》总策划;拥有10余年行业经验,曾被誉为“中国夜经济行业研究第一人”。着有中国第一部夜经济产业发展史、《夜店百年》、《夜间经济学》等书。 2016年监制中国首部夜文化行业纪录片《夜店江湖》。
结尾
猜测
你
幸福
欢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