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专业知识的内涵包括职业理想的树立;专业知识的拓展;专业能力的发展;和专业的自我。教师专业知识包括本体知识、条件知识、实践知识和操作知识。
职业理想的树立:教师职业理想是教师基于对教育工作的感受和认识而形成的关于教育的本质、目的、价值和生命的理想信念。
专业知识的拓展:一是量的拓展,二是知识质的深化,三是知识结构的优化。此外,知识结构的优化还包括教师的独特见解、经验和经验总结。
专业能力发展:包括教学设计能力、表达能力、教育教学组织管理能力、教育教学沟通能力、教育教学机智、反思能力、教育教学研究能力、创新能力。
职业自我:具体包括对自我形象的正确认识、积极的自我体验、正确的职业动机、对职业现状的满意度、对理想职业的清晰认识、对未来工作情境的高度期望以及个性化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模式。
教师本体知识(边缘)是指教师所拥有的具体学科知识;
条件知识是指教育学、心理学、教学方法等相关教育心理学知识;
实践知识是指教师在面对实现目的行为时所掌握的课堂情境知识及相关知识。具体来说,这些知识是教师教学经验的积累。”
通常意义上的教师专业发展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教师自身的专业成长过程,二是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过程。显然,前者指的是老师的人格
专业成长意识或自我实现,体现在观念、知识、能力、职业态度、自我发展需要等方面。后者是指学校或其他部门为提高教师专业水平而开展的各种活动。
提供水平学习活动或培训活动,以促进教师达到专业水平和专业成熟度。可见,教师的专业发展不仅是教师个人的问题,也影响着教师所在的学校和教育机构。
行政部门乃至全社会都负有责任。当我们对教师的工作指手画脚、提出这样那样的要求时,我们应该问自己:我们为什么要对教师这样要求?
我们为他们的发展做了什么?应该看到,构成教师专业发展的外部环境的是我们每个人的期望、言语、行为。当然,这并不是要推卸老师自己的
专业发展的责任。毕竟,教师是“教师专业发展”的主体。如果没有教师个体意识的内在因素,其他外部因素的作用最终是有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