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0日,火山引擎首届技术开放日举行。 字节跳动副总裁杨振源重点分享了火山引擎的A/B测试功能,并首次透露了“抖音”名称的由来。 杨振源透露,抖音的产品名称是A/B测试和人工判断相结合的结果,并不是传说中的大师计算出来的。 “抖音”这个名字在测试结果中排名不是第一,而是第二。 但基于人的判断,大家认为“抖音”这个名字更符合产品认知,更能体现产品形态,所以还是选择了它。
2016年9月,抖音上线,定位为音乐短视频社区。 据公开资料显示,在被命名为抖音之前,它还有一个名字叫“A.me”。 正如杨振源所说,“抖音”无论是在用户感知还是意义上都更加贴近其原创音乐、娱乐属性和产品形态。
这个过程也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火山引擎A/B测试的特点。 所谓A/B测试本质上是单独的分组实验。 简单来说,就是制定两个计划来实现同一个目标——A计划和B计划,然后记录和跟踪用户的使用情况和数据,看看是哪一个。 一种解决方案更好。
杨振源介绍,字节跳动从成立之初就开始做A/B测试。 2016年,该功能升级为内部平台,名为。 到2019年,这个平台被正式指定为“火山引擎”,开始向更多企业客户开放。
现在,A/B测试已经成为字节跳动非常基础的工具。 目前,字节跳动对产品命名和交互设计进行了A/B测试,例如更改字体、弹窗、界面大小等。 包括推荐算法、广告优化、用户增长、营销活动等,A/B测试也在使用。 字节跳动现在每天新增约1500个A/B测试实验,服务超过400家企业,累计进行了70万次实验。
具体针对“抖音”这个名字,杨振源表示,自己在做短视频产品时,候选名称很多,产品演示也不同。 因此,团队对这些演示产品使用了不同的名称,使用了不同的徽标,并在相同的预算和相同的位置的 App 商店中进行了 A/B 测试。 这可以衡量用户对这个名字的关心程度、吸引力有多大、下载转化率等。
最终“抖音”排名第二。 这不是最好的名字,但更符合产品的需求。 因此,杨振源认为,A/B测试的过程有时并不完全取决于其结论。 它还会给你带来很多知识。 这是经验造成的偏差。 A/B 测试可以纠正这些偏差。
当然,A/B测试工具也不是万能的,有很多应用限制,比如独立性、置信度、长期和短期问题等。因此,需要结合非A/B测试数据和经验判断来做出综合决策。
据了解, A/B测试工具目前已向企业客户开放。 对此,火山引擎推出了计划,帮助中小企业促进增长。 该计划首批纳入的产品包括:火山引擎的增长分析、A/B测试、性能监控等。借助该计划,中小企业也可以利用字节跳动的技术力量拥抱最新产品把握趋势,整合字节跳动的各种方法论,创造更好的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