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IC地图
微信钱包“九宫”终于填满了。 11月2日,腾讯旗下保险平台微保正式上线,并成功刷爆朋友圈。
10月11日,中国保监会网站公布,微民保险(以下简称“微保”)正式取得保险代理业务经营许可证。 资料显示,微保注册资本高达2亿元,注册地为微信城,唯一股东为微信,腾讯为其控股股东。
腾讯要在保险市场大战一场? 提前谋划的阿里如何应对挑战? 两大流量“天团”之间的保险“战争”似乎一触即发!
1%的微信用户处于公测阶段
“目前微宝还处于公测阶段,部分用户可以在微信钱包中抢先体验。” 11月3日,腾讯相关负责人在接受国际金融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该负责人所指的用户部分是微信用户的1%。 那么,1%是什么概念呢?

据腾讯发布的2017年第二季度财报显示,截至6月底,微信及微信月活跃账户数合计达9.63亿,较去年同期增长19.5%。 以此计算,本次公测激活用户数约为963万。
1/963万,《国际金融报》记者点击进入“撑伞的企鹅”——保险服务,跳出了微众保险界面。 第一个推出的产品是医疗保险,数百种疾病100%赔付。 ,可续保至100岁,合作伙伴为泰康在线。
按照腾讯的说法:我们首先会从服务用户的切身需求出发,首批推出的产品将是健康险。 当然,我们会继续开发用户认为有价值的服务,当我们有更详细的计划时,我们会与市场分享。
对此,一位资深互联网保险从业者在接受国际金融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第一个产品是从医疗健康险开始的,比较安全。一方面,这类产品有一定的市场。”基础和需求;另一方面,之前也有其他公司成功的、可复制的经验。”
《国际金融报》记者简单浏览了微保这款产品发现,小额医疗保险最低保费为156元,重大疾病医疗保险赔付最高为600万元,普通医疗保险赔付为300万元。元。 保证期为1年。 可续保至100岁。同时还提供与大病相关的快速医疗服务,包括全国36个城市公立医院的住院押金垫付服务。
另据悉,微保已与微信体育对接。 每日运动步数达到8000步,即可获得微保运动奖励。 奖励以红包形式收到,可以存入微信找零。
腾讯官方回应是:国内互联网保险平台大多采取大卖场的形式。 每个保险类别都可以看到十几家保险公司的产品。 看似大量的选择有时会让用户更加害怕。 因此,微保选择了一条不同的道路,以用户体验为先,从每个险种中精挑细选2-3个产品,简化条款,扩大保障范围,加强理赔跟进,精准匹配用户需求。 在微保,用户不仅可以购买知名保险公司的高性价比产品,还可以享受微保的专属折扣和增值服务。 通过微信和QQ平台,所有操作都很简单。

“价格便宜是这类保险的‘王牌’。” 上述从业者告诉国际金融报记者,“一般来说,这类保险比传统保险公司的同类产品便宜很多,这是基于不同的精算原理。此前,其他互联网保险公司推出的类似产品也提供费率较低,一度成为‘网红’产品。”
互联网人力资源公司社保通商保险总监李晓光在接受国际金融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坦白说,这个产品并不新鲜,我们还需要耐心等待互联网公司的创造力”并期待腾讯如何改变保险行业。”
“战争”即将爆发
腾讯亮出“王牌”,保险业准备好了吗? 同样自带流量的阿里巴巴将如何“战斗”?
微保上线后,谁会最先受到影响? 众安保险的名字跳出了页面。
2013年,腾讯参与成立众安保险,正式布局保险业。 随后,腾讯参与成立和泰人寿,以15%的股份位居第二大股东; 今年1月,腾讯与英杰华集团、高瓴资本达成协议,共同控股香港英杰华人寿保险公司,腾讯占股20%。
“从微保推出的第一款产品来看,与众安保险此前火爆的‘专属e寿’非常相似。”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保险行业资深人士对国际金融报记者表示,“不过,腾讯想做的事情与众安保险不同,微保的‘野心’更大。”
微保的“野心”是什么?
用微保负责人的话说:“我们也希望进一步开放,赋能保险公司。现在很多互联网保险平台只注重销售,靠流量,缺乏创新。微保将覆盖更广泛的保险范围流程——前端产品设计、承保、后端服务、理赔等,协助保险公司提供优质服务。”
那么,微保的对标会是阿里巴巴的蚂蚁金服吗?
作为中国最大的保险平台,蚂蚁金服已与超过80家保险公司合作,销售超过2000种产品,服务超过4亿用户。 此前,蚂蚁金服相关负责人在接受国际金融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我们希望更多的人参与到这个行业中来,共同打造互联网保险生态系统。”
事实上,作为只负责销售、不承保风险的流量中介,各大互联网巨头都争相抢先布局。 除了腾讯获得微民保险代理牌照外,9月蚂蚁金服获得保险中介牌照,微信入驻后,百度金融也相继获得。
互联网巨头的集中入局,让不少业内人士倍感压力。
“BAT的进入将对传统中介市场带来挤出效应,保险线上销售平台或将迎来洗牌。” 一位中介公司资深员工在接受国际金融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从另一个角度看,说明中介市场潜力巨大,能够吸引资本的关注和觊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