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科融通收购已被叫停,支付资金价值受到质疑。此外,由于所谓的资本冬天,大部分资本已分流到其他行业。这是不争的事实。作者在支付行业工作多年。总体来说,我对支付行业是看涨而不是看跌。除了我自己的行业感悟之外,我还有一些理性的思考。我想和大家分享,一起思考,重建对行业的信心。
支付需要时间和环境
当无卡支付扣费规定出台后,通过远程无卡扣费模式制作的产品,前期风险较大,损失惨重。当时这个行业的盈利模式还不是很清晰,但后来随着电子商务在异地商旅中的普及,无卡支付的应用模式发生了变化。当时很多人并不看好远程扣费模式,而它已经成为很多商旅公司的必备工具,比如早期的携程、艺龙。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对这个应用的定位有了清晰的认识和完善。早在2010年,光大和裕信就推出了即时支付POS,非常方便,但当时即时结算的应用场景有限,无论是在规范性法律上,还是在风险防范的技术手段上都受到限制,所以这款产品半年后退出市场。但从去年上半年开始,即时支付开始流行。
2011年公司开始移动支付时,很多人都觉得在手机上使用支付功能不太现实。但客观条件下,我们与运营商合作,结合银联的移动支付模式,为整个移动支付行业奠定了基础。 。时隔一年,移动支付概念开始流行,但很多移动支付公司在2012年初就从市场上消失了。现在看来,如果坚持下去,或许会有不一样的前景。我们在2012年底和2013年初开发了二维码模型,结合折扣的概念。它是一个完整的系统,但监管机构阻止了它。当时我们有一个合作伙伴(全国三大线下支付公司之一)对这个模式感兴趣,也很犹豫,担心二维码对线下业务的影响太强,所以这个项目是停滞了。而看现在,二维码支付已经是如火如荼的进行。一般来说,支付项目的启动时间和成长时间都很重要。干得早,不如干得巧。时间的成熟实际上就是背景和外部环境的成熟。
需要支付场景的应用
线下支付是在门店进行的,门店就是场景。这也是银行家、通联等公司通过线下应用场景取得如今地位的原因。在移动支付方面,支付需要更多的场景平台。支付宝的场景是淘宝,微信的场景是微信和滴滴,电信易付宝的一加剑更是点燃了整个移动支付O2O商圈。那么,满足支付训练的基本因素就是使用习惯、实际交易频率和在线时间。就我个人而言,我认为这个要求实际上并没有得到满足。
另外,现有的电商逻辑中,未来能够满足这个场景的平台需求的平台有美团和滴滴。另外,如果乐视、小米进一步扩大规模,形成拓展商城,也将满足这一场景的要求。的。还有未来智慧社区中会出现的智能停车收费等场景。我们原来的支付供应链垂直行业依赖于行业场景,比如饮料、物流、保险等。每个细分市场都可以建立支付场景,但建立场景平台需要大行业(电商、淘宝、社交软件等) .)有了支持,场景支付的受众是有限的,但场景平台支付的受众却是巨大的。
支付需要更专业的团队
如今的支付需要互联网思维,也需要银行进行细致的风险管理。支付本身,狭义上,实际职责是出纳、会计、财务。专业团队一方面通过产品寻找客户,另一方面把握收益和风险尺度。当盈利模式明确之后,就一定不能踩红线。
此外,专业团队具有较强的风险防范和风险善后能力,在细节中寻找机会,遵守各项管理原则。多年来,我们也可以看到,在支付行业,支付企业的第一核心竞争力就是“人”。当然,在互联网时代,在某些行业投入资金是有效的,但一般如果没有自己的专业团队,投入资金不会有太大效果。有的公司甚至前期每年花费数亿,拥有很多专家,但没有组建团队。市场效应和数据效应都不一定明显。根本原因在于,支付公司团队建设本身不仅过于专业,而且行业团队的文化定位也独特,这是其他行业的职业经理人无法快速完成的。行业好不好取决于团队是否专业,而专业的团队就有行业特有的团队文化。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团队能够在专业水平下快速团结起来,为整个公司进入市场找到切入点。
很多人说支付不赚钱,那么支付有什么价值呢?这就像公司的财务、会计、运营和法律事务。他们都是非盈利部门,但却是公司的核心部门。从广义上讲,支付其实是完成商业价值的最后一个环节,也是最重要的一个环节。环,完成了这个环也就完成了整个业务逻辑。其特点基本上有以下三个值:
支付的基本价值。支付的本质是收、付、脉、池。在互联网时代,没有支付,基本上就是一个信息中介平台。它利用广告模式来盈利,很难实现线上闭环。支付本身就是为了完成商业闭环。对这些闭环中的资金网络和资金池的控制绝对是商业价值的一个重要方向。就想一个问题吧。如果滴滴是网上的信息服务平台,没有支付,快车都是现金交易,那么这不仅是违法行为,而且也可能无法合理控制平台。所有签到商场可能都是无支付的不受控制的平台,无法建立签到后对商户的评价体系。所以从这一点来看,无论是淘宝、京东还是美团都是一样的。线下商户支付本身具有刷卡功能,减少数钱的感觉,促进消费。也许你本来想花500现金,但是因为刷卡,你可能会花更多的钱。当然,这也保证了商户大量资金的安全,减少了假币,加快了整个线下交易流程。总之,支付在业务体系中的基本价值之一就是完成业务价值闭环,促进盈利。
数据输出值。我们总是谈论大数据。事实上,数据有两个方面可以讨论。一是数据输入,二是数据输出。对于个体来说,比如学习能力,一天能背多少首古诗,能背多少单词,运动能力等等,我们无法对这些个体的数据输入进行评估。但是,可以评估数据输出。一是经济消费,二是总体健康。支付行为下的牵引,实际上可以对个人消费场所、消费能力、消费水平、消费信用等做出评价模型,后续商户的交易、利润、客群也可以通过支付行为进行分析,从而为后续商户的交易、利润、客群等提供依据。未来的决策和发展。同样的,你每天走多少步,你的心率、血压、睡眠质量、你做什么运动等等,都是数据健康下的数据输出。我个人认为支付数据的输出产生的价值是非常大的,但是现在可以挖掘的比较少,未来这个领域应该能够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周边产业价值。付款涉及的各方有哪些?在支付过程中,机器制造商包括现在的新国都、新大洲等;交易清算及转账包括银联、网联、、Visa、 等卡组织;宇信易诚等系统服务商;检测机构包括中国人民银行银行卡检测中心、CF C金融认证机构等;产品设计及运营服务公司,如汉信、微付通、浪潮、Now Pay等;销售公司包括各方面的代理。每个省都有很多这样的公司,旗下有各种支付品牌,也有电子商务公司。主要商业客户参与,如淘宝、京东等,他们都在支付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其次是沟通渠道,特别是运营商,没有他们就无法完成支付。我们早期做移动支付的时候,也把他们作为一个重要的客户开发群体。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电信实际上为我们的支付提供了一种通讯手段。当然,还有我们需要服务的商户和涉及支付的用户。这些基本上都是围绕支付的传统产业。事实上,一些基于支付的新兴产业已经兴起,比如众筹、P2P、直销银行、网上银行、网上财富、互联网保险等,这些都是以交易为核心的产业。现在我们从这些企业身上可以看到,基于付费人才模式的大规模人才投入非常明显。其中许多来自银行和支付公司。即使不是,大部分也基本与支付结算行业相关。
另外,支付实际上是在线金融的基础。没有支付、没有协调,就很难做好在线金融。没有这个基础,就无法建立缺乏交易环境但具有较强在线交易属性的商业金融体系。因此,很多时候,外围价值支付原本解决的是交易渠道,而是以支付为主线,建立新的商业模式。
最后,支付的核心价值在于服务体系的建立。多家线下收单公司或银行相关部门的设立,实际上解决了银行卡使用的最初问题,使银行卡支付变得便捷、全面。原来的印象。当安全支付(主要是支付宝)出现时,支付带来的是评价和诚信体系的建立。当前支付需求的核心已经回归到服务本质,要么服务银行,要么服务用户,要么服务商户。不同的是,技术进步提供了更多、更广泛的服务模式,综合服务理念下的支付一体化服务更加全面。虽然明年外部环境不会太好,但此时此刻的支付更应该注重服务价值,以提供综合服务为核心,以支付为手段,在整个行业中寻找机会,赢得市场。以新的服务机制尊重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