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向早读课投稿。提交邮箱:
昨天凌晨,微信官方宣布应用号开始内测,并正式确定应用号暂定名为“小程序”:“我们完善了一个新的开放能力,开发者可以快速开发小程序。”程序。”节目可以在微信内轻松访问和传播,同时提供出色的用户体验。”
然后昨天,我的微信群和朋友圈就充斥着“小程序”这个词。大家都在热切地讨论着这个东西能做什么,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各大行业媒体也在讨论有关小程序的新闻,明星解读也纷纷报道。
据称,微信小程序的内测资格是针对服务号的开发。首批内测名额仅有200个。更夸张的是,据说一个内测账号在业内就被卖到了300万!
在一张自称是张小龙朋友圈的截图中,张小龙是这样描述小程序的:“什么是小程序:小程序是一种无需下载安装即可使用的应用程序,它实现了应用程序的无障碍访问。你的指尖。” And的梦想是,用户可以通过扫描或搜索来打开应用程序。它还体现了“用完即走”的理念,用户不必担心自己是否安装了太多应用程序。应用程序将无处不在且随时可用。无需安装或卸载。”
“应用程序将无处不在,随时可用,但无需安装或卸载它们。”不知道这威力有多大!这让我想起了之前项目经历中对轻应用的又爱又恨。
1、我经历过的项目中轻应用的情况如何?
事实上,自2014年底《围住神经猫》火爆以来,就有人开始喊话:“轻应用时代已经到来,原生APP已经过时了”。然后到了2015年,一骑修、涂展等H5场景创建工具出现了。作为一个不会编码的运营同学,我开始学习使用此类工具来创建H5场景。当时我正好在合肥搜房工作,我也是在总部的培训课程中初步学习了HTML和CSS。一种前端语言。
但当时我们还是更关注原生APP,因为我们发现在实际使用中,H5作为内容载体非常好,但在功能和交互上的表现却比较弱。另一方面,前端性能仍然取决于后端和架构,这使得H5显得有点无用。我在做“安徽婚恋网”的项目策划时,我的想法仍然是先做原生APP和PC网站产品,以服务号、订阅号、H5作为产品手段。
后来我们在做“Up to Your Home”项目(厨师O2O产品)时,由于团队技术力量不足,APP没有正式上线,所以我们必须先建立一个订阅号和服务微信帐号。但到了实际操作和推广的时候,发现没有APP,所以还好!虽然我觉得当时没有APP,不像互联网高科技公司,但即使只有一个微信公众号,我仍然可以验证市场的方向和想法,同时,我可以打开流程验证模型。
我们在做“考拉社区”项目(社区O2O电商平台产品)时,用户端C端构建在微信服务号上,商户端B端构建在原生APP上和电脑网站。当时我就觉得这真是一个很好的办法。由于前期方向、思路、模式的验证总部已经完成,我们做的主要是本地化的推广运营。当时,市场上有两款本土开发的原生APP竞品,但相比竞品,它们具有很大的渠道优势,量产成本也低得多。当时,一个APP的渠道成本一般在50元左右,而一个微信公众号的渠道成本只有3元左右。相比之下,就种子用户积累而言,早期积累1万用户可节省47万元,这还不包括和IOS版本开发花费的约20万元。同时,由于工作需要,也是在那个时候,我对微信公众号的界面产生了兴趣,并研究了一段时间。
2016年在第六空间时,公司作为传统企业尝试互联网+,开发了原生APP产品和服务号产品两大系列。但在实际运营过程中发现,对于家居等用户生命周期较短的行业,用户更倾向于关注服务账号而不是下载原生APP。用户会选择更省事、省时、更符合自己习惯的方法。
2、申请账号小程序的出现可能会带来哪些好处?
1. 对于互联网初创公司和团队
(1)初创公司和团队可以以较低的成本完成早期市场验证和模型验证
前期产品理念和方向确定,通过MVP初步验证市场和模式后,在开发原生APP之前,中间阶段可以通过更快、更低成本的方式进行试错和迭代,例如小程序进一步验证市场。和验证模式,节省时间和金钱。
由于前期无需开发原生APP,因此可以精简开发团队的规模。同时,小程序的积累也可以为未来原生APP的快速发展提供助力。
(2)初创公司和团队可以以较低的成本积累早期用户
近年来,原生APP的渠道费用与日俱增,流量成本越来越高。初创公司和团队在积累早期用户上花费了越来越多的钱。通过小程序的开发,依托微信8亿的用户基础,可以以较低的流量成本完成早期用户的积累。
创业初期,消耗的时间和资金成本越少,可以用来试错的时间和资金余量就越多。还可以延长生存周期,让公司和团队活得更久。
2.对于尝试互联网化的传统企业
对于这一类企业来说,可以以较低的成本尝试互联网化。最后,您不再需要考虑花费大量资金来构建一堆没有人真正使用的应用程序。传统企业可以像互联网企业一样尝试小步走、不断试错、不断迭代的模式,通过小程序逐步实现线上和线下环节的连接,线上用户群体和线下用户群体的融合。而且,心理上的技术障碍终于被克服了。不再需要招募大量开发者来尝试互联网化,外包的成本门槛也大大降低。
3、针对二三线城市的企业和团队
一直困扰二三线城市的技术人才缺乏问题将得到缓解。过去因缺乏技术人员而无法实现的产品可以尝试实现。至少暂时培养初级前端技术人才比培养初级要好。后端开发、架构师等就轻松多了。一些小团队和个人创业者甚至可以尝试自学来完成初步的产品实现。
4.对于互联网从业者
对于营销和本地推广的同学来说,线下推广时:以前让用户现场下载APP就意味着现场要配置WIFI,而且你的礼物比关注公众号要贵好几倍;未来,在做本地推广推送时,承载的设施可以更加精简,成本可以降低,并且省去了引导用户注册登录的过程。
对于新媒体微信运营来说,由于用户始终处于微信应用环境中,因此转化路径大大缩短,转化率可以大大提高。
对于想从事前端开发的人来说,从个人经验来看,前端入门还是比较简单的。前端三要素中,HTML和CSS是比较容易学的,因为它们是描述语言。 JS稍微难一点,但是很容易学。有限的。不过据说越到后面就越难,所以未来前端专家还是会紧缺。
对于极客爱好者来说,这是一个美好的时光!一旦熟悉了微信的相关接口和组件,对架构知识有了一定的了解,从产品到前端到设计到运营,一切都可以搞定。能够创造出完全独立意义上的产品是一件多么美妙的事情啊!
3. 如果轻应用真的那么好,为什么之前没有人做到呢?
事实上,百度和UC此前都曾尝试过基于WEP的轻应用集成。但由于种种原因,一直未能真正实现。
微信今年推出了“小程序”。一方面,微信拥有庞大的用户基础。 8亿用户,几乎已经触及国内互联网用户的天花板。是国内用户基数最大的超级APP应用。另一方面是因为用户在微信上花钱了。人们花在微信上的时间越来越长,平均每天达到4小时。这是微信推出“小程序”受到业界普遍青睐的两个原因。
另一方面,虽然大家一直觉得轻应用比原生APP有很多好处,但大多数公司和团队之所以还是想开发原生APP,是因为以前我们在微信上实现的甚至是嵌入H5。对于轻应用来说,还是不可能让H5的页面体验和交互效果达到原生APP所能达到的效果。至于现在的小程序,因为它采用了与过去完全不同的技术,从已经流传的小程序截图来看,在这一点上还是不错的。
近年来,移动互联网的深入,让用户上网变得更加便捷。另一方面,大量的原生APP也让用户感到疲劳。用户越来越不愿意在手机上安装太多的原生APP。
因此,微信现阶段推出“小程序”,占据了天时地利人和。难怪业界普遍看好它。
4. 未来可能发生什么
如果小程序真的能够实现开发者期望的轻应用功能,那么确实将微信公众平台所宣扬的“个体再小,也有自己的品牌”的理念又向前迈进了一步。
未来,当“小程序”逐渐开放时,一小波早期抓住机会的公司和团体将尝到红利,然后大量追随者就会涌入。所以,就像现在的订阅号一样还有服务号,大家还是会去争夺微信的流量。
如果微信对搜一搜的应用市场采取类似的做法,那么新的关键词优化和竞价将重新开始。
不过,在微信里,大家还是得遵守游戏规则,否则过去的公众号封禁可能会变成更惨烈的“小程序”封禁。因此,当积累了一定数量的用户后,他们会选择将用户迁移到原生APP上,提供更好的产品体验,通过更多元化的运营方式获取更多用户。
小程序在微信中争夺流量,最终可能会陷入和“服务号”、“订阅号”一样的境地,依靠优质内容和有趣的活动,通过朋友圈传播,获取新用户。
也许很快,我们的朋友圈就会被大量的小程序作品覆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