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是传统音乐节的旺季,但由于疫情防控形势严峻,近两年线下演出变得困难,风险成本加大,门票价格进一步上涨。 近期的阿那亚虾米音乐节只举办了一天,第二天的演出就紧急暂停。
但演出需求依然旺盛,于是各大平台的线上演唱会日渐常态化,阵容也越来越“体量”,他们也找到了自己的业务变现之道。
早在2020年上半年,抖音就推出了《沙发音乐会》、《现场》等一系列线上直播系列。 2021年8月3日至9月9日,“夏日歌晚会”IP首次上线。
去年七场线上夏季演唱会邀请了孙燕姿、于鼎金、张惠妹、陈莉等乐队和歌手,累计观看次数超过4000万。 今年再次举办第二届“夏日歌曲节”,邀请了周深、汪苏泷、梁静茹三位歌手。 共吸引了4.4亿人次,数据性能显着提升。
与此同时,从去年到今年,从西城男孩、五月天到张国荣的线上演唱会,视频账号逐渐找到了流量密码。 5月20日和21日两晚,周杰伦两场演唱会重播均在线直播,将线上演唱会推向高潮。 总浏览量已达近亿,近百个话题登上微博热搜,微博话题总阅读量已达50亿+。
今年5月27日,“音乐教父”罗大佑在视频账号上开唱,天后孙燕姿在抖音上开唱,两大平台的较量公开化。 直播技术,实时数据,一一对比。 此次李健与刘德华相隔一天开唱,再次让外界聚焦两大平台的对抗。
线上演唱会如何破圈? 除了歌手本身的国民号召力之外,社会裂变传播和圈层渗透或许才是答案。 线上演唱会阵容的卷入带来的另一个趋势是日益分层。 除了刘德华这样的各个年龄段的天王之外,抖音选择的歌手大多都是比较受欢迎的,观众也以年轻人为主。
视频号选出的歌手都具有鲜明的时代符号感、圈层特征甚至“文学属性”,其受众群体情感粘性极高,无论是摇滚旗帜的崔健、罗大佑的世界地位,还是李简在民歌领域的表演感染力很容易击中圈层的情感共鸣,从而深入渗透到90后、80后甚至70后等多个圈子。
经过一段时间的试错和经验总结,今年抖音、视频账号线上演唱会的体量和商业化水平较往年持续提升。 与线下音乐节的收入结构类似,无论抖音还是视频号,品牌赞助都是收入中最重要的部分。
一向涉足营销的车企,因他们的存在而受到严重影响。 据其测算,崔健的赞助商奇虎浏览量达4600万,网络总曝光量达16亿。 据极狐透露,其赞助费在数千万以上。 5月27日,奇虎独家赞助罗大佑首场视频演唱会,播放量达到4200万,网络总曝光量27.7亿。 6月,林肯汽车独家赞助了视频号码后街男孩的全球首场在线演唱会。 李健演唱会的冠名赞助商是一汽大众。
此外,快速消费品品牌和新美妆消费品牌也是大投资者。 5月20日、5月21日推出的周杰伦重播演唱会视频账号由百事可乐独家赞助,部分直播端口还嵌入了百事可乐的电商店。 抖音梁静茹“静静的夏天”主题夏季演唱会由花西子赞助。 难得的是房地产集团的出现。 汪苏泷抖音“大艺人”主题夏季演唱会由万达投资集团赞助。
其他收入组成部分还包括门票收入、周边销售、奖励分成等。去年,“抖音夏日歌谣节”举办了多场付费直播,票价从1元到30元不等,但最终还是有仍然是一种损失。 只有粉丝属性强的顶级演唱会才能靠门票赚钱。 例如,2020年在网易云上推出的“阳光旅行”七周年演唱会,产生了至少数千万的门票收入。
周杰伦复刻演唱会网上商城还推出了12件与周杰伦相关的抱枕、手链、专辑、人物等周边产品。 崔健演唱会期间,粉丝可以通过购买“微信豆”进行打赏。
情杀虽好用,但运用不当可能会引起反作用。 同时也面临“有限的国王和王后用完”的问题。 大量线上演唱会遭到轰炸,同质化现象让歌迷疲惫不堪,需要更加注重细节、诚意等问题。 比如,孙燕姿在抖音举办的线上演唱会出现了明显的技术故障和信号中断,或者线上演唱会重新编辑了1991年演唱会的歌曲顺序,引起了歌迷的不满。
网站上的一个商业C级视频账号,
承担起养家糊口的责任
对于内容平台来说,左手是内容,右手是变现。 此前网上泄露的一份投资表显示,视频号的线上演唱会计划几乎已经“爆满”。 除了内容层面的重复内容之外,其商业变现动作也越来越频繁。
2022年1月,微信视频号将上线付费直播间。 7月18日,视频号上线信息流广告功能。 7月21日,微信推出视频号商店,业务闭环逐渐形成。 告别了微信团队一贯的“重产品、轻运营”和佛系克制。 频繁动作的背后,是视频号和腾讯日益紧迫的商业化压力。
腾讯8月17日发布的Q2财报意外负面:营收同比下降3%,为上市以来首次季度营收下滑; 净利润同比下降56%,净利润连续四个季度下降。
由于轻微的保护政策和版号限制,腾讯的核心业务游戏遭受挫折,视频账号成为带来增量市场、最受关注的新业务。 本次半年报电话会议中,视频账号被提及12次,超过微信,腾讯还公布了一系列数据:视频账号总用户时长超过朋友圈总用户时长的80%; 视频 视频总观看次数同比增长超过200%。 日活跃创作者数和日活跃通行证数均为100%。
《2021中国网络广告年度洞察报告》显示,2021年信息流广告占比36.8%,排名第二,仅次于电商广告。 中信证券报告预计,信息流广告变现启用后,2023年视频账号广告收入预计将达到370亿元。
据发布的《2022中国移动互联网半年报告》显示,2022年6月,微信视频账号月活跃规模突破8亿,抖音6.8亿,快手3.9亿,抖音用户渗透率达到60%。 这意味着,依托微信日均12亿活跃流量池,视频账号增长迅速,已经位居榜首。 视频全面融入微信生态后,与朋友圈、公众号、看看、搜一搜、企业微信、个人微信等全面融合,创造更多裂变式的传播可能性和商业想象。
尽管无论是基础设施建设还是资源积累,微信与更加成熟的豆快电商体系和内容推广体系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 但“抖抖快过河”的视频账号却可以避免两大短视频平台踩过的诸多陷阱。
由微信系统发展起来的社交属性,背靠整个腾讯生态及其内容版权支持,是视频账号与抖音竞争的底气。 一直试图进军社交媒体,但失败了。 前者基于社交关系链的分配机制与后者基于机器学习的算法分配机制不同。 它赋予内容更多的情感价值,避免同质化,并可能撬动最后一批没有成为豆快用户的人,实现公域和私域流量的沉淀和转化。
归根结底,东亚社会仍然以熟人社会化为主流。 社交属性是视频账号最大的底牌,也是其成长路径和商业模式的根本区别。
结尾
【
附加内容
本文作者可以补充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