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势而上,“云”端弄潮“十三五”期间浙江公安大力实施公安大数据战略

2023-12-14
来源:网络整理

乘势而上,“云”正在引领潮流

“十三五”期间,浙江省公安厅大力实施公安大数据战略,着力提升新时代公安工作信息化、智能化、可视化、移动化应用水平,实现主动预防、精准打击、高效作战,推动警务工作迈上新台阶。 迈向大数据时代。

为此

省公安厅科技信息局以全警队深度应用为导向,全面高效支撑实际应用,深入实施“云公安、智慧警务”大数据应用,建设以智慧为核心、以创新为核心的现代警察队伍。 以智能化系统服务模式,打造全省公安“一云”、移动警务“一机”、高德地图和世界“一张地图”,努力维护政治安全、维护社会稳定、并确保人民安宁。 打造“重要窗口”提供有力科技支撑。

01

左括号

打造数据融合“大水库”

左括号

2017年,浙江省公安厅印发浙江省公安大数据战略三年规划,建立全省公安“一云”,完成新一轮公安信息化建设顶层设计这符合警务大数据的发展。

“十三五”期间,公安部科技信息局推动公安大数据平台和公安大数据服务体系建立健全,深化公安云平台基础设施建设,迭代完善浙江省公安云资源管理平台,实现云资源管理的集约化、集约化。 服务支持一体化。 大力推进“天网”、“天算”、“天智”工程建设,积极开展警用大数据应用,进一步夯实大数据智能化应用基础。

全警务、全体量、全时空实时采集云数据资源,为公安服务提供了前所未有的丰富维度,为实际应用提供源源不断的数据资源保障,成为全省公共安全的重要支撑力量保障机构开展防控、服务民生。 。

“大数据”的深入应用,开启了公安警务工作的新时代。

目前,我省公安云平台收集各类基本信息2.6万亿条,并且每天还在以25亿条以上的速度持续增长。 通过对海量基础信息的整理、整合和并行分析,集成了一个整合各种时空维度的时空数据库。 完成了视频监控、车载卡口、人像卡口、无线射频等物联网智能传感前端设备的物理集成,最大限度地实现人、车、物等动态信息的获取和感知。 这为数据警务和智慧公安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有效支撑了G20微信峰会安保、世界互联网大会、世界地理等一系列重大活动的安保和日常警务工作。信息发布会。

如今,信息化进入新一轮革命时期,5G、物联网、云计算等技术进入应用阶段。 “十四五”期间,部科技信息局将密切跟踪科技发展前沿,按照先进标准统筹规划。 基础公共设施和平台建设将打造一批具有浙江特色的公安科技信息化建设示范项目,推动我省公安工作跨越式发展。

02

左括号

智慧警务打造“最强大脑”

左括号

大数据时代,传统警务正在走向“指尖警务”。 “智慧警眼”、“指尖云查”、“南湖卫士”等移动警务应用,为基层实战赋能提供科技支撑。 其中,“智慧警眼”APP面向一线警务人员执行执法任务时使用。 为支持公安防控、侦查办案等基层服务提供分析模型和判断工具,新增功能也服务于疫情防控,真正实现“利警利民”。

数据显示,智慧警察协助破获多起案件。 2020年7月4日,玉环市公安局接到群众举报,称坎门街后沙地里发现一具漂浮女尸。 通过智能警眼APP上的人脸识别确定死者身份,并根据家属提供的出发时间,通过查询人员全息档案信息,获取其丈夫的手机号码并取得联系后,通过视频监控追踪,确认该女子独自来到海滩,不慎落水身亡。

“科技搭台,警察部门表演。” 该厅科技信息局打造了全国首个业务智能建模工具“数据探索平台”,成为全省公安民警开展大数据应用的“数字梦工厂”,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 实现了模型的智能化开发。 各地依托平台深入开展创新应用、落地实践。 公安微信立足警务操作系统实际应用,积极推进“多图合一”、“警情智能搜索”、“警情分析”、“AI警情”等功能模块的深度应用。 微信公安以核心能力中台建设为载体,推动视频、人像、车辆、传感应用、检索、预警等能力在线集中、实时输出。

在浙江,“浙利办”治安专区让您方便、顺利地办理治安业务。 “浙里办”治安专区是浙江省公安厅专门为浙江人民打造的“掌上派出所”。 实现户籍、出入境、车辆行驶管理等五类144项公安政务服务“一站式服务”。 凭有效身份证件即可办理,其中73件可“零跑腿”办理。 人们只需使用手机就可以完成整个过程。

人民想要的就是政府想要的。 部门科技信息局提供“一次性处理”、“在线处理”、“手持处理”的数据服务。 出入境、车辆及驾驶管理、户籍等三类民生事项“一次性办理”实现率96.4%,满意率97.5%,居全国第一。 居全省前列。 积极响应基层警务人员“最多记录一次”“最多查询一次”的需求,打破各系统之间的数据壁垒,整合140余类警务数据。

微信能被公安局监控吗_公安监控手机微信能监控吗_公安监控微信

03

左括号

智能感知编织“安全网”

左括号

部门科技信息局着力打造全区域覆盖、全时可用、全网共享、全程可控的“智慧眼”,保障一方安全。

科学规划视频监控、传感点和传输通道布局,在全省公安机关大力实施“全息传感”计划,整合现有各类信息系统、视频监控、新型传感器、固定和移动终端、有线和移动终端等。无线实时传输设备将公安机关的感知触角延伸到社会各个角落,编织出全时空的安防要素感知网络,为公安大数据的实施提供不竭的数据资源。数据策略。

在微信嘉善,覆盖全县的“治安社区”让社区居民完全安心——社区配备电子识别、车牌识别、电动车防盗识别等八项智能防控模块,实现智能安全防范。 为他们筑起了一道安全屏障。 如今,“治安社区”建设正在全省如火如荼地进行。 全省共建成“智慧安防社区”8017个、“智慧安防单位”3780个。 3743个“智慧安防社区”实现刑事案件零发案,刑事案件数量普遍下降。

浙江密集的“天网”“天眼”让犯罪分子无处藏身。 通过融合视频监控、车载卡口、人像卡口等多种智能传感技术,视频大数据可以用于实战,服务基层。 数据显示,信息技术在浙江省公安厅侦查破案中的贡献率持续上升。 智能感知已成为浙江公安机关打击和预防各类违法犯罪活动的“核武器”。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