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犯公民个人信息、黑客攻击破坏、网络流氓、网络谣言、网络暴力……这些网络乱象你遇到过吗? 9月11日至17日是全国网络安全宣传周。 15日,福建省公安厅公布了6起打击网络乱象典型案例。我们来看看互联网背后隐藏着哪些隐患。
案例1
企业信息泄露
黑客被捕后公司也会受到惩罚
2023年2月,厦门市公安局接到某科技公司举报,称其公司信息系统遭到攻击,导致大量用户信息泄露。经侦查,犯罪嫌疑人马某发现该科技公司信息系统中的交易记录等信息具有经济价值,遂指使杨某、陈某等人通过黑客手段侵入系统,非法获取大量公民个人信息。信息,并转售给李某涛、刘某海、黄某男等人。李某涛利用上述信息,通过拨打骚扰电话、邮寄产品等方式,对受害人进行精准营销。
3月,厦门市公安局组织集中抓捕行动,抓获犯罪嫌疑人7名,涉案金额逾200万元。此外,厦门市公安局还对科技公司未依法履行网络安全保护义务作出行政处罚。
案例2
买了房子后,我无法接听所有的营销电话。
房地产公司有“内鬼”
2023年2月,龙岩市公安局接到群众举报称,购买新房后,接到大量装修建材推销电话。经查,龙岩某房地产公司员工利用职务便利,非法获取业主信息,并将其出售给犯罪嫌疑人郭某等人。随后郭某将上述信息转售给装饰设计、建材家居等公司。这些企业违规聘用或使用人员。外呼系统拨打骚扰电话,进行精准营销。
3月,龙岩市公安机关组织集中行动,抓获犯罪嫌疑人14名。此外,龙岩市公安局对此案启动“一案双侦”,依法对相关单位和个人给予行政处罚。
案例三
网络巨魔利用“软暴力”敛财
涉嫌寻衅滋事
2023年3月,三明市公安局发现,外省某信息咨询公司组织网络喷子势力,通过电话、短信、微信、微信等方式,使用滋扰、侮辱、造谣、恐吓等“软暴力”手段。微博收取高价贷款。利用网贷获取非法利益,犯罪手段恶劣,影响广泛,导致部分借款人离职、离婚、精神失常,甚至产生轻生念头,严重扰乱公共秩序。
经过调查取证,今年5月,三明市公安局组织集中网络,抓获了吴某、陈某坡等涉嫌寻衅滋事、寻衅滋事的犯罪嫌疑人15名。
案例4
网络谣言流量
惩罚!
2023年5月,犯罪嫌疑人郭某在网络平台发布谣言信息,称“三人死亡”、“随机选取目标进行报复社会”。该谣言在网络平台广泛转发,扰乱社会公共秩序。
经泉州市公安局依法侦查,郭某承认自己为了“博取关注”,捏造、散布网络谣言。泉州市公安局依法对郭某作出行政处罚,并采取关闭其散布谣言网络账号的措施。
案例五
网上收到的图片和链接
可能是犯罪团伙“投毒”
2023年6月,福州市公安局发现,以崔某山、付某等为首的犯罪团伙,招募大量成员,发送带有“木马”的电子邮件、图片、链接和程序,获取企业计算机信息。企业和个体工商户。该系统实施“投毒”,非法获取大量公司和个人数据,为境外诈骗团伙提供精准目标。
7月,专案组在重庆、海南、河南等5省市抓获崔某山、付某等8名犯罪嫌疑人,现场提取固定“木马”样本7个,排查受害企业和个体商户2000余家。全国各地。
案例6
深度在线赌博套路
您可以在幕后控制输赢
2023年6月,南平市公安局发现,以蔡某、林某为首的犯罪团伙在境外设立赌博网站,利用微信、QQ在境内发展、吸引赌客,通过篡改网站后台数据牟取非法利益。 。 。
随后,专案组前往山东、浙江、广东等地开展抓捕,成功抓获蔡某、林某等46名犯罪嫌疑人。 (刘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