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手机+非华为笔记本用上多屏协同的教程

2023-12-15
来源:网络整理

说起PC和手机的“跨屏协作”功能,相信所有华为、苹果、小米的用户都不再陌生。

前段时间,姬哥还发布了一篇《华为手机和非华为笔记本电脑使用多屏协作》的教程,得到了很多手机朋友的好评和喜爱。

如果你还没有看过,也可以点击这里查看之前的教程。

但毕竟本教程发布后并不是所有人都拥有了华为手机。

季哥也看到很多后台使用非华为手机的手机朋友也有这种跨屏操作的需求。

就算是手机朋友,也希望季哥再给大家上一篇如何将手机伪装成华为的教程……

众所周知,哪里有机器爱好者的需求,哪里就有机器兄弟。

事实上,对于非华为手机来说,使用跨屏协作并不困难。

例如,在互联网上,有一个开源项目,名为.

通过它,可以完成设备和PC之间的投屏,无论是通过有线还是无线方式。

除了带来很多类似华为多屏协同的体验之外,最让人惊喜的还是它的支持范围。

至于手机,只要是 5.1以上系统版本的手机都支持。

连接的另一端还支持两个主要的 PC 平台。

说秒杀一切应该也不过分吧?

(不,没有人还在使用 5.1以下的手机了)

除了拥有广泛的支持之外,它不需要手机root,是一款完全免费的软件。

可以说,通过使用它,它可以清晰地处理你手中设备的跨屏需求。

事实上,香烟的出现其实已经存在了一段时间了。

不过,在过去的几年里,操作还是通过命令行来完成的,但现在,它已经拥有了强大而完整的软件。

相比之下,现在的操作更加简单、快捷。

那么它到底能做什么呢?

最基本的就是在电脑上操作手机屏幕肯定没问题,而且画质足够高。

而且您无需在手机上安装任何应用程序或插件即可完成此操作。

至于操作的流畅度,更是如丝般顺滑。 说实话,作为一个MIUI+用户,我什至觉得它比MIUI+还要流畅……

(录制GIF时有一点丢帧,凑合一下吧)

手机爱好者一定注意到了手机屏幕旁边的一排按钮吧?

除了支持键盘和鼠标的常用使用外,还可以通过一排虚拟按键进行操作。

比如音量增大和减小、截图、锁定屏幕等。您使用哪种方法取决于哪种方法适合您。

甚至手机屏幕的大小也可以自由调节。

无论您想放大还是缩小都没关系。 这次上班钓鱼不是很容易吗?

对于这种跨设备操作,延迟性能也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毕竟如果延迟太高的话,用户体验肯定会很尴尬。 但它在这一点上也做得非常出色。

安卓手机ip地址查询位置_安卓手机查看ip_怎么看手机ip地址安卓

基本上,你指向哪里就可以打到哪里。 你可以用肉眼看到它,但你看不到任何延迟。

我用秒表测量了一下,发现手机屏幕和电脑屏幕的差距只有0.06s,甚至可以和鸿蒙媲美(实测鸿蒙约为0.04s)。

至于“生产力”部分,还支持将内容从手机复制到PC并粘贴,以及将文件从PC传输到手机。

虽然不如华为和小米的双向那么全面,但满足一些工作需求其实是没问题的。

而且传输过程中虽然没有显示速度,但看起来速度其实还是蛮快的。

注意右下角的日志信息。 22MB的压缩包显示,传输不到两秒就完成了。

但说到最强大的一点,我觉得一定是能够同时连接多个设备。

只要你的电脑足够强大,甚至可以支持最多16个设备同时连接,是的,16个设备。

如果开启“群控”功能,多台设备可以同时响应同一操作。

还有通过PC给手机录屏、全屏手游等功能,这里不再赘述。 您可以在开始后探索它们。

看到这里,相信很多机友都已经跃跃欲试了吧?

接下来机哥就重点给机友们介绍一下如何安装和使用。

其实在之前的内容中,季哥已经提到过,要连接手机和PC,只需要在电脑上安装相应的软件即可。

为了方便电脑朋友操作,相关文件将放在文末,有两个版本。

下载到电脑后解压,找到下图中的图标。

下载完软件之后,接下来就是如何连接,其实很简单。

按照兄弟机的步骤,先在手机上打开开发者模式,然后在开发者模式下打开USB调试和无线调试。

如果您不知道如何进入开发者模式,可以在百度上搜索“如何在XX手机上开启开发者模式”。

由于每个家庭的方法不同,季歌在此不再赘述。

完成此步骤后,找到一根 USB 线连接手机和电脑。 无线连接也必须先执行此步骤。

然后点击刷新设备列表,获取设备IP,启动adbd,无线连接。

由于我们想要的是无线连接,因此如果您看到此设备问世,请不要着急。

当然,如果可以接受有线连接,也可以直接启动服务。

这时,再次点击“刷新设备”,就会发现多了一个以IP地址开头的设备。 有了IP地址,就满足了无线连接的要求。

选择它,启动服务,就完成了。

连接后,即使拔掉 USB 电缆,它也会保持连接状态。

虽然看起来步骤很多,但操作起来其实还是蛮简单的。

如果连接后断开,想要稍后重新连接,也可以直接点击面板顶部的“一键WiFi连接”,滑出设备并双击​​。

总的来说,以我这段时间的体验来看,作为一款覆盖机型如此广泛的跨屏协作工具,它的功能和延迟表现还是比较让人满意的。

如果你不是多屏协同和MIUI+的用户,那么它绝对是你目前最好的选择。

即使只是简单地作为工作钓鱼的工具,用起来也相当过瘾。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