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说“借还容易,再借也不难”。但就共享充电宝的使用体验而言,于女士和王先生一致形容为“借容易归还难”。为什么两人都这样描述呢?原来,于女士借了充电宝充电一小时,却花了两个小时寻找归还插座;王先生三趟归还充电宝,发现机器都满了,根本无法使用,最后只好向客服人员求助。这时候计费才停止。
在“借钱容易还钱难”的吐槽声中,两人不禁产生这样的疑问:这是共享充电宝的套路吗?不及时还款,意味着随着时间的推移,费用会不断增加,用户就会“流氓”,白白花更多的钱。
没想到退货充电宝这么难。
王先生在社区网站上讲述了自己的不愉快经历。他说,前几天他在外面办事,发现手机电量下降到20%以下。后来,他偶然在一家商户看到了共享充电宝设备,于是扫描二维码支付了押金,并借了一个充电器。宝贵的。
使用不到一个小时,手机电量就充到了40%。想着差不多够撑到晚上了,王先生就去把充电宝还了。第一次去的时候,他看到所有的充电宝设备槽位都已满,而且无法归还。他想过以后再退货,但是回去的时候还是满了,进不去。第三次去退货,还是没有拿到。这时,该商家的工作人员建议他尝试一下其他商家。他四处寻找,只找到了其他品牌的共享充电宝。因为供应商不同,他借的充电宝还是不够用。
昨天,记者联系上王先生。他说,他是在海淀区借的充电宝。最后,他在望京找了好几个地方,终于找到了该公司的设备,并归还了充电宝。过程很曲折,但最终的结果他还是比较满意的。当天他联系了客服人员并说明了相关情况,客服人员为他暂停了计费。 “创业不容易,共享充电宝真的很方便,希望他们能改进。”王先生说。
于女士的经历同样曲折。上周末,于女士和朋友逛街时借了充电宝。使用了大约一个小时后,她花了两个小时才找到返回点。原来,当她准备退货时,也遇到了充电宝设备仓库已满的情况。无奈,她只好另找回程网点,并查看手机,还有位置。然而,当她到达时,却发现这个位置又满了。 “真是太难过了,没想到退充电宝这么难,最后我们花了近两个小时才把充电宝退回来。”
有时,可能会出现无法偿还债务的情况。
王先生和于小姐的遭遇是个案,还是普遍现象?记者就此展开调查。
目前常见的共享充电宝根据使用场景大致可以分为三类:一类是专注于大规模场景的移动共享。例如,如果你从A点借了一个充电宝,然后将其归还到B地,那么在商场、火车站、机场、景区、医院等人流量大的地方都会有这样的设备。充电宝设备也很大,可以装几十个充电宝。第二类是固定场景下的移动共享。例如,当一个人在A点附近活动并需要借用充电宝时,他可以在支付押金后从具有大约6至12个充电宝的设备中借用。使用场景也比较小,比如餐厅、咖啡馆、酒吧等。第三类是固定场景的固定共享。固定桌面上设置共享充电宝。无需押金。扫描二维码支付后即可直接充值。在这三种类型的共享充电宝中,前两种最受欢迎。
朝阳区一家餐厅的收银台上,摆放着某品牌的充电宝装置。除了上面的微信、支付宝二维码方便人们直接扫码借用充电宝外,还有一个专门的“归还”按钮,无需二次扫码即可直接归还。
记者查询了解到,这家充电宝公司可以在微信小程序、支付宝以及自有APP中显示附近共享机的位置及其可用和归还状态。
虽然设计很贴心,但餐厅老板表示,归还充电宝时偶尔会出现没有空间,或者设备安装错误的情况。对此,共享充电宝客服人员回应称,他们公司的充电宝可以“异地退货”。如果没有免费还车位,他们建议用户先根据平台上提供的门店位置寻找附近的其他还车地点。公司会定期派专人对设备进行检查和维护,包括设备资源的分配和管理。
区域总量保持租金平衡
昨天,记者在东四地区看到,至少有20家餐馆和商店共用充电宝设备。位于东四北街的中油麻辣烫店内的充电宝设备有6个卡槽,其中一个卡槽是空的,供用户归还充电宝。店内工作人员表示,每天都有很多人借用共享充电宝。如果晚上退货,不保证有免费卡位,但顾客可以选择去其他商店。不少商店的店员表示,确实存在晚上卡槽满了,充电宝没地方还的情况。
“这不是骗人的,问题可能在于把它退回到另一个地方,毕竟我们需要保持总面积的租金平衡。”该品牌充电宝客服人员解释称,如果用户暂时找不到空卡槽归还,可以拨打客服使用绑定的手机号码查询订单信息。核实后,工作人员将记录情况并帮助用户暂停计费。暂停期间不会被及时记录。
客服人员还表示,充电宝设备的设置与客流有很大关系。例如,在北京火车站、恒基地产中心等区域,存在大量共享充电宝设备。仅北京站就有6个时刻。在设备密集的区域,用户可以选择借用或归还。如果商家发现自己店里的共享充电宝设备经常缺位,顾客无处归还,也可以主动联系公司,工作人员会上门回收并补充充电宝,以维持租金余额区域之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