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开放大学:随时随地学习,服务全民教育,提升职场竞争力

2025-01-17
来源:网络整理

2012年7月31日,国家广播电视大学在中央广播电视大学的基础上揭牌成立。学校始终践行做“你我身边的大学”的承诺,以“开放、责任、优质、多元、国际化”为办学理念,扎根基层、服务人民。无论你是工人、农民还是部队士官,都可以入读这所大学;无论白天还是晚上都可以在线学习;您可以与国内外的老师和学生交流。每个人都可以学习,可以随时随地学习,也可以随时随地学习。国家开放大学正在为你我带来独特的学习体验。

随时随地的在线学习环境

北京某三级医院的主治医生小赵在工作中经常遇到因医患矛盾引发的法律纠纷。最近,他开始利用业余时间学习法律专业课程。一方面是为了自我保护,另一方面他可以提高你的职场竞争力。 “手术室里的每一天都像一场战斗,根本没有时间充电。但现在的开放远程学习让我充分利用了坐地铁上下车的两个小时‘碎片化’时间每天工作。”闲暇时携带国家开放大学定制的平板电脑,登录学习网学习,已经成为赵博士的“新常态”。

国家开放大学学习网络为学习者提供一站式学习服务。学生只要登录,就可以享受这里海量的学习资源和全面的服务。学习网络是国家开放大学创新的人才培养模式。打造以“六网融合”为主要特征的在线学习平台,包括在线学习空间、在线教师团队、在线核心课程、在线学习支持、在线教学管理等人才培养模式。以及几个在线学习评估子系统。

学习网的界面设计体现了“以学习者为中心”的理念,分为“学生空间”、“教师空间”和“课程推荐”三个部分。

“学生空间”是学生在线学习的空间。能够准确记录学生的学习过程,形成学习档案,指导学生进行自主知识管理。目前,学校已开放学额360万个,实现了在校生全覆盖。

“教师空间”由在线教师团队维护,整合优质教师基于互联网开展教学、管理、科研和服务,支持总部、分院、地方院校(行业分院)的教学、学习中心和联盟伙伴机构的工作。

“课程推荐”部分包括网站上最受欢迎的在线核心课程。是学校利用普通高校和社会优质教育资源,集学习资源、学习活动、形成性评价和学习支持服务为一体的重点建设项目。课程,即“国家发展”。

国家开放大学建立了集一线代理、远程代理、专家代理于一体的全国性、一站式、一体化的“云呼叫”远程接待中心,可为学生提供全天候信息查询、选课指导和其他服务。 。同时,学校还推出了适应在职成人学习特点的在线学习评估,改变传统的“一测评估”评估模式,探索建立过程性评估、终结性评估和社会和雇主评价。组合的多元评价模型强化了知识和技能的应用评价。

未来,国家开放大学还将为全体教职员工打造包括教学、教务、考核在内的全方位在线管理和服务。根据在线学习的特点和在线教学管理职责和流程,形成网络化的管理模式,实现从入学到毕业的“一站式”在线教学管理模式。

在学习网络上,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他们可以注册自己的账户,创建自己的专属空间,记录学习进度甚至安排考试,分享自己的所学和感受。你会发现学习不再那么枯燥和费劲。现在可以同时学习、玩耍和交朋友。

云端漫步的学习体验

“我是库尔勒市东方社区的计划生育干事,国家开放大学圆了我的大学梦。通过云课堂,学生可以实时观看乌鲁木齐老师的授课,并进行直接对话。我们在大家都很兴奋!”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广播电视大学2014级法学本科(维汉双语)学生米日古丽·图曼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不禁说道。她所说的“云课堂”是互联网与传统课堂结合的产物,可以将远程的物理空间变成零距离,让远程交流触手可及。

作为新型大学,国家开放大学特别注重为教育弱势地区和群体提供教育服务,关注少数民族地区的高等教育需求。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国家开放大学提出了基于云计算技术建设云课堂的战略规划,重点建设中西部地区,优先支持中西部一线学习中心最大限度地向学生提供优质教育资源。在手。

网站名叫实验室建设与管理中心_实验室网站搭建_实验室网站设计

2012年5月21日,全国电大系统首个“国家开放大学云课堂”在北海电大正式建成并投入使用。此后,国家开放大学陆续为西部边疆和经济落后地区建设了多个云课堂,主要分布在新疆、西藏、青海、甘肃、广西、贵州等6个省份,涉及40多个地级市。城市。截至2015年12月,全国已建成云教室297个、控制中心21个,覆盖国家开放大学22所分校和数百万师生。

作为最先进信息技术在远程教育领域应用的典范,“云课堂”实现了网上面授教学、远程实时教学、课程实时录播、在线直播教学、视频会议、远程面试和答辩、在线考试和考试监控等功能。 “云课堂”项目是国家开放大学信息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建设促进了中西部地区优质教育资源共享和教育均衡发展,成为国家开放大学信息技术应用的先行者。

“云课堂”只是国家开放大学这样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支撑的大学教育信息化进程中的“冰山一角”。为适应“六网融合”为特征的人才培养模式需要,学校构建了由教学系统、教务系统、招生系统、考试系统、数字资源库、远程接待系统、办公系统等,“云、路、端”一体化、多终端接入的数字化学习环境正在建设中。

海量数字化学习资源

除了每天玩手机《节奏大师》,北京网友“风一样的男人”现在有了新的消遣——五分钟学习。 “当时我正在上MBA课程,很多经济知识枯燥难懂。一次偶然的机会,我看到了微课《罗斯福的三个面包》,我的眼睛一下子就亮了。原来,边际递减理论可以解释得如此生动。”此后,他每天都会看五分钟在线的经济连续剧。

“国家开放大学五分钟课程网”于2012年上线,该网站将每个知识点浓缩为五分钟课程,内容丰富多样,以视频为主,方便学习者自学、自学。灵活地。在这个网站上,学习者可以通过《手把手教你制作基础戚风蛋糕》等视频提高烹饪技巧,也可以通过《合唱知识》等音乐课程丰富自己的艺术生活。学习者可以畅游学习空间、专题、名师、机构频道、个人分享区等不同学习版块。这些版块就像小秘书一样,帮助学习者记录学习过程、确定学习兴趣,还可以帮助寻找学术朋友。在“名师”版块,学习者可以近距离接触名师,一睹名师的教学风采;在“专题”部分,学习者可以通过一系列课程的学习体系来理解某一理论;在“培训”部分,学习者可以参与微课程的设计和制作,更深入地了解五分钟课程的前世今生。

五分钟课程网已成为优质微小课程资源汇聚、共享、学习的公共平台。目前,已上线五分钟课程,满足老百姓衣、食、住、行、教育等方面的知识需求,提高公众幸福生活指数。

除了五分钟课程等微课程外,在国家开放大学网站上,学习者还可以找到丰富专业知识的“营养包”,以及放松身心的“现磨咖啡”。在这里,学习者不仅可以穿越时空与古代圣贤对话,还可以漂洋过海来到美国聆听耶鲁大学教授的公开课。视频公开课程、在线核心课程、名师经典课程、国内精品课程、国外公开课程一应俱全,满足学习者的不同口味。

此外,国家开放大学在本校系统内及中高职院校建立了224个数字化学习资源分中心,并开通了中国普法网、大学生官网等公益网站。村、滇西学习网,实现优质资源布局。共享、共建。

量身定制行业企业课程

“这些课程都是量身定制的,非常实用。它们不仅提高了我的技能,还让我在完成课程后获得了学历。”广东省中山市通富电器有限公司的技术员小李最近很高兴。 “你可以利用午休时间在公司完成学业,还有学费补贴。”小李参加了“新型产业工人培训发展援助计划”(以下简称“援助计划”)。

2014年秋季,国家开放大学联合各分校、行业(企业)学院、地方学院、学习中心等,与相关行业、企业、工会系统开展了广泛合作,开展了试点生产和服务业“提振计划”。一线员工学历培养 采用非学历继续教育,学习与应用紧密结合,学校系统与企业员工培训系统对接,充分实现产业工人快速、轻松地学习与自身密切相关的专业知识不耽误工作,并获得相应的梦想证书。

国家开放大学开创的“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新模式,是重构学校组织体系、践行“社会办学”理念的“试验田”。 2013年,国家开放大学以非学历继续教育为切入点,与行业协会合作成立开放大学煤炭学院、社会工作学院、物流学院、汽车学院、软件学院等10个行业学院中国的。行业学院在国家开放大学学科专业总体规划框架内,对行业系统从业人员开展以提升职业能力为核心的各级非学历和学历继续教育以及双证书教育,师资培训、对外合作交流等其他合作项目。

国家开放大学也在探索与大企业合作培养人才的方式和模式。首个依托“助推计划”的企业大学成立。企业大学将成为集学术专业培养、职业技能培训和企业岗位培训于一体的现代化大学。 。此外,学校还与大型企业合作建立企业学院,探索企业职工岗位技能培训与学历提升相结合的办学模式和体制机制。

学习资源辐射全社会

网站名叫实验室建设与管理中心_实验室网站搭建_实验室网站设计

“我最近参加了一个关于老年护理服务的短期培训课程,课程内容非常丰富,包括活动护理、口腔护理、压疮护理、老人营养餐准备、家庭清洁等。”在北京从事家政服务的金女士说。 “我还添加了‘全国老年开放大学’的微信ID,每天阅读保健知识,非常实用。”金女士谈到的是国家开放大学老年社会工作专业的学习。经验。

作为全民终身学习的重要支撑,国家开放大学利用组织体系、信息平台和数字化学习资源,积极推进老年教育,主动承担社会责任。 2015年1月,老年开放大学正式成立,开启教育养老新模式。

除老年教育外,社区教育、艺术教育、干部在线、农民工培训、国家培训计划、全国教师信息素养提升工程、员工素质提升工程等针对不同群体的非学历继续教育项目国家开放大学也遍地开花。 ——发展社区教育,在全国建设社区教育实验中心,开展一系列“i实验”社区教育活动,积极参与国家批准的“终身学习公共服务平台模式研究与示范应用”项目教育部、财政部;建立国家级开放大学艺术学院与书画艺术教育研究院推出优尔艺术网(国家艺术教育网),打造艺术课程资源,通过微课、在线等方式,为社会全体成员提供有效的学习路径课程等;开展形式多样的职业培训,近两年“国培计划”农村中小学教师远程培训、幼儿园示范远程培训、广西农村骨干教师远程培训等已达9万人次,培训针对在线教育从业人员和远程教育管理人员,共举办师资培训2000余场。

国家开放大学与国家部委、社会团体、行业企业、教育机构等密切合作,探索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结合、职业教育与继续教育衔接、在线与在线教育互补等。线下学习、公益服务和市场化运营。全新的共赢运营模式使学习资源能够快速辐射到全社会。

为学习者创建终身学习档案

家住成都的退休职工王阿姨最近很忙,每天回家第一件事就是赶到自家阳台观察盆栽蔬菜。她熟练地用智能手机拍摄生长最好的红辣椒的照片,然后将它们发送到一个名为“i-生态花园实验室”的网站上。这是王阿姨第二次参加全国“我爱菜园——‘我拍菜’”大赛。谈起这次活动,她颇有体会:“如果能获奖,就能积累学分,以后还有机会到国家开放大学攻读专科。”王阿姨所说的“累积学分”,正是国家开放大学学分银行的功能。一。

“学分银行”模拟借鉴银行的特点,以学分为计量单位,对学习者的各种学习成果进行统一认证和核算。它是一种具有学分认定、积累、转换等功能的新型学习系统和教育管理。系统。

为满足学历继续教育与非学历继续教育交流的需要,国家开放大学承担了教育部“国家继续教育学习成绩认证积累与转换体系研究与实践”项目,构建了具有学分认证、转换、准入等功能的学分银行可以为学习者建立个人终身学习档案,颁发相应证书,逐步消解学历继续教育与非学历继续教育的界限。

中国开放大学学分银行与相关行业、部委、企业、学校等机构合作,完善学习成果框架,制定不同行业领域的学习成果认证标准,开展高校互认联盟建设试点。学习成果,探索学习成果认证服务体系建设。 、管理运行机制。目前,已在全国试点47个学习成绩认证分中心认证点,探索认证服务体系的管理模式、服务模式和运行机制。与20多家行业企业合作,将国家职业资格证书、等级考试证书、能力评估证书、特殊能力证书、岗位技能培训证书引入学历教育。目前,已在4所专科院校引入13种证书,实现非学历教育学习成果与学历教育学习成果的沟通和衔接。自2015年11月起,学分银行信息平台试运行,为国家开放大学超过300万在校学生建立学分银行账户,提供学习成果认证、积累和转换服务。

随着学分银行的逐步完善,未来的国家开放大学将突破传统的专业限制和学习期限限制,将学历和非学历教育成果以及日常工作经验通过学分银行转化为学分,并积累到一定程度。标准可兑换教育部认可的学历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实现学与教,从而为构建国家级全民终身学习“立交桥”提供经验。

(本文发表于《中国少年儿童》杂志全国“两会”特刊2016年第5期)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