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纠正医药购销领域和医疗服务中不正之风工作要点发布,多部门联合执行

2025-01-19
来源:网络整理

卫生健康委、教育部门(教委)、工业和信息化部门、公安部门(局)、财政部门(局)、商务部门、审计部门(局)、国资委、市场监管部门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局,医保局、中医药局、疾病预防控制部门、食品药品监管局、国家税务总局、各税务局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卫生健康委、教育局、工业和信息化局、公安局、财政局、商务局、审计局、国资局卫计委、市场监管局、医保局、疾控部门:

现将《2023年药品购销和医疗服务领域纠正不当行为要点》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教育部

工业和信息化部

公安部

财政部

商务部

审计室

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

国家税务总局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国家医疗保险管理局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国家疾病预防控制局

医疗渠道是什么意思_医疗网站建设渠道_医疗渠道开发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2023 年 5 月 8 日

(信息披露形式:主动披露)

2023年药品购销和医疗服务领域纠正不良行为要点

2023年纠正药品购销和医疗服务领域不正之风的总体要求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中央纪委第二十次全会第二次会议和国务院廉洁工作会议精神,确保党中央和国务院有关部署坚决落实国务院关于党风廉政工作的部署,完善作风治理体系,重点整治医药领域突出腐败问题,为健康产业高质量发展和全面推进健康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建设健康中国。保证。

一、完善新时代端正作风工作制度

(一)加强整顿工作思想体系建设。坚决贯彻党的二十大关于坚定不移全面从严治党的战略部署,认真落实完善作风治理体系任务要求,紧紧围绕加快推进高质量发展这一核心任务卫生健康事业,着力全面推进健康中国建设。作出决策部署,统一思想认识,加强监督检查,确保纠偏工作不偏、不标新、不走样。

(二)优化整改工作管理体系建设。根据工作需要,优化调整成员单位整改机制,确保整改管理制度与部门职能调整实际情况相一致。要注重发挥纪检监察机构在整顿工作中的协调、组织和指导作用,建立健全整顿机制成员单位与纪检监察机构的定期协商机制。

(三)落实整改工作惩防体系建设。畅通药品购销、医疗服务领域不良行为举报投诉渠道,做好线索收集、分发和督促反馈工作。切实推进全行业“行贿受贿查处”,落实部门单位规章、纪律、法律衔接责任,健全机制成员单位对违纪违法单位的举报制度。

2、纠正行业重点领域不正之风

(四)纠正行业管理不正之风。重点打击普惠制认证、行政许可、日常监管、行政执法等行业管理过程中的不正之风,特别是招标价格、申报材料、技术资料等工作秘密的泄露。非法介入行业设立审批包括第三方医学检测机构和医疗美容、牙科等医疗机构以及诊疗科目等事项。

(五)纠正行业组织不正之风。重点打击各级各类行业组织或学术(协会)在开展业务或推动业务主管部门委托事项过程中的不正之风,特别是打着“捐赠”名义、开展学术活动、主办或参加会议等提供非法利益输送平台、非法接受捐赠资金等问题。

医疗网站建设渠道_医疗渠道是什么意思_医疗渠道开发

(六)纠正药品销售、采购中的不良行为。关键在于,各级药品生产经营企业及其关联经销商、医药代表在药品销售过程中,以各种名义或形式实施“带钱销售”,向医疗机构从业人员给予回扣,利用各种形式向有关机构输送利益等不正之风问题;药品医疗耗材集中集中采购中不履行采购合同,包括拒绝执行集中采购中选结果、为中选产品进入医院设置障碍、购买高价非中选产品或者临床替代等产品以及非法线路进货等问题。

三、加强医保基金监督管理

(七)加强医保资金规范管理和使用。聚焦重点科室、重点领域、医保结算费用最高的重点监测药品和医药耗材,规范医保基金管理和使用。继续严厉打击虚假就医、倒卖医保药品等保险欺诈行为。

(八)继续推进医疗价格和采购信用评价。进一步加强与相关部门的信息共享,根据司法机关、行政部门查明的医药商业贿赂、垄断等案件事实,评估医药企业失信程度,采取不同程度的信用风险等处置和约束措施网络准入警示和限制,充分发挥药品集中作用。采购市场的引导和限制作用。

四、深度治理医疗领域乱象

(九)明确“九准”行业底线。严格执行《医疗机构工作人员诚信九大守则》,控制利用稀缺医疗资源或检查、手术等医疗安排谋取私利,以及强制推广基因检测等第三方服务。 ——医院药品采购、接受网上药品处方佣金。 、非法直播牟利、利用执业账单佣金、非法患者转诊等问题。

(十)在“红包”返利问题上划清界限。继续推进《全国医疗机构及其工作人员廉洁行动计划(2021-2024年)》,重点关注临床用药耗材价值高、诊疗资源相对紧张、技术水平较高和介入侵入性手术的科室,问题是,医院内部招聘和管理部门的人员利用职业便利或职业身份,以学术活动为名收受“红包”和回扣。

(十一)设置高压线路,处罚违法违规行为。围绕医疗美容、牙科、辅助生殖等重点领域,依法依规严厉打击虚假宣传、无证行医、非法生产、经营、使用相关药品、医疗器械等行为,进行纠正和查处。严厉打击违法广告活动、违规开展诊疗服务等行为,严格规范收费行为。严格相关药品、医疗器械进口管理,依法依规对药品购销领域发现的涉税违法行为进行检查,清理整顿相关网络违法行为。

五、切实推进工作,取得实效

(十二)落实整顿作风工作主体责任。地方整改机制成员单位要按照各自职责承担主体责任,落实整改重点。要强化部门、事业单位负责同志作为整顿作风第一责任人的重大责任,做好整顿作风要点中提出的重点工作领域的组织实施,建立依据基准和表格进行分类账,强化问责有效性和责任追究。及时将问题线索移送有关部门,实现规则、纪律和法律的衔接,确保联合惩戒的有效性。

(十三)继续推进长效机制建设。提高部门间信息互联水平,打破部门间行业信用评价壁垒,不断探索完善行业联合惩戒体系。深化体制机制改革,构建医疗卫生机构廉洁治理长效机制。以党建引领行业文化建设,将“案例论证”等行业思想教育制度化、规范化,弘扬崇高职业精神和伟大抗疫精神,构建风清气正的行业环境。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