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家支付公司冲刺港交所。
近日,上海富友支付服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富友支付”)在香港联交所递交招股说明书。招股书显示,富友支付在中国支付服务市场排名第九,市场份额为0.8%。支付宝、微信支付和银联三大综合数字支付服务提供商占据了约75%的市场份额。与“三座大山”相比,福友支付的市场份额有限,影响力也不高。
也正是因为如此,富友支付曾多次尝试IPO但均以失败告终。 2015年、2018年、2021年,富友支付三次与券商签署辅导协议,意在冲击A股上市,但未能如愿。 2024年4月,富友支付转板港交所,开启十年来第四次上市冲刺。但由于未能在6个月内完成听证或上市,招股说明书于10月底到期。 11月初,富友支付改道港交所,随后进行二次IPO。
十年过去了,很多年过去了,福友支付的IPO梦想能否成功仍然充满不确定性。然而,不满足于现状的富友支付自身也存在诸多问题,比如毛利率持续下滑、监管“点名”频繁、“清仓式”分红等。
毛利率持续下降
在富友支付所在的三方支付服务赛道中,支付宝、微信支付和中国银联前三名将在2023年分别占据40.7%、25%和8.4%的市场份额,合计占比超过75%。
在“三座大山”的影响下,富友支付只能通过差异化的业务策略来寻求增长和市场份额。
《快马财经传媒》从招股书中发现,富友支付通过让利给渠道合作伙伴、提高渠道合作伙伴的佣金比例等方式参与市场竞争。利用高佣金率吸引渠道合作伙伴合作确实可以在短期内获得一定的客户资源,但在数字支付领域,本质上是产品同质化、服务同质化、同质化竞争。
因此,短期内,高佣金率带来营业收入的持续增长。 2021年至2023年,富友支付营收将从11.02亿元增至15.06亿元。
收入增加了,但也损害了公司的净利润和毛利率表现。 2021年至2023年,福友支付净利润从1.47亿元下降至9300万元,毛利率也从30.5%下降至25.2%。
对于毛利率下降,富友支付将其归因于“国内支付服务和跨境数字服务业务面临较大的市场竞争压力,导致服务费用减少、佣金增加”。与高额佣金换取渠道合作伙伴的说法如出一辙。
从长远来看,以利润换取流量的方式无异于“饮鸩止渴”,势必难以为继,难以与“三座大山”抗衡。对此,富友支付表示,蔚来计划调整业务策略,减少高佣金率对毛利率的影响,发展高利润业务,特别是数字业务解决方案。
《快马财经传媒》发现,虽然数字化业务解决方案利润率较高,但2021年至2023年其营收占比将不足6%,虽然呈现逐年上升趋势,但对公司整体业绩影响有限。 。因此,未来可能需要几年时间才能依靠数字业务解决方案来支撑高利润率。
常见的合规问题
多次IPO失败与福友支付本身存在的诸多合规问题有关。
作为一个与金钱打交道的行业,合规运营是第三方支付的“生命线”,但富友支付却频频被监管部门“点名”。富友支付招股书显示,2021年至2023年,该公司在支付服务的某些方面未能完全遵守适用的法律法规,因此受到行政处罚共计约690万元。例如,2019年11月,公安部通报一起大规模套路贷款案件,发现包括富友支付在内的多家支付机构为套路贷款提供支付渠道。 2020年12月5日,最高人民检察院在其官方公众号上公开点名福友支付,称福友支付为违法平台提供支付渠道。
此外,富友支付还因向P2P平台提供点对点支付服务而卷入多达46起P2P相关诉讼,主要涉及富友支付大规模取消与P2P平台合作之前发生的交易。 2019年底。
在招股书中,富友支付毫不避讳地谈到合规问题,“由于我们所经营的行业是一个新兴且不断发展的市场,适用的法律、规则和法规正在不断发展和演变。如果我们不能继续遵守适用的法律、规则和法规,我们可能面临更高的合规成本、罚款、业务活动限制、法律诉讼和起诉,甚至可能暂停或吊销部分或全部开展业务活动的许可证。”
目前,富友支付是全国拥有预付卡、银行卡收单、互联网支付、基金支付、跨境支付五张支付业务牌照的五家公司之一。其余四家分别是支付宝、银联、一茜茜和通联。支付。
除了富友支付面临的合规问题外,富友支付的控股股东富友集团股东数量极其庞大,股东多达72人。
72名股东中,法人股东8名,其中控股股东福友集团持股52.72%,上海青怡持股5.06%,福友豪持股3.66%,上海天子持股1.98%。 64名自然人股东持有富友支付剩余股份。自然人股东中,富友支付创始人兼执行董事陈健的配偶蔡美珍持有富友支付2.33%的股份,蔡美珍母亲的妹妹王华也持有0.5%的股份。 % 股份。
据《快马财经媒体》报道,与众多支付机构相比,没有哪家支付公司像富友支付那样拥有如此多的股东。在资本市场上,如果股东数量较多且“亲戚”混杂,很容易出现影响公司决策效率、股东权利冲突等问题。这也是资本市场关注的一大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