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东形容机械键盘是“指马杀鸡”。我觉得这是对机械键盘一个非常形象的比喻,也非常有洞察力。在不断把玩和关注机械的过程中,我也发现人体工学键盘并不是一个热门品类。也许是出于好奇和尝试的欲望,也许只是兴趣爱好的鼓励,我也陆陆续续买了几把人体工学键盘,但都不是很高端的千元体验,也不是发烧。就我个人而言,我认为更多的是体验。我现在没有太多的奢侈。跟大家分享一下我入手的两款人体工学键盘的感受。
PS:比较并不一定决定结果。这不是一场比赛,也不是世界杯。不同的规划和设计相互竞争,让大家看到了不同的亮点。因此,我们不再比较每个部分,而是从两者之间的一些主要区别开始。
初始违约阶段
高级“变身”状态
↑两位主角是微软 4000和 。双方都摆出了最好的姿势。从图片中可以看出,这两款键盘的风格有很大不同。
① 背景差异
我是2004年底开始玩外设的,和很多学生一样,我买不起高端产品,但我喜欢看、喜欢学习。在我的印象中,微软正在通过键盘鼠标把“人体工程学”带到中国,不仅是IO1.1、IE3.0,还有、、Blue 甚至SW系列。我们必须谈谈他们。符合人体工程学的设计。虽然不如以前了,但微软的键盘和鼠标在我心中占有很高的地位。 - 先锋
直到今年去年买了EZ2左手鼠标我才知道这个牌子。尝试之后,我发现人体工程学鼠标也可以做到这一点。我一直认为立式鼠标应该是彩色的。也许这是因为它们的制作方式。人太少,所以我们有先入为主的想法。现在经历了这只白色的独角兽,我觉得只有放眼世界,才能开阔眼界。 - 工程师
② 外观设计差异
两者的出现以及它们之间的差异很大程度上源于制造商对人体工程学的坚持以及不同的实际应用解决方案。个人感觉它在很多产品上基本诠释了美德产品的风格理念。在4000上,你可以看到美式工业设计的大胆、直接、细致、周到,在上,你可以看到德式简约、严谨、注重体验(结合以下内容阅读)。我们先来看看外观——
4000 有灰色和黑色两种颜色,与大多数台式电脑看起来很和谐。为了贴合人手自然舒适的姿势,4000被制作成了“不规则”的弧形键盘。主键区和F键区不仅分为两部分,而且主键区是凹形的,这也符合人体。指长结构的设计是为了使敲击时手指的移动距离尽可能均等且短。 104美式布局键盘、数字小键盘、掌托、多媒体键,甚至还有独特的键盘支架(很夸张,但很少用)。
独角兽有乳白色(也有纯黑色版本),有复古的味道。就形状而言,顾名思义,它是一个异常值,并且可以根据用户的习惯改变形状:平铺或直立。平放时,它看起来更像是 84 布局的笔记本式键盘。数字键盘集成在主键区域的左侧分区。站立时,占地面积更小,比4000小很多。
在人体工学设计取向上,4000采用一体式设计,而则选择分体式设计,类似于鼠标的左右按键设计。没有绝对的优势或劣势,但独角兽有更大的空间来适应不同人的习惯,劣势的成本会更高。
人体工学键盘主要用于日常使用。在这一点上,两人的定位是一致的。但在构成上,4000有很多不同之处,比如配备了柔软的掌托、多媒体功能键(分布不同)、自定义按键等。 就比较简单了,基本没有那些辅助功能键。
看键帽,4000设计有一定的高度差,但不是标准的R1~R4。 保持所有键帽之间没有高度差,并且还可以看到圆润饱满的机身,赋予其厚实的质感。
另外,两者的角色都采用了层压印刷技术,材质当然也是ABS塑料。
让我们看一下两个不同的人体工程学流派之间的主要区别:
由于微软有大量的普通键盘(如装机、HTPC),从几十到几百不等,4000更多的是关于用户接受度的(罗技也同样如此)。但事实并非如此。没有这种包袱,作为一个纯粹的人体工学产品品牌,他们追求的是更极致的东西。
4000采用了主键区分散按键的方式(有点类似罗技波浪式的做法),但所有按键仍然在一个体内,且间隔不远。一个有正确打字习惯的人,用不了多久人们就会习惯(左右手的分工)。这是我的个人经历。同时,为了照顾整体美观,4000对相邻按键(即F5|6|T|G|B和F6|7|Y|H|N)进行了加长和美化,使得键盘会看起来更整洁。
值得注意的是,4000虽然不能像一样调节高度,但它确实有一个附件“键盘支架”,可以支撑键盘,如上图所示。这样支撑的结果就是手托的高度高于键盘,有悖常理,反人体工学?事实上,情况并非如此。这个设计是为习惯坐高或站着工作的人准备的(如下图)。
除了F区位置稍有不同外,左右区的按键与4000基本相同,即: 6|T|G|B 这些按键的左侧都是操作左手操作,7|Y|H |N 右边的一切都用右手操作,空格键也分开,水平角度0~30°。而且独角兽按键基本保持了基础键盘的原汁原味,没有做任何修改。虽然不美观,但是很科学。也许这和德国人的固执有关系。
由于键盘从中间分体,两侧对称结构(长度为19.2cm),因此可以通过“动物角”调节垂直高度(0~30°),形成“人字形”屋顶结构,让用户的手腕获得最大的舒适度。如果我们想象一下双手放松、自然下垂时手腕的姿势,应该就能明白这个设计的卓越之处。但垂直高度不宜太高,因为键盘没有自带扶手,除非你准备一个桌面支架来支撑你的肘部。
除了“角”之外,这也是独角兽的灵魂,让键盘可以三维旋转的“轴”。
③ 办公室差异
如果说游戏键盘是一辆性能卓越的跑车,那么人体工学键盘就是一辆舒适实用的汽车。尽管如今游戏键盘和鼠标备受关注,但仍有大量人使用电脑主要用于工作和休闲上网,追求舒适和效率。 4000本身的型号被称为“ 4000”,而则更具视觉感。风格上的巨大差异,注定了他们最适合的人也会有所不同。
集成多媒体功能键
多媒体功能键是指104个标准功能键以外的键。它们主要是附加按键,为操作者提供快速操作和方便启动。至此,微软为4000配备的可以说是非常丰富了,包括11个快捷键、5个宏设置键、以及一个滚轮键(调节ZOOM)。这些附加按键的功能非常清晰,提高了操作速度,让操作变得更加简单。
独角兽的设计要保守得多。基本上没有什么变化,只是增加了双键(比如左边和后面各一个),集成了一个小键盘(点击Num Lock激活)以及移动了一些按键(win、Prin等)。通过实际体验,我发现它可以让人们的右手更加专注于鼠标,有效减少右手离开鼠标的次数。这也是一种对效率的追求。
④ 经验差异
进入主观体验部分,我简单关注一下键盘的基本功能——“输入”的感觉。我希望可以从三个角度来讨论。
简单谈谈手感:
两者都是薄膜键盘。不仅火山口的外观略有不同,手感上的差异也很明显。独角兽的键程略长于4000,触发流畅,回弹较快。声音低沉。它给人一种厚重的质感,就像它的外观一样,给人一种稳定、踏实的感觉。连续打字时,不同按键之间的衔接和节奏比4000要好。4000的按键稍硬,有短、快、平的感觉。另外,空格键并未做成单独的部件,而是呈弧形。当敲击位置稍微偏离两侧时,平滑度会降低。
驾驶体验
4000上未安装驱动时,部分辅助按键功能(宏键、ZOOM)无法使用,但一旦安装驱动,快速启动、图片浏览、办公热键全部激活,进入疯狂模式,你常用的。功能或复杂的组合键被快捷键取代,习惯后可以大大节省时间。独角兽没有司机。显然,拥有5个宏定义键和配套驱动的4000可以带来不一样的体验。
办公效率
结合前面提到的两者打字手感的差异,以及功能热键/驱动程序的差异,我们可以得出结论,更注重指尖敲击的快感和舒适度,而4000更注重全局运营和执行效率。例如,4000更适合经常使用热键组合进行PS工作和多任务处理的人; 适合大规模文本录入、实时在线交流等文案工作者和信息服务工作者。
结束
最后,有一点要提的是,要习惯人体工学键盘,你必须有良好的打字习惯并经过正常训练,否则你将无法享受到舒适感,效率也会更低,尤其是当你像独角兽一样直立之后用户的一些不正确的习惯(例如用左手按7或F7)会造成反人体工程学的后果,使得使用起来非常混乱。
可见,作为键盘的一个特殊分支,人体工学键盘并不平庸。即使不同厂家的同类产品也可能有很大差异,很多细节都可以仔细讨论。作为键盘中最纯粹“以人为本”(健康舒适)的产品,更多的人体实验、更复杂的研发、成型工艺决定了它的成本远高于普通键盘。因此,这样的产品并不是所有人都了解并愿意消费,而是由用户对键盘(或外设)的需求决定的,因为没有完美的产品,只有最适合的产品,只有体验。可以帮助您找到您想要的东西。
如今,由于网络电商带来的价格暴力模式,实体店大幅萎缩。这种最初的追求和体验已经变得越来越难实现。好产品如果卖不出低价,就只能出口或者提前进博物馆。未来,这种独特而独特的产品能否有继任者呢?
在关注机械的过程中,我也发现人体工学键盘并不是一个热门品类。也许是出于好奇和尝试的欲望,也许只是爱好的鼓励,我也买过几款人体工学键盘,但都不是很先进。到了千元级别,就不算发烧了。就我个人而言,我认为更多的是体验。我现在没有太多的奢侈。让我与大家分享一下我入手的两款人体工学键盘的使用体验。
邱士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