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刷单”乱象炮制假单司机接单

2023-12-16
来源:网络整理

“这是不是有人‘造假’?为什么网约车平台不关心?”

近一个多月以来,家住山东的高先生几乎每天都会收到几条微信打车短信,且均显示有司机接单。 从未用过微信的陕西人陈先生的经历更糟糕。 可气的是,他的网约车账号里突然出现了大量的微信约车订单,而且订单价格都很高。 经常被提醒要快点付款……

我怎么坐在家里突然用微信叫车了? 这些订单明显是假的! 他们纷纷拨打微信市民服务热线,要求相关网约车平台查明事情原委,对欺诈性“竞价”乱象进行处理。

大量假订单产生,行话称为“注入”。

添加微信后,高先生连续向记者发送了14张手机短信截图。 这是一个多月来“向岛出行”平台给他发送的提醒短信,提醒他有人以“代叫车”的形式帮他微信叫车。

该短信首次发送于9月24日晚上7时04分,内容显示,一名“182”手机号码的用户帮助高先生连续呼叫两辆车,将其从“(浦东机场)T2停车场车库”、“虹桥综合交通枢纽P7停车库”至“金阳路悦坊”。 此后,上述“182”用户几乎每天早上都准时出现,为他叫出租车。 大部分行程都是从微信两大机场出发,前往各地。 长途骑行次数很多,每次他都会同时叫两三辆车。 这很奇怪。 “奇怪的”。

//-/1|"/>

9月24日,高先生收到“向岛旅游”平台发来的提醒短信。

这些旅行真的发生过吗? 短信中包含接单司机的电话号码,记者打算向司机询问确认。 10月27日凌晨短信显示,高先生从“安岳汽车充电站(尚昆上街)”前往“景路普惠路(公交站)”,分别被洪师傅、胡师傅接走。 一。 通话中,两位师傅表示,他们确实正在充电站充电,并收到系统指令。 但远在山东的高先生显然不会出现并上车。 这两个订单很快就被来电者取消了。 他们有后端记录来证明这一点。

//-/1|"/>

高先生10月27日收到的“向岛旅行”平台提醒短信显示,他的“旅行需求”分别被洪师傅和胡师傅接走。

高先生认为有人是“假订单”。 每天早上接单的司机发来的短信和电话让他很恼火。 他对他的个人信息被使用深感不安。 司机将此类命令称为“幽灵命令”。 洪师傅说:“我们经常接单,打乱了接单的节奏,接单太多了,心态就会被破坏。”

//-/1|"/>

洪师傅将此类订单称为“幽灵订单”:接到系统发来的订单后,调用者迅速取消订单。

这位手机号码为“182”的用户显然就是诈骗犯:他到底在帮助谁诈骗,为什么选择高先生作为虚拟乘客呢? 记者向“向岛旅游”平台提供了相关信息。 经调查,平台告知,这是网约车平台俗称“注入”的诈骗行为。 所谓“打针”,是指司机如果需要一两单订单来完成订单红利,或者为了提高服务分时,就可以找人下假单给他“打针”。 如今,也有司机通过“注入”的方式下虚假订单,这是一种恶作剧同区域同行的方式,导致其他司机掉队,扰乱他们的正常接单。

经“向岛旅游”平台初步调查,持有“182”手机号码的人实际上是该平台的一名司机。 除了高先生的手机号码外,他还频繁使用另外三个手机号码代他人生成“刷单”。 据他介绍,这些手机号码是随机输入的,正好“撞到”了高先生。 这种“刷单”操作通常比较隐蔽。 “向岛出行”平台安全部负责人分析,这名司机选择在机场等接单高峰场所“注射”,利用虚拟订单干扰其他同行,以便接单第一的。 更倾向于。 他可以同时生成大量的代理订单,大概是借助一些脚本工具。

一些虚假订单甚至涉嫌“代打黑品”

陕西的陈先生是否也遭遇“注射”诈骗? 据他介绍,虽然他已经在滴滴平台注册了账户,但很少使用网约车,账户里也没有消费记录。 但10月5日至7日期间,他的账户里突然出现了5笔订单。

加微信做单赚钱的是真是假_微信加粉接单_微信加人接单

他向记者提供了自己的“滴滴出行”App和滴滴“花小猪”App的用户界面截图,显示其中有4笔是网约车订单,均发生在10月5日深夜11点30分。前后发生的事情是,被叫的车辆都是“六座商务车”,而且大多是微信上从杨浦到松江的长途乘车。 因此,这四笔网约车订单价格不菲,最贵的一份高达439元; 另一张是10月7日凌晨5点左右下的“滴滴出行”订单。虽然陈先生没有微信,也从未拿过上述任何一辆车,但App上显示他必须支付这些订单。 随着时间的推移,平台不断给他发送短信,提醒他:“您有未付车费,请及时支付,以免影响个人信用。”

//-/1|"/>

10月5日至7日期间,山西陈先生的账户中突然出现了5条“滴滴出行”订单。

这些突然出现的订单是怎么回事? 由于行程已结束,记者无法获取司机的联系方式并核实。 “滴滴出行”平台介入调查后获悉,陈先生的账户应该是被盗的,产生的5个异常订单涉及“代他人黑生产”。

什么叫“黑财产”? 据“滴滴出行”介绍,不法分子通过虚拟手机号码注册网约车平台账号,或通过账号欺骗等方式获取网约车平台账号,然后利用“打车优惠”、“打车优惠” “网约车”、“打车平台账户50折”等冒充他人名义在社交媒体或部分交易平台招揽客户,向客户收取低于实际车费的费用,然后利用上述非法获取的账户进行代叫乘车,拨打几次后又放弃账号,且未向平台和司机支付车费,“代叫非法产品”是典型的诈骗行为。过程中,用户、司机、网约车平台都损失了巨额利润。

据“滴滴”平台介绍,虽然“滴滴”早在2015年就成立了“打击非法产品专项小组”,投入大量资源和创新技术手段严厉打击非法行为,并持续配合违法行为。警方追查非法产品源头,但“代发黑产品”却屡屡被取缔。

记者近日在“小红书”等一些平台上搜索“网约车”等关键词,平台反馈了多条搜索结果。 点击一个名为“滴滴打车代打车50折”的帖子。 发帖人声称他可以提供“全国范围内打车50%的折扣”。 联系对方后,对方发来微信号,并要求记者先添加微信。 添加微信后,对方要求记者先在滴滴App中输入行程,并提供软件生成的预估价格。 记者在微信上输入了前往虹桥站的长途旅行。 软件显示,快车预估票价为78元。 发送给对方后,对方随后报价39元,并要求记者转账并提供地址,由对方“代客”操作。 叫出租车。” 交谈中,对方还表示可以教打车技术,优惠50%,费用288元……

//-/1|"/>

加微信做单赚钱的是真是假_微信加粉接单_微信加人接单

记者近日在“小红书”等一些平台上搜索“网约车”等关键词,该平台仍反馈不少搜索结果。

//-/1|"/>

除了帮记者打50折的出租车外,谈话中,对方还表示可以传授打50折的出租车技术,费用为288元。

各平台均表示将采取整改措施

针对上述“”接到的投诉,网约车平台介入后采取了措施。 对于通过炮制虚假订单“注入”的“182”手机用户,“向岛出行”平台已禁止相关手机号码的打车功能。 同时,平台表示将对初步认定的涉事司机作弊行为进行进一步调查和处理; 至于陈先生遭遇“黑代产”后产生的异常订单,滴滴目前已关闭该订单并进行处理。 用户需要支付一定的费用。 同时,“滴滴”表示,原则上,只要网约车司机订单不作弊且乘客不付款,平台将在7天内向司机垫付货款,确保司机利益。

事实上,微信“微信”近期收到不少相关投诉,反映目前网约车平台存在多种形式的“刷单”行为。 除了上述“注资”、“喊黑品”之外,一些刷单、刷服务点的常规现象也较为普遍。 某出行平台司机何师傅反映,为了提高业绩并获得平台奖励,他的“服务公司”明确要求每位司机每月至少下单8单。 为了完成“假订单”的任务,司机只能请家人和朋友帮忙,亲自以二维码的形式下假订单。

网约车平台“诈骗订单”现象由来已久,但种种迹象表明,随着市场日益饱和、生意越来越难做,各类“诈骗订单”乱象将会愈演愈烈。更认真。 对此,两家网约车平台均表示将采取进一步整改措施——

“向岛旅游”平台表示,将从活动前、活动中、活动后三个方面打击“虚假订单”现象。 在活动前期,平台会采取一些技术措施,限制“假订单”常用的手机号码范围; 活动期间,租赁公司将加大宣传力度,明确解释“假订单”的性质,并提醒司机不要这样做。 参与其中; 在后期处理过程中,将利用“大数据”识别明显偏离正常行为特征的“刷单”订单。

“滴滴出行”平台重申,如发现司机存在口碑作弊行为,平台将视情节严重程度给予警告教育、暂停服务或永久暂停所有服务,并将消除作弊的影响。 如果用户发送虚假订单、恶意评论或其他扰乱平台秩序的行为,平台还将根据具体违规行为给予警告、暂停服务或永久停止服务。 若司机利用乘客账号实施上述扰乱平台秩序的行为,平台在处理乘客账号时可同时处理同一身份信息下的司机账号。

两家平台均表示将配合公安部门加大力度打击非法“黑产”。

分享